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寒冬,先虧本、後虧房!鬱金香泡沫?

出品 / 幣前線研究社(ID:bqx556)

文 / Nelk

“那時的我們,再也按奈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內心,在那時我們,也曾懷揣着一夜暴富的夢想,堅定其意的入了這場“夢幻之地”。然而在那之後,我們就如吃了碗三鮮餃子般。”

兩年的時間,比特幣幾度成爲全民所談論的話題,都是因其暴漲、暴跌。

去年 12 月的時候,比特幣價格暴漲至 1.9 萬美元一枚,當時全世界都在談論比特幣,有些人認爲自己買的不夠,有人卻後悔自己把它賣了。所有人在那時都以爲真正的牛市來臨了,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套在股市之中的 Money,所謂的各路大佬蜂擁而至。

然而好景不長,經過一段時間的暴漲,比特幣一路下滑,而人們卻不信邪。在跌到 1.6 萬美元的時候,堅信這只是普通的回調跌到 1 萬美元的時候,安慰自己還會漲回來;今年其在 6 千美元已經徘徊了幾個月的時候,卻說看比特幣價格已經穩定了。

比特幣寒冬,先虧本、後虧房!鬱金香泡沫?

今年 11 月,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目前僅僅只剩下 4 千多美元,較去年最高點已經跌去了近 80%,他們再也冷靜不下來了,整個數字加密貨幣市場徹底陷入了恐慌之中。所有人都在討論比特幣,曾經滿懷着一夜暴富夢想的人們,在加速遠離加密貨幣市場。

一些加密貨幣的下場可以說更慘。以太坊從最高點的 1484 美元跌到了如今的 115 美元,跌幅達到 70%,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整個加密貨幣總市值高達 8300 億美元,而如今卻只有寥寥的 1318 億美元了,其跌幅達到 80%。

就這樣無影無蹤的 6982 億美元,相當於 4.8 萬億人民幣。

“一年炒股、一年炒幣兩茫茫,先虧本,後虧房,無處話可說淒涼。”礦工關機、社區驚慌、資金逃離,整個市場落得一地雞毛。所謂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不過如此。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泡沫經濟的定義這樣說到,“泡沫狀態這個名詞,就是一種或一系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急劇上漲,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產生還要繼續上漲的錯覺,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謀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盈利的能力並不是很感興趣。隨着漲價常常是預期的逆轉,接着就是價格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

“遠離比特幣,它基本上就是個海市蜃樓,你不能爲比特幣做估值,它就不是一個生產價值的資產,它是那種真正的泡沫。”曾經巴菲特在衆多場合中這樣評論比特幣。

而如今,比特幣“現代鬱金香泡沫”似乎正在破滅。

在 17 世紀荷蘭,一開始,鬱金香本是身份地位的標誌性象徵物,購買鬱金香的熱潮迅速的蔓延到整個商人階層,隨之價格緩慢上升,吸引了社會更多的人、更多的投機資本入到鬱金香交易之中。

隨之而來的是泡沫迅速膨脹,市場似乎陷入了瘋狂狀態之中,甚至還流傳出各種一夜暴富的故事,在那時已經幾乎無人不曉得鬱金香火熱,連普通民衆,農夫、女僕都相繼加入所謂的鬱金香交易。

比特幣寒冬,先虧本、後虧房!鬱金香泡沫?

1637 年 2 月的一天,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是那極度膨脹的泡沫在那一瞬間突然炸裂,鬱金香價格毫無預兆的一路下跌。在數週,其跌幅已然達到 90% 以上,那些曾以爲可以一夜暴富的夢想,頃刻間化爲虛無。

對財富的狂熱追求、羊羣效應、理性的完全喪失,使得泡沫最終破滅成千上百萬的人傾家蕩產。

比特幣本就是標準的零和一遊戲,前人利潤不是來自比特幣本身產生的現金流,而是後來者產生還要漲價的期盼,紛紛邁入推升價格的差價。在衆多人的上漲共識之下,不斷有人前赴後繼,然而當價格下跌,漲價的期盼開始反轉,就會產生相反的自我強化的反身性,頓時羣魔消散。

但細數歷史上的數輪泡沫發酵時間總會比崩潰的時間長,然比特幣相反,且比特幣漲幅無人能出其左右。然而,畢竟我們的世界中充滿了荒謬,人生亦是,你無法測量荒謬的程度到了何種程度。

鬱金香泡沫背後屬於烏合之衆,而且供給一般都具有很大的反彈性,甚至還有其他作爲估值參考,鬱金香泡沫的破滅,不會有再次從來的機會。

況且比特幣去中心化、無估值參照物,上漲的過程之中經歷了 93%、88% 的跌幅,一次次打破人們的底線,但到最後都會再創新高,比特幣的共識似乎與鬱金香的共識不可一概而論。

曾經以爲我們的需求無窮無盡,然而在過剩的商品面前,我們的慾望其實也是無比的渺小。

在 1988 年,幾名地質學家聯合發表的“廉價石油時代的終結”,打破了原本平靜的時代,預言石油將會越來越少,而油價則會隨之越來越高。

當人們憂心忡忡之時,全世界對石油的投資達到了頂峯,沙特、俄羅斯、委內瑞拉、非洲大陸等等都是找“油”的身影,而美國頁岩油的出現,更是把這個對石油的追逐,推向了新的水平。

但是,原油在那時突然崩盤了,從 130 美元跌到 40 美元,用時不到 3 年的時間。

在幾何時,黃金曾也是一直是歷史上的硬通貨,什麼都會貶值,但唯獨有黃金屹立不倒。從西方到東方,對黃金的追逐都是歷史的主題,在需求之下,我們認爲黃金永遠不會過剩。然而,似乎不如預期之中,黃金同樣如此。

比特幣寒冬,先虧本、後虧房!鬱金香泡沫?

石油與黃金如此,別的商品更不用說,鋼鐵、煤炭、銅、鋁這些是傳統金屬產品,需求已經遠遠追不上過剩了,以至於我們常常把價格復甦的希望寄託在罷工、自然災害與政策監管之上。

美好而理想的願望,在經濟上就是新需求,這是全所未有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比特幣越到後期也就越難以挖掘,也就是設計者設計了一個需求增加而供應越來越不足的博弈世界。

似乎,設計者卻忽略了人性的貪婪,隨着比特幣價格不斷的上漲,大量資金瘋狂湧入市場,一幣一別墅的言論也就此產生,資產升值一萬倍的傳說出現了,原本被設計爲不過剩的比特幣似乎也在這場瘋狂的盛宴之下出現了泡沫。

究竟底在何方,無人可知,或許就在泡沫更小,市場機制更加完善、投資人恢復理性的那一天吧。

在經歷暴跌之後,比特幣會從此走向消亡嗎?

一部分仍舊是比特幣的堅定追隨者,在他們眼中,比特幣總量受 2100 萬枚限制,在國際局部形式動盪中呈現出避險資產的特性,有人因此故稱其爲“數字黃金”。

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的歷史比較短暫,需要更長時間建立屬性共識,跟黃金數千年形成的共識機制無法相提並論。去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發行比特幣期貨,業界期待金融機構大筆資金能借此進入市場,支撐價格上漲,但如今看來參與程度似乎仍舊是有限。

另一部分人持續不看空,並有觀點認爲,僅僅靠計算機進行“毫無意義的數字運算”,比特幣早晚有消亡的一天,如今泡沫正在被刺破。雖說比特幣短期內不具備消亡的基礎,但是隨着各國監管部門的不斷研究和政策收緊,監管套利空間將會進一步縮小。

比特幣背後的共識附帶信仰,信仰又是怎麼衡量的、此次下跌會否導致技術派的信仰塌陷?一切未可知。

比特幣寒冬,先虧本、後虧房!鬱金香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