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TNW8 月 15 日報道,加密貨幣分析公司 Invest in Blockchain 對排名前 100 加密貨幣的產品開發工作進行了調查,發現 60% 沒有推出任何實際產品。在調查中該公司考慮了每個項目的當前狀態、發展規劃以及可使用功能。

這個比例讓人感到震驚,加密貨幣 TOP100 中,儘管籌集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6 成還沒有真正向公衆發佈一款可用的產品。

該研究將可用產品定義爲可供公衆使用的產品,並且要求是每天都在使用。作者指出,前 100 名中的許多加密貨幣可以聲稱擁有可用產品,但根據本研究的定義,沒有使用案例或活躍用戶羣的 Dapp 平臺不是可用產品。

除了 Dapp,作者還研究了其他區塊鏈用例,例如支付協議和智能合同平臺。

當然,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恆星幣、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等加密貨幣都擁有應用場景,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了廣泛使用。

有趣的是,在擁有可用產品的 40 種加密貨幣中,大多數是支付系統 (如比特幣或萊特幣),或智能合同平臺 (如以太坊)。

需要說明的是,Invest in Blockchain 指出,有很多公司的產品不一定符合這兩類中的任何一種,例如有爭議的去中心化預測平臺 Augur。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 Invest in Blockchain 要求的項目也不得不應對系統漏洞的嚴重問題。舉兩個例子:

匿名性加密貨幣 Verge 在攻擊者利用平臺漏洞竊取價值 17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後,不得不採取「硬分叉」(hard-fork ) 方法來升級協議。

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Bancor 在上個月遭受黑客攻擊後損失了價值 1250 萬美元的以太坊,凍結了被盜的代幣 BNT。萊特幣創始人李啓威就此表示,如果一個交易所能凍結用戶資金,那麼它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再來聊一聊區塊鏈今年的開發進展,目前來看投資廣度有望繼續擴散。但從這項研究來看,在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方面,加密貨幣仍然占主導地位。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數字。這項研究表明,市值最高的 100 種加密貨幣中,有 40 種確實有可應用產品。那問題就來了,另 60 家加密貨幣初創企業沒有什麼可展示的

最近的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ICO 項目在過去兩年的騙局中騙取了投資者近 1 億美元的資金。它也突顯出了另一個問題,對於那些已籌集資金、仍在繼續發展但沒有可用產品拿出來展示的初創企業,辨別真假很有難度。不過,可能這 60 種幣背後的團隊仍專注於擴大的用戶羣體,因爲這項研究並沒有對此進行調查。

然而,對於加密貨幣來說,擁有實際應用場景並不代表已完美無缺。從本質上來講,加密貨幣是應用型技術。如何擴大主流採用、如何提高交易速度和降低交易成本等等,仍是加密貨幣需要攻克的問題。

鏈聞 ChainNews: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區塊鏈新聞。


原文作者:Matthew Beedham
文章來源:巴比特
中文編譯:Melody
版權聲明: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 鏈聞 ChainNews 立場。

來源鏈接:thenext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