去年 9 月 4 日,央行發佈的文件明確叫停了代幣發行融資——也就是 ICO 禁令。現在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央視財經記者日前調查發現,投資者的熱情不減,代幣發行融資層出不窮的背後,在專業投資者看來,這個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泡沫。在泡沫中,最爲危險的,是完全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空氣幣」。

所謂的“空氣幣”與其他融資項目不同,發行融資的融資主體並不需要是一個真實的公司,一個臨時組成的「團隊」就可以成爲融資主體。在央行禁止代幣發行融資後,國內原有的代幣項目,紛紛選擇將服務器、融資主體註冊地等遷移到境外。而以「團隊」爲融資主體的代幣融資項目甚至都不需要將註冊地外遷,一切照舊,就可以繼續融資圈錢。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否存在價值,大家各執一詞,但從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衍生出來的 ICO 不受監管所帶來的風險是有共識的。在國內 ICO 被叫停後,「空氣幣」則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博傻行爲、甚至是一種賭博式投資行爲。

雖然說官方禁止了 ICO,但越來越多種類的代幣參與到了虛擬貨幣的市場中來,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毛洪亮表示 9 月份之後,在上線數字貨幣幣種方面比原來豐富了很多,比如說火幣、OK 他們的上線的幣種,都超過了 100,這塊更加豐富。2017 年 9 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三個,比特幣,萊特幣和以太坊。

2.jpg

一些所謂的 ICO 項目卻沒有實體依靠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還深受投資者青睞。ICO 的早期發展可能確實是爲了夢想,在科技圈子裏發行代幣來發展區塊鏈技術是每個區塊鏈極客的夢想。但隨着代幣在二級市場上被玩家炒作,問題便開始浮現了。

如果僅僅是因爲其作爲虛擬貨幣被炒作,還不能作爲其受到監管層注意的原因,其最大的一個安全隱患在於參與人羣問題上,ICO 類比於 IPO,也表示是以幣代股,衆所周知,股票的發行有一套嚴格的審查體系,根據其公司所具有的價值進行發行,就連二級市場的交易也是基於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的預期,而在虛擬貨幣問題上,隨着參與人羣的擴大,市場出現了很多個人投資者,對於代幣價值,不說普通投資者,就連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也很難利用現有的研究或是模型去估計,這其中還並未包含背後沒有真正實體項目的代幣。

除了價值問題,由於和其他融資項目的不同,代幣發行融資的融資主體並不需要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僅僅只是需要一個發行人,幾個程序員,當然,可能還要加幾個 PPT 宣傳員。如此便捷的發行,如此困難的定價,如此波動的價格自然引起央行注意。

更爲離譜的是,在國內原有的代幣項目在監管的壓力下,紛紛選擇將服務器、融資主體註冊地等遷移到境外。專家都表示只要是資本願意,即便是背後沒有項目的空氣幣,也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

4.jpg

ICO 出問題就在於他囊括了普羅大衆,就像這幾天的蘋果期貨一樣,一些人通過實地調研做個 PPT,來上一次路演便籌資數億民間資本,ICO 的發行人更是利用成功者的效應,像是大佬背書,名人站臺數不勝數,大型投資者或許會在市場情緒高漲時還能保持相對理智的狀態,但社會公衆就中招了,一幣萬元,一夜暴富的神話在投資者眼裏只需要參與到代幣交易其中。

顯然,「空氣幣」的危害以及監管、消費者維權難度,遠甚於 ICO。ICO 最嚴重的風險莫過於拿錢跑路,“空氣幣”的監管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如果涉及到消費者維權等都是無從下手,不要說本是無任何項目基礎的 PPT 項目,而且服務器、融資註冊地都是在境外,一旦出現問題,真的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着。

因此,只能從投資者角度入手來防範空氣幣泡沫的發生,投資者自身加強風險意識、遠離“空氣幣”纔是關鍵所在。虛擬代幣雖具有一定價值,但去中心化的時代還沒有來臨,僅靠概念宣傳,名人站臺引誘社會資本進入,這與非法集資有何區別,投資者參與必然視同賭博式博傻。此外,監管打擊確實重要,但監管者最有效的打擊,恐怖還是在於風險警示教育的普及,這也是冷卻「空氣幣」市場情緒的當務之急!(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來源鏈接:www.chain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