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參與創立的區塊鏈項目 Conflux 宣佈融資 3500 萬美元, IMO Ventures,峯瑞資本,順爲資本,MetaStable,Fundamental Labs 和紅衫中國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投資。
該項目由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龍凡等科學家發起,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2000 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擔任首席科學家,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擔任顧問,旨在解決當前區塊鏈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的難題。
據《財富》報道,區塊鏈協議項目 Conflux 近日從 IMO Ventures,峯瑞資本,順爲資本,MetaStable,Fundamental Labs 和紅衫中國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獲得 3500 萬美元融資。據報道,該項目由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龍凡等科學家發起,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2000 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擔任首席科學家,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擔任顧問,旨在解決當前區塊鏈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的難題。
「Conflux 的核心思想是如何使得整個區塊鏈變得可擴展,」龍凡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改變了區塊鏈的結構,因此具體來說,它不再是一條鏈,而是根據母區塊的指令記錄每個區塊。」
龍凡還表示,Conflux 將有望實現以太坊的承諾——讓用戶在分佈式區塊鏈分類賬上創建和執行「智能合約」。儘管以太坊是一項經驗證且強大的技術,但其同樣受困於速度和擴展等問題。
雖然所謂的私有區塊鏈能夠克服這些擴展問題,但其依賴的是中心集權——深受支持比特幣去中心化信條人士的鄙夷。但是,Conflux 則可以做到兩全其美,既保證了速度又不影響去中心化。
龍凡表示,如若成功,智能合約可實現更廣泛的應用併成爲金融和保險業的新生力量。
據悉,公司還將於明年 2 月末發佈測試網絡,並於明年第三季度發佈主網絡。
今年 8 月 2 日,來自清華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多倫多大學的多位作者在 arxiv.org 署名發表《將中本聰協議擴展至每秒數千次交易》(Scaling Nakamoto Consensus to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論文,提出 Conflux 共識機制。姚期智爲作者之一。(論文下載地址:https://arxiv.org/pdf/1805.03870.pdf)
論文提到,該機制及實驗數據在比特幣源代碼框架下實現,可以與其他公式算法擴展或結合。論文稱,該共識機制吞吐量可達到 5.78GB/s, 確認時間 4.5-7.4 分鐘,交易速度達到每秒 6000 次,是 GHOST 或比特幣的 11.62 倍,Algorand 的 3.84 倍。
除此之外,姚期智另有一篇區塊鏈領域的論文目前公開於 arxiv.org。該論文爲姚期智的獨立研究項目,內容與比特幣費用激勵機制設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