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c capital 近期發佈的開發者報告中,基於 13 萬開發者的數據,從 Github 代碼活躍度、Github Fork、智能合約交互情況、其他指標(比如 Truffle 開發框架就是評估下載量)幾個維度評估了 3000 個區塊鏈項目的開發者社區情況。讓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這個領域開發者生態及它對項目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公鏈究竟該如何吸引開發者?Gitcoin 線上黑客松模式值得參考

原文標題:《如果吸引開發者的方式不對,公鏈做再多市場活動都沒用》
原文作者:Regan Bozman
編譯:Jessie

那麼開發者對於區塊鏈項目方的意義在哪?

區塊鏈其實比拼的是利益共同體生態。這個利益生態裏的應用越多(注意是應用),價值就越大,價值直接體現爲 token 的價值。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美國著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 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生態,他的投資組合的企業的用戶越多,價值越大,他(YC)的價值自然就越大。

而應用的創造者是開發者,對於要建設長期生態的項目來說,開發者幫你爭取到的是用戶,而散戶投資者很多都不是用戶。我之前在《從六種空投模式出發,何種代幣發行方式最能兼顧效率與公平?》中也提到過一個趨勢,很多項目意識到這一點後開始停止漫無目的的空投活動,而是想辦法獎勵那些對生態有貢獻的開發者,將重心轉移到如何壯大開發者社區。

以預測市場協議 Augur 爲例(它的 token 是 REP)。Augur 網絡上的許多操作都需要用到 REP,比如創建市場和解決爭端。理論上,隨着網絡使用量的增加 REP 會升值,但是普通用戶不能直接使用該協議,只能通過使用開發者在協議之上構建的應用程序間接使用協議。這裏是將 Augur 的 token 模型簡化了,只是爲了說明開發人員的角色。

1 圈子就這麼小,全球性的開發者爭奪戰

在過去的幾年裏,區塊鏈領域的團隊投入了大量資源來吸引開發人員。2018 年,EOS 背後的團隊 Block One 花了數百萬美元在全球舉辦黑客馬拉松。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也是不斷在世界各地宣講以太坊的生態。總的來說,區塊鏈團隊採用的一些最常見的策略包括黑客馬拉松、項目補助和設立生態基金。

公鏈究竟該如何吸引開發者?Gitcoin 線上黑客松模式值得參考

1.1 Hackathon 黑客馬拉松

一些主流的項目,比如以太坊是非常依賴 hackathon 來籠絡開發者的。自 2017 年 10 月的 ETHWaterloo 黑客松以來,他們舉辦了不下 6 場的大型黑客馬拉松,吸引了 4000 多名開發者。今年 2 月的 ETHDenver 更是吸引了 1000 名開發者,超過了 2018 年一年的數量。

客觀的講,黑客馬拉松讓人們留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的有效性並不是那麼確定。許多贊助過區塊鏈黑客馬拉松的團隊都告訴我,大多數項目在黑客馬拉松結束後都銷聲匿跡了。這並不意外,許多像 ETHDenver 這樣週末參加黑客馬拉松的開發者,也不得不在週一早上回歸全職工作。

但我更想強調的是,確實有非常多有影響力的項目從 hackathon 中脫穎而出。Felix Feng 在 2017 年 10 月的 ETH Waterloo 黑客松上創建了 Set Protocol 的最早版本,幾個月後,他從一羣傑出的投資者那裏籌集了 200 萬美元。那場 hackathon 上更是產生了像 CryptoKitties、Gitcoin 這樣的明星應用。此外,這些黑客馬拉松很可能對未來的以太坊產生積極影響。比如一個開發者在參加黑客馬拉松幾個月後決定全職進入該領域也是很有可能的。

CoinList 的運營負責人 Regan 描述了他在 2 月份時參加 ETHDenver 時的所見所感。「儘管獎金相對不多,但還是有 1000 多名開發者從世界各地聚集於此。沒有任何關於獎金或代幣價格的討論,相反,人們似乎真的很興奮地在瞭解以太坊,積極的結識來自社區的其他人。雖然 Ethereum 社區的一些進展並不盡如人意,但我真的相信他們所建立的社區是難以複製的。」

1.2 補助金

這裏講的補助,是指給在特定協議上搭建應用的團隊的非稀釋性資金補助,有點像 Bounty Program。比如以太坊基金會 (Ethereum Foundation) 在 2015 年初啓動的 DEVGrants 項目,爲每個項目提供 1000 至 10000 美元的小額資助。到 2018 年,當以太坊基金會 (Ethereum Foundation) 重新啓動他們的資助項目時,利害關係明顯發生了變化,資助金額從 1 萬美元到 150 萬美元不等。

大多數做 layer 1 的鏈都有類似的資助項目,包括 Zilliqa 的 500 萬美元資助項目 (2018 年 6 月)、Protocol Labs 的 500 萬美元研究資助項目 (2018 年 4 月) 和 Stellar 的合作伙伴資助項目 (2017 年 11 月)。雖然所有這些贈款項目都是爲了促進生態系統的增長,但其具體目的不同。比如,Zilliqa 專注於「在其開源技術平臺上開發新的應用程序」。而 Protocol Labs (Filecoin) 把他們的資助項目集中在覈心開發的挑戰上,比如他們的共識算法。

這些計劃的成效現在還很難說。因爲目前這些項目的發展都不超過兩年,並且這些資助項目很少公開發布數據,對於評估早期公司成功還是爲時過早。不過也有一些成功的故事,比如 Ethereum 基金會在 2018 年 8 月向 Uniswap 提供了 10 萬美元的資助,自那以後 Uniswap 就走上了快車道,目前智能合約上的資產池有 700 萬美元。

1.3 生態基金

這裏的「生態基金」廣義上講就是投資稀釋資本的管理基金,其目標是發展特定的生態系統或協議。這是企業風險投資的一種演變,企業設立生態基金,對早期初創公司進行戰略及財務投資,所以那些僅僅爲了獲得投資回報而投資於 crypto 的基金並不是生態基金。

Consensys 就是生態基金的典型代表。其投資生態中包括:Truffle 是 Ethereum 的一個開發框架,下載量幾十萬次。MetaMask 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以太錢包,下載量超過 130 萬次。

協議的一般做法是通過基金會 (通常是通過 ICO 籌集) 撥出一部分作爲生態基金。EOS 在 ICO 中籌集了 40 億美元,撥出了 10 億美元用於投資在 EOS 上搭建的生態項目。除此之外,EOS 還參與合作發起過一支 1 億美元的歐洲基金和一支 2 億美元的亞洲基金。

雖然沒有太多的數據支持,但是開發者對此似乎比較買賬。Regan 說,他和多支決定基於 EOS 構建項目的團隊聊過,根本動機還是獎金的驅使讓他們選擇來這裏開發(當然還有對生態的看好等其他因素)。

2 Gitcoin 的線上 hackathon 思考

因爲這段時間一直關注和參與 gitcoin 開展的線上 hackathon,這個過程中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有效建設開發者社區的思路,並進一步引發了對分佈式協作方式的思考。

這是一場由微軟和 Gitcoin 聯合發起的一場爲期 15 天的線上 Hackathon,主要是以 bounty 賽題的形式爲主,同時也鼓勵大家不限於 bounty 提交自己在開發的創新項目。所有的獎金是以 Dai 計價,從幾百到幾千 Dai 不等。提供賽題的贊助方包括 Microsoft、Consensys labs、Mythx、Nucypher、Chainlink 等 17 家加密領域的項目方和企業。

公鏈究竟該如何吸引開發者?Gitcoin 線上黑客松模式值得參考

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了開發者的一些表現:

1、貢獻優勢技能,主動尋求組織;
2、對協作的需求。

一般來說,hackathon 應該是一種線下活動,24 小時的結組爆肝通宵協作。但仔細想想,hackathon 本身反映的就是一種分佈式協作方式。這次的 hackathon 讓我看到了線上可以替代線下體驗的協作可能。也就是說,所有需要通過線下接觸做到的事,可以通過線上的工具增強體驗,甚至能賦予開發者更多的空間去創新和協作。對於項目方來說,也可能以更低的成本吸引到全球的開發者。

那麼 Gitcoin 以及參與方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通過一些分佈式協作工具增強交互:

1、Discord 羣作爲主要協作陣地用於分主題討論、結組;
2、Email list 進行信息整合發佈用於 update 重要進展。比如哪些 sponsor 的 bounty onboard 了;xxx 時間會有線上 live 答疑等;
3、Google form 登記信息,撮合結組登記有組隊需求的 hacker 信息以及項目信息,方便進行需求匹配。
4、Zoom 線上面基會,增強溝通和信任開設了 Zoom 頻道,定期組織線上 hacker 面基會,主要還是爲幫助結組。並邀請贊助方來講解賽題,提供指導。

其次,參與方之間的溝通和交互做到非常充分。

有了以上的工具,除非你設置的獎金非常令人矚目,否則開發者也不會主動到碗裏來。所以在吸引開發者方面,必要的溝通極其重要,這種溝通的前提是要清楚的知道需要開發者來做什麼,並且知道自己能幫助開發者做什麼。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Consensys Labs 分羣中的一段對話,圖中的開發者 kiba 要做一個數據遠期市場,並從數據的提供者和數據的產出者兩方面解釋了思路。隨後 Consensys labs 的 Gabe 出來肯定了創意並同時提出了疑問:1)在多方市場的基礎上加入價格發現機制的作用在哪?2)爲什麼需要區塊鏈?

公鏈究竟該如何吸引開發者?Gitcoin 線上黑客松模式值得參考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得不說,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更多的創新和思路纔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如果你不瞭解開發者,也不知道想要和開發者一起打造什麼樣的生態,做再多的市場活動也是沒用的。

另外,這次 hackahon 的時間也給予了這種協作體驗的提升以充分的可能性。兩週的時間不會太短,可以讓開發者們有足夠的時間相互認識。也不會太長,讓大家有一定的緊迫感,結完組後就開始密集開發了。

當然這大多都是表面的觀察,其中涉及的思路和運營細節還有很多。這次線上 Hackathon 也算是 gitcoin 吸引用戶(get user onboard)的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但是最終產出是否也可以達到甚至超越線下密集開發型黑客松的水平,會不會再次出現像加密貓這樣的爆款應用,兩週後見分曉。

開發者的參與仍然是區塊鏈領域中最重要但尚待探索的領域之一。事實上目前關於智能合約平臺的文章都集中在技術或學術主題上,比如共識機制和鏈上治理。這些主題當然很重要,但這都是在假設整個生態已經繁榮有效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開發者,這些話題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