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Bplus 新加坡”,

訂閱區塊鏈法律政策、合規架構乾貨 !

本文字數:2635 字 閱讀時間:5 分鐘

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以國家信用作爲價值支撐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以太坊等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同,央行數字貨幣作爲法定數字貨幣,雖然也可以實現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點對點的交易,無需第三方的介入,但本質上是中心化的。

今年 3 月,前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概念上來講,大家頭腦當中的數字貨幣概念都是不一樣的,央行用的研發的名字叫“DC/EP”,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是電子支付。”

在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數字貨幣價格仍起伏不定、頻繁暴漲暴跌的情況下,央行數字貨幣正在全方位走上歷史舞臺。

在區塊鏈這一場極具革新性和顛覆力的浪潮中,各國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早已密切關注分佈式賬本技術本身,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成爲各國央行正積極探索的方向。

央行數字貨幣已勢在必行?

昨天(11 月 30 日),在國家博物館“中國名片—人民幣發行 70 週年紀念展” 開幕式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表示:

“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幣品種不斷豐富,普通紀念幣、紀念鈔、貴金屬紀念幣陸續發行,
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已經提上日程,人民幣還大步走出去,在境外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在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似乎已是勢在必行,也有利於提升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加強人民幣的全球流通。

實際上,央行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
在 2014 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以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之後,央行更是開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2015 年,央行開始對數字貨幣領域的一些重點問題開展調研並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報告。2016 年 1 月 20 日,央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就數字貨幣發行的總體框架、貨幣演進中的國家數字貨幣、國家發行的加密貨幣等專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2017 年 1 月 29 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專門研究央行數字貨幣,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副司長姚前隨後出任所長。

2018 年 11 月 23 日,姚前在《比較》雜誌刊發《數字貨幣的緣起、發展與未來》一文,表示對數字貨幣的未來滿懷憧憬。同時,他在文中指出,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取得了理論研究、研發實驗、專利申請三個方面的成果。

在理論研究上,召開了數字貨幣研討會,並把研究成果擇要發表在了《中國金融》數字貨幣專刊上;在研發實驗上,已基於我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體系,開發出準生產級的法定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在專利申請上,累計完成 80 餘件專利申請工作,初步形成一批關鍵性的數字貨幣專利集合。

央行數字貨幣原型框架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佈式賬本技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區塊鏈技術不依賴於中心化的第三方來進行管制,通過分佈式覈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自我信息驗證、傳遞和管理,並不需要銀行這樣的中心權威機構來記錄和管理。

但在央行數字貨幣下,其底層設計和性質都不同於現有的數字貨幣,更類似於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和電子化。

在 2016 年發表的《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原型構想》一文中,我們得以看到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型。

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總體框架可以描述如下:根據現行人民幣管理原則,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回籠基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來完成
,中央銀行負責數字貨幣的發行與驗證監測,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申請到數字貨幣後,直接面向社會,負責提供數字貨幣流通服務與應用生態體系構建服務。

央行數字貨幣體系的核心要素爲一種幣、兩個庫、三個中心。具體而言,該體系包括以下幾項主要構成要素:

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發行庫;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數字貨幣數字錢包;認證中心;登記中心;記錄流水;大數據分析中心。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會在原型開發的基礎上,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底層平臺,並會在經過局部測試以後,再進行全面的推廣,且這一過程會是非常謹慎的。

但值得關注的是,今年 1 月 25 日,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已成功上線試運行,順利完成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簽發、承兌、貼現和轉貼現業務。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在全國多地佈局。今年 6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註冊成立。

9 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與南京市人民政府等幾方共建的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揭牌成立。這些新動向都將推動央行數字貨幣在未來的順利推出。

央行數字貨幣仍落地難?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分析過,放眼全球,已經有超過 15 個國家的央行已發行或正在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超過 15 個國家將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一文揭開央行數字貨幣現狀和前景。

當前,研發央行數字貨幣和加強對“私人數字貨幣”的監管,基本已構成了全球央行對數字貨幣的主流態度。

委內瑞拉在 2017 年 12 月發行了石油幣。石油幣是以石油爲背書的數字貨幣,旨在緩解委內瑞拉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和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瑞典央行目前正在考慮推出名爲電子克朗(e-Krona)的央行數字貨幣;新加坡金管局主導的 UBIN 項目計劃在第三階段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美國正在考慮發行 FedCoin(聯邦幣);今年 9 月 15 日,泰國中央銀行 (BOT) 也對外宣佈了名爲 CTH 的央行數字貨幣項目。

同時,今年 9 月 21 日,IBM Blockchain 與 OMFIF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也聯合發佈了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來自世界各地的 21
家央行中,有 38% 的央行正在積極研究和試驗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但在測試後,61% 的央行表示區塊鏈技術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並未對結算效率帶來太大的改良。

此外,76% 的受訪者擔心分佈式賬本技術(DLT)無法兌現在該領域的效率承諾,特別在監管方面。且被調查的 21 家央行也在政府如何發行和管理數字法定貨幣上存在分歧,對於如何保持控制權和准入權還沒有明確的共識。

可以看出,
儘管各國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熱情很高,央行數字貨幣也有着降低流通和交易成本、提升貨幣流動透明度、降低洗錢風險、推動普惠金融實現進程的優點,但目前都還屬於研發階段。

除了技術尚未走向成熟外,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也需要對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提前做出評估和預測,並且還需要考慮安全性和對消費者的保護問題。

央行上海總部王同益不久前就在《穩定幣的影響及其發展趨勢研究》一文中提到,雖然法定數字貨幣是最合適的穩定幣,
但由於推出法定數字貨幣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估計難以在 3 年甚至 5 年內正式推出。

因此,在分佈式賬本技術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央行也在藉此推動貨幣與金融體系的創新。但就目前來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還需要掃除很多技術上和制度上的障礙,正式落地仍困難重重。

往期推薦

熱文

獨家 |
新加坡是下一個 STO 爆發中心?附史上最強 STO 四周合規指南

熱文

重磅 |
炒作升級還是全面爆發?STO 全球合規架構深度剖析

熱文

超過 15 個國家將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一文揭開央行數字貨幣現狀和前景

新加坡 Bplus 是一站式合規孵化平臺,**

**
**

致力於幫助卓越的區塊鏈項目在海外合規落地

**
**

對優秀項目進行全方位打造。**


>>>

Bplus, 一站式區塊鏈項目孵化平臺

官網:http://bplus.sg/

微信公衆號:BplusSG

Facebook:Bplus Singapore

Instagram:bplus.sg

Twitter:BplusSingapore

金色財經專欄:Bplus 新加坡

火星財經專欄:Bplus 新加坡

鏈路財經專欄:Bplus 新加坡

Bplus, 賦能區塊鏈未來!

**
**

以上文章均由 Bplus 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