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最大信貸機構將使用區塊鏈實現客戶數據存儲

暴走時評
:東歐最大信貸機構 BIK 同英國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 Billon 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客戶數據存儲,自 2017 年來已經在八家波蘭銀行開展區塊鏈系統試點工作,在更安全、更高效的實現數據存儲的同時,保證用戶的隱私及相關權利。

翻譯:Clover

據今日英國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 Billon 發佈的新聞稿報道,波蘭信貸辦公室 BIK 已經與其達成合作,將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客戶數據存儲。

BIK 是中歐東歐最大的信貸機構,屬於波蘭主要銀行,能夠追蹤到 1.4 億條信貸記錄。BIK 總裁 Mariusz Cholewa 表示 :

“信貸局和 Billon 的合作是長期的,BIK 相信區塊鏈技術將會改變金融部門與客戶之間敏感數據的交流方式。”

Cholewa 還強調,兩家實體已經開發了一套解決方案,“能夠滿足長期信息媒介的法律要求,並且符合本月即將生效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要求”。該系統似乎是受到了 GDPR 背景的影響,它還考慮到了刪除個人信息這一規定權利。

自 2017 年末以來,BIK 和 Billon 一直在同八家波蘭銀行開展區塊鏈架構的試點工作,並且據報道該系統每月能夠發佈超過 1.5 億份文件。

根據新聞稿,Billon 把自己稱爲“文明開化的區塊鏈”公司,這意味着他最終會將區塊鏈用於處理法定貨幣。他們沒有采用加密貨幣,而是使用“電子貨幣”,是符合 2009 年歐盟電子貨幣指令的合法貨幣。Billon 的 CEO
Andrzej Horoszczak 指出 :

“這套數據系統是信息管理真正革命的開始,現在是有可能擺脫封閉的中央數據的限制,轉向基於民主區塊鏈的互聯網的。在其中,每個用戶都能控制自己的身份,我們預計可信賴文件管理方面的區塊鏈技術很快會在電信業、保險業以及公共事業等領域的得到廣泛應用。”

上個月,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政策部委託開展了一項全國區塊鏈研究議程,該議程同樣強調了該技術在隱私條款的數據管理方面頗具潛力,包括“被遺忘權”以及自主身份管理。在歐盟以外的地區,以安全和自動化爲重點,中國官方審計機構也正在考慮採用區塊鏈解決方案來簡化龐大的數據基礎架構。

來源鏈接:chain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