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放社會到密碼朋克運動,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再到 Polkadot,Web3 思想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辨。理想和成功,區塊鏈創業應該追求什麼?自由還是效率,科技的發展會做何種選擇?請聽我爲你一一道來。

原文標題:《Web3 思想簡史 —— 致真正的區塊鏈創業者》
作者:劉毅,Random Capital 合夥人,清華大學碩士,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專家,20 年多種資本市場投資經驗,比特幣早期投資者

Web3 是更自由、更開放、更安全、更公平的下一代互聯網願景。我想從卡爾 . 波普爾的開放社會理念開始講述。原因在於,密碼朋克運動是 IT 技術極客的羣體行動,其目的是在網絡時代捍衛開放社會的基石——個人隱私。

密碼朋克運動孕育了比特幣,而比特幣無疑是 Web3 的先行者和引路人。在開放社會 – 密碼朋克運動 – 比特幣 – 以太坊 – Web3 鏈條上,區塊鏈從業者大多對中間的部分,也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比較熟悉。因此主要篇幅會放在歷史的兩端。

開放社會

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是一部洋洋灑灑的鉅著,其核心內容是對歷史主義的批判。歷史主義的概念,也是波普爾的發明,他把各種試圖預測歷史走向的思想歸入其中,認爲這只是思想家的狂悖罷了。不但如此,人類最深重的苦難,大抵發源於對「烏托邦社會」的追求。在崇高的目標下,一部分人心安理得地剝脫了其他人的思考權、表達權、財產權,甚至生存權。可以說自有歷史以來,沒有比「崇高」二字更血腥、更令人不寒而慄的字眼了。

640 (1).jpg

對歷史主義的批判,跟波普爾的科學哲學一脈相承。波普爾認爲,所有不能證僞的命題都不屬於科學範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科學理論,但是永遠不能證實科學理論。在很多自認爲受過科學教育的人看來,波普爾的觀點非常荒謬。因爲人們習慣了確定性的因果關係,而絕少注意證實和證僞之間存在巨大的非對稱性。舉個簡單例子,屋子有一個人,再走進一個,就有了兩個人。大家都認爲掌握了科學理論:1+1=2,可以信心滿滿地對結果進行預測。

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把人換成粒子,粒子可以即在某個區域內,又在某個區域外,1+1 不再等於二。可以說 1+1=2 並非絕對成立,而是概率性的成立,只不過在宏觀世界,這一概率會非常接近於 100%。認識到所有的科學理論,都不能被完全證實,或者說都不是絕對真理,似乎對日常生活並無幫助。但是過份相信人類的能力,甚至從自然科學推及到社會科學,以至於堅信某種必然實現的「理想社會」,往往就會引發「人禍」。自然科學的理論可以被檢驗,而歷史不能被重複,也不能被檢驗。人類只能解釋歷史,而且所有的解釋都是從無限的事實中選取其中極小的部分。即便如此,符合邏輯(還要假設歷史人物按理性行動)的解釋通常也有很多種。可以說關於歷史,我們連 1+1=2 都沒有,更別提構建起理想社會的大廈了。

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波普爾主要批判了三位哲學家。他們的共同點是,從過去的人類歷史中總結規律,試圖預測歷史的走向,甚至指引人類向具有必然性的、更加美好的社會形態進發。波普爾則認爲,歷史的走向並非冥冥註定,而是開放性的,受每個人的選擇和努力的影響。而那些自認爲掌握了歷史規律,試圖完成「烏托邦式的社會工程」的想法,極其危險。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王莽改制。王莽個人的才學和道德都達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從儒家角度可謂是「完人」或者接近於「聖人」。有歷史研究者說王莽的德行只是沽名釣譽的僞裝,我不敢相信。如果一個人一生一世都克勤克儉,那麼又如何區分僞善和道德楷模?王莽認爲儒家思想包含了天道,是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只要所有人都按照禮制各就其位,理想社會就自然實現。因此在他稱帝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制度改革,並用嚴刑峻法強力推行。王莽改制帶來了社會的大動盪,國家也因此崩潰。

據估計在公元 8 年王莽稱帝時,西漢有 5000 萬人口,經過十多年的紛亂,到公元 25 年,光武帝重新統一中國,全國人口已經下降到了 1000 萬,80% 的人口死於戰亂和生產被破壞導致的饑荒。歷史教訓的慘痛,可以說是無以復加。但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學者在認爲,王莽的改制有「進步成分」或者「歷史意義」。瞭解了開放社會理論,可以知道王莽的失敗不是因爲政策措施的對或錯,而是任何對社會的整體性設計,都不免失敗,而且會造成巨大的災難。根本原因在於,歷史走向是不確定的,不能被預測,更不能被設計。

有人說《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的書名不太適當,應該改名爲《開放社會的敵人》。因爲全書都是在批判歷史主義,極少正面描述開放社會。爲什麼波普爾不告訴我們開放社會是什麼樣子呢?原因很簡單,波普爾反對歷史決定論,他認爲任何人,也包括他自己,都不能預想出理想的社會形態,能夠被描繪的開放社會也就失去了開放性。所以我們只能認識什麼樣的社會形態不是開放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波普爾代表了人類的自知之明。關於什麼不是開放社會,喬治 . 奧威爾的描畫更加鮮活。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奧威爾的傳世名《1984》,因此我推薦奧威爾的另一部作品——《動物莊園》。這部寓言不到六萬字,1-2 個小時就能看完,是 996 上班族們理解開放社會的捷徑。

另外,千萬不要把波普爾看做歷史虛無主義者,或者不可知論者。相反的,波普爾說:「未來依靠我們自己,而我們不依靠任何歷史必然性。」 他認爲人類能夠創造更好的未來,但不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整齊劃一式的「烏托邦社會工程」實現。而只能寄希望於自下而上的、豐富多樣的「零星社會工程」。「零星社會工程」利用了私人(或者小團體)掌握的信息,發軔於青萍之末,卻未必只能做局部的改良。它們可以相互堆疊、相互增強,甚或引發連鎖反應,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的結構和麪貌。1994 年,波普爾以 92 歲高齡謝世,他看到了人類走入了網絡時代。在網絡時代,也許加密協議的設計和演變是「零星社會工程」的最好詮釋。加密協議的實驗是非暴力的,由遍佈世界各地千千萬萬的創業者所推動,其創新的速度和多樣性前所未有。而這一切,肇始於一羣致力於用技術捍衛開放社會的「怪人」——密碼朋克。

640 (3).jpg

密碼朋克運動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方面人們處理和保存信息、相互之間通信或者進行支付等商業交易,越來越依賴於網絡和計算機。另一方面美英等國家的政府,始終用把密碼學作爲軍事技術來管理。可能在現在看來有點難以理解,但是在當時密碼學等同於軍火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因爲幾乎從誕生之日開始,數據加密和解密的技術就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尤其是在電報技術被廣泛用於軍事通訊之後,各國都致力於開發加密技術,保護己方的軍事通信。同時開發解密技術,力圖破譯對方的密碼。這跟研究更大威力的火炮和防護力更強的裝甲幾乎別無二致。

一些奉行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技術極客們敏銳的意識到,在網絡時代隱私的重要,而且開發出開源的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是可行的。因爲加密技術由很強的非對稱性,就是用普通個人計算機進行的恰當的加密,如果沒有密鑰,即便使用超級計算機也無法破解。在 1994 年出版的凱文 . 凱利的名著《失控》裏,KK 就提出了「加密永勝」的觀點,因爲存在非對稱性,人人可用的開源加密軟件足以對抗世界上最強大的政府或者組織。

1985 年,David Chaum 發表了論文《Security Without Identification: Transaction Systems to Make Big Brother Obsolete》(無需身份的安全:令老大哥無計可施的交易系統,David Chaum 顯然是《1984》的讀者),首次討論了匿名電子現金的概念。1992 年,經過在加州的集會,密碼朋克運動正式得名。1993 年 Eric.Huges 發表了《密碼朋克宣言》,開宗明義地指出:隱私是開放社會的基石。密碼朋克的使命是開發並向全世界無償提供開源密碼學工具,使每個人都獲得在網絡時代保護個人隱私的能力。同年,《連線》雜誌以題爲《加密叛亂》的封面文章,圖中的三個帶面具的人,就是密碼朋克的運動的三位領導者:Eric.Huges、Tim May 和 John Gilmore。

1991 年,Philip Zimmermann 開發出 PGP (Pretty Good Privacy)工具包,用於對文件和郵件進行加密。他把 PGP 代碼和軟件上傳到網絡上,很快就被很多人下載使用,部分使用者來自美國以外。美國政府認爲 Philip Zimmermann 違反了出口限制,對他展開犯罪調查,並勒令他停止在互聯網上傳播 PGP 源碼和產品。

麻煩纏身的 Philip Zimmermann 並未屈服,他把 PGP 的完整源碼印刷成書籍出版。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而書籍不是軍火,美國政府無權干涉其出口。最終在 1996 年,美國聯邦政府放棄了對 Philip Zimmermann 的犯罪指控,此後也修改法律放寬了對加密技術的出口限制。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終於可以合法地使用加密技術保護個人隱私。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密碼朋克及其追隨者開發出了多種數據和通信加密工具,爲捍衛個人隱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最爲密碼朋克孜孜以求的,是匿名電子貨幣系統。

640 (4).jpg

比特幣前傳

密碼朋克運動,彙集了一大批優秀的計算機科學家和網絡黑客,多年以來他們一直在試圖開發出實用的匿名電子貨幣。通過匿名電子貨幣,可以完成在線的價值轉移,同時不向商戶、銀行和信用卡提供商等機構暴露個人隱私,可謂是網絡時代隱私保護王冠上的明珠。密碼朋克們曾經多次試圖建立匿名電子貨幣系統,各路互聯網創業者也進行過很多嘗試。上圖右側的表格是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比特幣與加密貨幣技術》列出的,值得關注的電子支付系統和提案,總共有近百個,但沒有一個能滿足匿名支付需求。

其中有三個方案,爲 Bitcoin 最終誕生做了重要的鋪墊。首先是 David Chaum 在上世紀 80 年代發起的 E-cash 項目,E-cash 的目標是建立起一套匿名的互聯網支付系統,付款人可以證明交易存在,但任何第三方都無法獲取支付的信息。E-cash 試圖在現存金融體系內,製造出一個黑洞,在黑洞內流轉的資金無法追蹤。David Chaum 在荷蘭註冊公司運營 E-cash,並且爲其技術註冊了專利。這使得他遭遇了來自左右兩側的攻擊,密碼朋克認爲他的商業運作和專利申請違背了密碼朋克運動的宗旨,而現存的金融系統則不能容忍資金無法追蹤。

另一位爲加密貨幣做出重要貢獻的密碼朋克是 Wei Dai,他提出的 B-money 跟後來的比特幣非常相似,它們都基於 P2P 網絡、無中心的運行,通過不可僞造的計算鑄造貨幣等等。中本聰曾經給 Wei Dai 發過三封郵件,稱自己發明的比特幣 「實現了 Wei Dai 的 B-Money 概念」。但其實中本聰是在完成白皮書之後,纔在 Adam Back 的提示下閱讀了 B-money 論文。因此 Wei Dai 說:雖然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及了我的貢獻,但是事實上我跟比特幣的關聯極其有限。

Wei Dai 的名字像是華人,而且他僅有的一張公開照片也是亞洲人面孔。他是著名的密碼朋克,是著名的 Crypto C++ library 的作者和維護者,以太坊最小貨幣單位 Wei,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其個人資料卻一字難求,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經過多方搜索,我終於有所發現。接下來我將公佈部分發現,這可能會被視爲對密碼英雄的不敬,但我絕無此意。相反的,我希望更多人瞭解密碼英雄們,他們做了什麼,以及他們爲何這樣做,以此表達我的敬意。

Wei Dai 的父親是微軟高級架構師——戴習爲。戴習爲先生出版過名爲《過河卒》的回憶錄,其中有短短十幾頁寫到他的兒子(書中沒有提到他的中文名字,而是以 wd 代表)。據書中所寫,Wei Dai 於 1976 年在上海出生,9 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從少年時代起就顯現出過人天賦。他在華盛頓州立大學讀書期間,作爲實習生在微軟研究院密碼小組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論文,並結識了密碼學領域的幾乎所有頂尖專家。大學畢業後,他拒絕了微軟的再三挽留,也推脫了朋友們邀請創業的好意,獨自沉醉在代碼和音樂的世界裏,只通過網絡與遍佈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交流。

到 2002 年《過河卒》寫作之時,26 歲的 Wei Dai 仍無固定職業,與父母同住。他的父親很有預見性寫到:「wd 其實是另一代全新的 IT 人——還在悄悄發展,但或許對未來 IT 業的走向最終帶來變化的又一代 IT 人…在他們眼中,名譽或者地位,有一點也不壞,至於更多,那是就是別人的事情了。既然所做的一切都只爲忠於自己的感受,那麼任何虛假與投機當然也被這個羣體所不齒。老一代的英雄,比如說蓋茨或其他什麼人的成功,當然也欽佩,卻並非他們的楷模。操縱一個龐大的機構,固然可以迎接更大的挑戰,可是這個機構同樣會操縱你,爲什麼要失去自我而成爲一個符號呢?‘人在江湖,身仍由己’,纔是他們的理想。」

第三位對中本聰影響很大的密碼朋克是 Adam Back。與 David Chaum 和 Wei Dai 不同,Adam Back 在今天的區塊鏈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他是 Blockstream 公司的創始人和 CEO,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大部分都是 Blockstream 公司的僱員。Adam Back 在 2014 年發表了雙向錨定側鏈的論文,開啓了二層網絡創新的大門。在比特幣發明 10 年之前,Adam Back 提出了 Hashcash。Hashcash 其實並不是要解決通用的支付問題,它的出發點是如何防止對互聯網資源的濫用,例如如何對抗垃圾郵件。Hashcash 提出通過不可僞造的 hash 運算生成某種證明,類似於郵票,發送電子郵件必須貼郵票,從而大幅提高垃圾郵件的發送成本。Hashcash 首創了通過 Hash 運算提供工作量證明的機制。除了以上提及的三個項目,在前比特幣時代,對加密貨幣做出貢獻的項目還有很多。其中包括以「智能合約」概念提出者而著稱的 Nic Szabo,以及他提出 Bit Gold 方案。限於篇幅,不能盡述。

640 (5).jpg

交易成本

經過衆多密碼朋克的多年努力,實用的加密貨幣已經箭在弦上。在此我不再贅述比特幣的原理,每個認真研究區塊鏈的人都應該首先(至少儘早)閱讀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是開放社會-> 密碼朋克運動思想發展的結晶,但其成功是經濟規律使然。爲了理解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發生發展的原理,首先要理解經濟學的重要概念——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也稱爲交易費用,簡言之是爲了完成商品交換而耗費的成本。例如你要交易美國股市的股票,除了買股票的成本以外,你還要付出人民幣換美元的成本,匯款的成本,交易的手續費等等,這些都屬於交易成本。

上圖羅列了主要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尋成本,尋找合適的交易對象的成本;議價成本,討價還價的成本;決策成本,進行交易決策、簽訂合同所需的成本;監督成本,監督交易對手是否履約所花費的成本;違約成本,違約時強制執行或索賠的成本。

交易成本中還有一大類跟貨幣關聯最爲密切的成本——支付成本,是指買家付款的成本和賣家收款的成本。支付成本可以細分爲貨幣的保存和攜帶的成本,包括買方保存貨幣並攜帶至交易現場的成本,賣方保存貨幣並帶離交易現場的成本。鑑定成本,鑑定貨幣真僞和成色的成本。轉手成本,將貨幣從買家轉移給賣家的成本,匯款的手續費就是轉手成本。匯兌成本,買家和賣家使用的貨幣不同,就得有一方進行貨幣兌換,承擔兌換成本。匯兌風險成本,這就是指在貨幣持有期間匯率的變化所帶來的成本。通脹成本,持有貨幣期間通貨膨脹產生的成本。隱私暴露成本,買賣過程中雙方將隱私暴露給給對方或者第三方所產生的成本。普通的商品交易隱私暴露成本不顯著,但對於某些交易,隱私暴露成本很高。這項成本跟加密貨幣聯繫緊密,甚至可以說是隱私暴露成本成就了比特幣。

640 (6).jpg

爲何是比特幣?

經過多次嘗試,最終由匿名密碼朋克中本聰在 2008 年提出了比特幣網絡協議,實現了第一個大規模匿名電子貨幣系統。那麼我們不禁會問:爲什麼比特幣成功了,它與之前諸多未能成功的嘗試有何不同?首先肯定不是因爲中本聰的聲望,在發表比特幣之前,中本聰在密碼朋克圈子或者加密郵件組都籍籍無名。就像中科院數學所每週都會接待自稱已經完整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間科學家類似。匿名電子現金系統,已經被太多人嘗試過太多次,比特幣似乎也沒什麼特殊之處。除了哈爾芬尼慧眼識珠,對比特幣推崇備至以外,比特幣白皮書並沒有在加密郵件組激起太多反響。但事實證明,比特幣確實與衆不同。

比特幣被當作貨幣使用,是因爲它能夠在某些交易場景降低交易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暗網支付。暗網的買賣雙方都不想暴露個人隱私,也就是要求:買賣雙方互相不知道身份,交易也無法被別人查詢,普通的電子支付無法實現上述要求。直到比特幣的出現,纔有了可靠的匿名的支付,並且不受公司和政府控制。因爲比特幣的存在,再結合電子商務技術,才催生了暗網。除此以外,比特幣還有個很大的用例是跨境匯款。跨境匯款由於長期被銀行間組織壟斷,沒有競爭導致了成本極高、效率極低。很難想象網絡時代,在全部業務流程都已經 IT 化的大型銀行,跨境匯款竟然需要幾天時間,並收取匯款金額百分之幾的手續費。比特幣可以完成極低成本(1 美元左右)的大額(沒有金額限制)快速(1 小時)匯款,交易成本優勢極其明顯。

貨幣的發展史就是消減交易成本(主要是支付成本)的歷史。每一次的貨幣革命,都是貨幣增加了或者增強了某些特性,從而使新貨幣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更強。早期原始貨幣具有通用性,被廣泛接受,解決了雙重巧合問題,降低了交易成本中的搜尋成本,使得大規模商品交換成爲可能;貴金屬貨幣比五花八門的原始貨幣通用性更好,不論是遊牧部落還是農耕部落,隨着貿易的發展,逐漸地都認可了金銀作爲貨幣,這樣就擴大了交易羣體,同時還降低了貨幣保存攜帶成本以及匯兌成本;鑄幣是貴金屬貨幣之後的又一次貨幣革命,鑄幣帶來了重要的貨幣屬性——可互換性。

可互換性意味着,相同規格的鑄幣,不論年代和磨損程度,都是一樣的價值,降低了貨幣的鑑定成本和轉手成本;紙幣是鑄幣之後的貨幣革命。最早的紙幣——北宋交子是因爲四川當地的鐵錢太沉重纔出現的,它具有更好的便攜性,降低了貨幣的保存和攜帶成本。但是紙幣全面取代鑄幣,不完全是因爲攜帶成本的優勢。而是政府大力推動的結果。紙幣之後又出現了支票,在我們國家,支票的使用不太普遍使用,一般僅限於機構之間的支付。支票比紙幣更加便利,要付多少錢就寫個數字就行,如果是大額支付,可以顯著降低貨幣的保存攜帶成本和轉手成本。

但是相比紙幣,使用支票增加了隱私暴露成本。支票的付款人必須有銀行的支票賬戶,收款人是寫在支票上的,兌現的時候要證明自己的身份。那就是說,買賣雙方都瞭解對方身份,而且支付交易由銀行紀錄。支票之後出現了電子貨幣,最典型的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進一步降低了貨幣的保存攜帶、鑑定、轉手成本。中國大中城市城市,可以已經基本進入了無現金社會,這是貨幣發展史一次偉大的創新。電子貨幣最大的貢獻,是使大規模的電子商務成爲可能,商品交易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全球化。通過回顧貨幣革命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貨幣的始終沿着不斷降低交易成本這條主線發展,加密貨幣沒有改變貨幣進化的基本規律。

順便討論幾個對比特幣常見的錯誤觀點。第一個觀點:「比特幣是數字黃金,或者比特幣很少用於支付,因此不是貨幣。」 其實黃金直到現在都是貨幣,仍然具有支付媒介、價值存儲和計價單位的三項貨幣功能,只是因爲支付成本高,很少用於普通的支付。比特幣也是如此。第二個觀點:「比特幣沒有國家背書,因此不是貨幣。」這個觀點顯然混淆了貨幣和法幣,貨幣不需要國家背書,甚至不需要國家存在,貨幣的出現也早於國家。與這個觀點犯類似錯誤的是:「比特幣是通縮的、貨幣政策不能調節,因此不是貨幣。」 第三個觀點:「比特幣是收藏品或者投機品,不是貨幣。」收藏品和投機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供應缺乏彈性,能長期保存,有故事可講等。比特幣特別適合投機,它的供應是固定的(不隨需求增長)、在互聯網上永久保存、能快速地在全世界範圍內獲取和轉移。而且比特幣是高科技、由匿名黑客創造,有無窮的想象空間。荷蘭鬱金香很遙遠,但是在過去幾十年,我親眼目睹了對君子蘭、盤條、普洱茶、大蒜等商品的炒作。就好比有人炒普洱茶,我喝普洱茶,原本可以並行不悖。只是請不要過來告訴我,我喝的是投機品。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對於反對(或者不喜歡)比特幣的人,比特幣可以是任何東西,但唯獨不可以是貨幣。彷彿承認比特幣是貨幣,就侮辱了某種神聖的東西。產生這樣的錯誤認識,主要的原因是對貨幣史缺乏瞭解。其實貨幣並不是什麼神聖或者特殊的東西,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商品屬性(哈耶克所說的貨幣性),即商品作爲一般等價物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歷史上被當作貨幣使用的商品有很多:糧食、鹽、牛、奴隸、可可豆、紡織品、貝殼、珠子、羽毛、犬牙、鯨牙、石盤、刀、鐵環、啄木鳥頭皮、人頭骨、菸草、皮毛。這些所謂的原始貨幣,未必只發生在遙遠的過去。比如在監獄中,經常自發形成以香菸爲貨幣的商品經濟。在惡性通貨膨脹發生的地區,人們會自發使用生活必需品充當貨幣。比特幣是一種貨幣性很強的虛擬商品,它的可互換性、可分性、可數性、稀缺性、持久性、便攜性、可及性、可編程性都遠超千年來的貨幣之王——黃金。只有把比特幣當作貨幣去研究,纔有可能理解其價值和發展規律,否則幾乎寸步難行。

比特幣崛起的內在因素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或者說它在某些交易場景下是更好的貨幣。但是誕生在比特幣之前的加密貨幣未能成功,E-cash 難道不能降低隱私暴露成本嗎?E-cash 的失敗在於採用的中心化的架構,一方面提高了信任成本,使用者仍然擔心自己的數據和隱私被 E-cash 運營方泄露或者濫用。另一方面中心化架構面對傳統的金融監管無力應對,因此難免消亡。B-money 首次提出了無中心的 P2P 電子現金架構。雖然 Wei Dai 沒有將 B-money 方案付諸實現,但我認爲即便付諸實現,B-money 也不會成功。原因在於 B-money 是完全分散式的,沒有統一的貨幣政策,算力可以直接兌換成貨幣。那麼從 CPU 挖礦到 GPU 挖礦,再到 ASIC 挖礦,每一輪挖礦效率的突破都會造成貨幣的惡性貶值,試想有誰願意大量持有不能保值的貨幣?比特幣借鑑了 Hashcash 的工作量證明設計,通過 Hash 碰撞執行統一的貨幣政策,使稀缺性得到保障。也首次把加密協議設計和經濟學的機制設計相結合,開創了名爲加密經濟學的新領域。

640 (7).jpg

超越比特幣

2011 年,當時在谷歌工作的華裔工程師李啓威發起了萊特幣。萊特幣基本重用了比特幣的代碼,只是做了幾個小調整。出快時間縮短爲比特幣的 1/4,從 10 分鐘算短到 2.5 分鐘,貨幣總量發行量提高四倍,從 2100 萬提高到 8400 萬。另外更換了 hash 算法,總而言之,萊特幣更快速、更便宜、更適合用於支付。在技術社區,萊特幣經常遭到鄙視,因爲萊特幣 8 年的發展歷史上,沒有什麼原創性的技術貢獻。李笑來評論萊特幣是什麼都沒有,單單「比特金,萊特銀」概念值幾十億美元。我覺得認爲稍微有點不公平,就像有人說哥倫布沒什麼了不起,只要從歐洲一直向西航行,都能發現新大陸一樣。萊特幣的誕生至少使得人們意識到,加密貨幣不是隻有比特幣一種可能。可以針對比特幣的不足,或者加入奇思妙想,創造出新的加密貨幣。

2012 年誕生的點點幣,針對 PoW 共識機制大量消耗能源的問題,提出了新的共識機制——PoS 權益證明。同樣在 2012 年誕生的萬達幣,不是獨立的區塊鏈,而是在比特幣上疊加應用層協議,從而拓展比特幣的用途,把區塊鏈由專用賬本變成資產發行平臺,萬達幣也完成世界上第一次的 ICO。2013 年誕生的瑞波幣,把區塊鏈用於匯款和結算場景,發展方向是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實現快速低成本的價值交換。

2014 年和 2015 年是比特幣的熊市,市場行情低迷,但是加密貨幣創新卻迎來了寒武紀大爆炸。2014 年誕生的門羅幣,使交易信息在公開賬本上不可見,大幅提高了私密性。同期誕生的達世幣引入主節點機制,實現了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好的私密性,區塊獎勵的 45% 提供給主節點,45% 提供給 PoW 礦工,10% 獎勵開發和推廣,即 PoW+PoS 混合挖礦,並且發展出了社區治理機制。2015 年誕生的德信幣同樣採用 PoW+PoS 混合挖礦,並且創造性的實現了鏈上治理,把協議升級等重大決策交由持幣者在區塊鏈上投票決定。

萬達幣對加密貨幣的發展影響深遠。 Vitalik Buterin (V 神)從大學退學以後,在以色利與萬達幣團隊共同工作過。在這期間,他萌發了以太坊的想法。萬達幣在 2015 年改名爲 Omni,我們熟悉的泰達幣,即 USDT,就是使用 Omni 協議發行的資產。泰達幣的價格錨定美元,從而消除了交易成本中的匯兌風險成本。泰達幣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業內引發大量的爭議,直到現在仍然身處漩渦之中。但是也沒有妨礙 USDT 成爲加密貨幣世界的重要成員之一,市值最高時接近 30 億美元。說明市場對於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有可觀的實際需求。

2014 年,Daniel Larimer (BM)發佈了比特股,是功能非常完善也非常複雜的資產發行、抵押和交易平臺。比特股實現了更爲成熟 DPoS 共識協議,性能遠超比特幣。瑞波幣的創始人之一 Jed McCaleb 後來創建了恆星幣。恆星幣可以認爲是開源版的瑞波幣,並且具有更好的資產發行和交換功能。雖然很多加密貨幣都主攻資產發行方向,比如發源於中國的 NEO、量子、比原等等。但是真正引爆加密資產發行的是 2015 年以太坊的 ERC20 標準。ERC20 是以太坊關於通證資產發行和交易的應用層協議。符合此規範的資產能夠與實現 ERC20 協議的錢包以及交易所無縫對接。2016 年開始通證大爆發,目前市面上的 2000 多種加密貨幣,大部分都是以太坊 ERC20 通證。

640 (8).jpg

以太坊——世界計算機

2014 年,年僅 19 歲的 V 神發佈了以太坊白皮書,並與合作者一起,在一年之後實現了以太坊上線。以太坊把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引入區塊鏈,把整個網絡變成一臺全世界共用的通用虛擬計算機。開發 Web3 應用不再需要 fork 比特幣或者其他鏈的代碼,也不必開發調試 p2p 通信、共識協議、狀態存儲等複雜技術,只需使用智能合約高級語言開發測試應用邏輯,然後部署到以太坊執行即可。以太坊和隨後出現的其他智能合約區塊鏈,大幅降低了 Web3 應用的開發門檻。

世界計算機的概念,我最初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因爲我成長於個人計算機時代,老師告訴我們,世界上最可笑的預言來自 IBM 前董事長托馬斯 . 沃森。他說:全世界只需要五臺計算機。而 70 年之後,一個 20 歲的小夥子說:我們建造了一臺世界計算機。而且從我學習編程開始,就一直被告誡要深思熟慮,儘量節約每 KB 內存、每個 CPU 指令、每 MB 硬盤。到後來編程的難題是處理併發 / 多線程,在避免競爭條件的前提下,儘量讓機器一芯多用。以太坊這臺世界計算機則完全反常識,它讓全網全部節點(上萬個)執行相同的計算,存儲相同的數據,成本高得近乎瘋狂。V 神給出過估算,就是在以太坊上執行計算或者存儲數據,比在商業雲平臺上完成相同計算或者存儲同樣的數據,成本高 100 萬倍。

也就是在普通雲服務上花費 100 塊錢能完成的計算,放到以太坊上去做,需要 1 個億的成本。那麼我們爲什麼要使用以太坊這臺極慢又極貴的世界計算機呢?因爲它具有有史以來所有的計算機,不論是大型機、小型機、PC 機、計算集羣或者雲都不具備的特質。首先以太坊是全球單例的(Globe Single Instance),而且只要有互聯網就能訪問,這就使得計算的狀態是全球性的,所有人都能訪問,也能被所有人承認。還有就是以太坊不屬於任何人或者組織,世界計算機不會宕機、不會被關機,也不能被審查。對其基礎網絡(不包括其上運行的不成熟的智能合約)進行攻擊極爲困難,甚至不可能成功。由於以太坊具有這些特質,它纔可能成爲創新公地、互聯網法院,保證任意可以用代碼表達的契約執行,成爲全球經濟的結算層等等。而使用這一切,都不必以犧牲個人隱私爲代價。

640 (9).jpg

後斯諾登時代

Web3 的概念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博士提出的。Gavin Wood 也把 Web3 成爲後斯諾登時代的互聯網。我們先簡要回顧介紹斯諾登是誰,他做了什麼。愛德華·斯諾登 1983 年出生於美國,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後供職於國防項目承包商博思艾倫諮詢公司。 2013 年 6 月,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棱鏡監聽項目的祕密文檔披露給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他隨即遭美國政府通緝,事發時人在香港,隨後飛往俄羅斯。

斯諾登之後通過《衛報》再次曝光英國的祕密情報監視項目。此次事件也稱爲「棱鏡門」。棱鏡門向大衆揭示了一個恐怖真相:美英兩國的情報部門,在沒有法律授權,在公衆甚至國會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正在對本國公民展開大範圍、幾乎無限制的監聽。「棱鏡門」使得自以爲生活在民主自由國度的大衆認識到,《1984》描繪的世界離他們並不遙遠。老大哥不但在看着他們,而且他們自己還不知情。同時棱鏡門也證明密碼朋克運動絕非庸人自擾,捍衛公民的隱私,真的只能靠自己。

棱鏡門之後,斯諾登一直隱居在俄羅斯。他接受過一些採訪,也發表過一些演說。他說自己並不反政府,而是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幫助自己國家的政府依法行事。對於外界對他的評論,無論是叛徒還是英雄,他都無意領受。雖然爲揭祕放棄了優渥的工作,與女友斷絕了聯繫,與親友不能相見,但是他表示絕不會後悔。時光荏苒,棱鏡門已經過去 6 年。今年 8 月,斯諾登將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 Web3 峯會發表演講,我對此非常期待。

640 (10).jpg

Web3 及其願景

2014 年 4 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當時擔任以太坊 CTO 的 Gavin Wood 發表了題爲《去中心化應用:Web3.0 是什麼樣子》的博客文章。首次系統闡述了 Web3 的概念。Gavin Wood 認爲後斯諾登時代,互聯網用戶不能夠再繼續信任企業,企業只會從自身的盈利目的出發來管理和使用用戶數據。因此需要打造信任最小化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應用。Gavin Wood 提出 Web3.0 將基於全新的互聯網技術棧,主要包括四個模塊:靜態內容發佈、動態消息、可信交易和集成界面。用戶使用不可追蹤的匿名身份(公鑰地址)與 Web3 應用交互,用戶之間的消息被端到端加密,而交易則由去中心化的共識引擎達成,從而消除中介成本和交易對手風險。

Gavin Wood 博士於 2015 年離開以太坊,發起成立了 Parity 公司和 Web3 基金會,繼續推動 Web3 事業,也在與他的合作者們一起,不斷調整和豐富 Web3 思想的內涵。圖中這段話取自 2018 年 9 月,Gavin Wood 發表的博客文章《爲何我們需要 Web3.0》,可以看作是 Web3 的定義。翻譯過來大體是:「Web3.0 是一組兼收幷蓄的協議,爲應用開發者提供基礎模塊,使其能夠以全新的方式構建應用。這些技術令用戶能夠驗證接受和發送信息(的真實性),確保在交易過程中可靠地付出並獲得。Web3.0 可以看成是可執行的互聯網大憲章,也是個人自由對抗權威的基石。」

由定義可知,Web3 是一組協議,是爲了用來開發出新一代互聯網應用,實現 Web3 的願景。Web3 願景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Web3 是無服務器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在 Web3 的網絡計算架構裏,參與者或者說節點是平等的,沒有服務器和客戶端的區別,所有節點都或多或少參與網絡共識的形成和記錄。那麼 Web3 到底有什麼用呢?就是 Web3 願景的第二層含義要回答的。Web3 讓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身份、資產和數據。掌握自己的身份,意味着不需要其他人或者組織賦予身份,其他人或者組織也無法冒用、剝奪或者凍結身份。掌握自己的資產,意味着不會被剝奪資產,可以自由處置資產。掌握自己的數據,意味着每個人可以按自身的意願生成、保存、隱匿、銷燬個人數據,未經他的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能使用其個人數據。在數字時代,掌握了自己身份、資產和數據的人,纔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

640 (11).jpg

換個角度解讀 Web3

對 Web3 的解讀,有另外一個更常見的角度,就是羅列和對比萬維網發展的三個階段。Web1 是靜態的網頁,主要用於靜態內容的分發,用戶體驗非常單調,商業模式主要是顯示廣告。到了第二代萬維網,網站有了很強的交互性和功能性,大量的內容由用戶產生,web 向社交化和移動化發展。商業模式除了更加個人化更加精準的廣告以外,還提供衣食住行各種電子商務服務。在 Web2 時代,誕生了以 FAANG 和 BAT 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他們擁有大量的用戶和服務提供商,存儲了大量數據,並以此爲基礎提供個人化的廣告和電子商務服務,建立起了巨大的網絡效應,事實上處於壟斷地位。

廣大互聯網用戶和小型服務提供商,未能公平分享 Web2 創造的巨量財富,而且承擔着個人隱私被侵犯、個人數據被濫用的風險。要破除互聯網巨頭的壟斷,讓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並分享數據產生的收益。需要建議以 P2P 通信協議、分佈式存儲和區塊鏈技術爲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開發去中心化應用。去中心化應用不受個體控制,而是內建激勵機制(通證),由協議的全體參與者(包括開發者、服務提供商和用戶)共建、共治和共享。用戶自己掌控數字身份、數據和資產。

從而走向一個更私密、更安全、更自由、更公平的互聯網。從這個角度解讀 Web3,優勢是非常簡潔明瞭,因爲大家都是 web 用戶,很容易理解相關的概念。但是也有一些缺憾,主要就是容易讓聽衆誤以爲 Web3 是 Web2 的自然演進,是由互聯網技術發展驅動的。這個印象與 Web3 思想誕生和發展的實際情況不符。不必說中本聰,Web3 的精神領袖 Gavin Wood/V 神 / 斯諾登都不是互聯網從業者。Web3 思想更多的是密碼朋克運動的延伸,而不是來自於對 Web2 的反思。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關於下一代互聯網的理念,有時也被稱爲 Web3,由 W3C 萬維網協會和 Web 的發明人 Tim Bernard-Lee 爵士領導。關於什麼是下一代的互聯網,W3C 一直在進行探索。在大概 10 年之前,W3C 的重點是語義網(Semantic Web),目標是讓互聯網數據更加結構化,有統一和準確的元數據,使計算機能夠深入理解和使用數據,從而使互聯網更加智能。與此同時,Lee 爵士也看到了 Web2.0 時代巨頭對互聯網的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公平性、安全性問題。幾乎與 Gavin Wood 提出 Web3 理念的同時,Lee 爵士發起了互聯網大憲章運動,呼籲用戶和從業者對下一代互聯網的規則進行廣泛的討論。分別由 W3C 和 W3F 關於下一代互聯網的探索,有相同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側重點,而且在相互影響。所以 Gavin Wood 把 Web3 稱爲可執行的互聯網大憲章。

640 (12).jpg

Web3 技術棧及應用特性

上圖是 Web3 基金會整理的 Web3 技術棧,也就是可以納入 Web3 範疇的協議及其實現。由於本文是思想史,不會深入討論技術。我們最爲關心的是,用這樣一套全新的技術開發出來的互聯網應用,也就是 Web3 應用,與傳統的互聯網應用有什麼區別?我認爲 Web3 技術棧的各項協議和實現,都是爲了支持應用獲得三個傳統互聯網應用不具備的屬性:trust minimal\\permissionless\\censorship resistant,也就是信任最小化、無許可和抗審查。無許可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自行生成的 ID 訪問應用,無需註冊,無需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也不需要經過應用開發者或者第三方的批准。抗審查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使用應用,不會因爲他的個人身份或者數據被歧視或者被拒絕服務。

信任最小化在三個屬性裏含義最爲模糊。基於 Web3 技術棧構建的應用,其形態是一個點對點的、無中心(也即是無服務器)的網絡,它不能被任何單一或者少數的實體所操控。信任最小化是指使用者信任這個網絡的整體,因此不必信任個別實體,也不必信任交易對手。舉個例子,去中心化交易所、1CO 合約或者其他 Defi 應用,其可靠性由智能合約平臺保證,用戶可以放心地進行交易、投注或者鎖倉,而不必擔心違約風險。信任最小化、無許可和抗審查這三個特性跟 Web3 願景一脈相承。通過衆多的具備這些特性的 Web3 應用,互聯網用戶可以控制自己的數字身份、資產和數據,從而實現 Web3 願景。

640 (13).jpg

Polkadot/Substrate

Polkadot 是 Web3 基金會發起的公鏈項目,是 Web3 技術棧的新成員,主要由 Parity 公司負責開發。與其他 Web3 技術相比,Polkadot 的特點是能夠實現區塊鏈之間的可信互操作(跨鏈交易)。Substrate 是 Parity 公司在開發 Polkadot 項目的過程中抽象提煉出來的開源區塊鏈開發框架,可以快速靈活低成本的開發獨立區塊鍊形態的 Web 應用或者應用平臺。Polkadot 和 Substrate 都是 Web3 技術棧的新成員,是實現 Web3 應用的工具。那麼跟現有協議,例如以太坊相比,Polkadot 和 Substrate 由什麼優勢,這主要是一個技術問題。

以太坊 /EOS/ 波場三大智能合約公鏈上已經有上萬個 DApp。但是除了少數曇花一現的菠菜遊戲和資金盤以外,用戶極少、而且活躍度很低。甚至已經有人在質疑:去中心化應用是不是個僞概念?我認爲出問題的不是去中心化應用,而是智能合約平臺。可以說在智能合約平臺上開發去中心化應用已經走入了死衚衕。原因有兩個,首先是性能和交易執行成本限制。性能低和交易執行成本高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例如以太坊全網只有 15tps 的處理能力,爲保證公平同時抵抗女巫攻擊,只能是交易費用競價。用戶體驗到的就是 DApp 很慢,而且動輒就要要花錢。行業對公鏈性能的關注由來已久,也很多團隊正在探索通過代議制、分層和分片三種思路進行擴容。拙作《萬字長文說透 Polkadot 架構》整理了擴容的技術路線、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以及主要的項目實現,並把 Polkadot/Cosmos 歸入分片擴容。簡而言之就是,跨鏈技術通過分而治之的方式,在保持互操作性的同時,實現了擴容。

但是性能 / 成本並不是智能合約對 DApp 的唯一限制。EOS 通過代議制的方式,已經能夠達到數千 tps 的處理能力,比以太坊 1.0 的性能提升了兩個數量級,而且交易執行成本由開發者負擔,讓 DApp 摘掉了又慢又貴的帽子。但是 EOS 主網上線一年了,仍然沒有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落地。這不禁讓人懷疑,即便以太坊升級到 2.0 (大約還需要 2 年時間),DApp 的春天是否就真能到來?經過反覆思考,我認爲除了性能 / 成本約束以外,DApp 還面臨智能合約平臺第二個重要侷限:去中心化治理缺位。智能合約爲了實現和確保可驗證性,排斥對應用的升級,使得應用很難修復缺陷並持續優化。而 Polkadot/Substrate 賦予了 Web3 應用鏈上治理能力。通過解除性能和治理兩大發展瓶頸,Polkadot/Substrate 有望引發 Web3 應用的第三次浪潮。關於這方面的深入討論,請參考拙作《跨鏈釋放 DApp 創新潛能》。

再順便說說 Cosmos,Cosmos 和 Polkadot 被並稱跨鏈雙雄。它們在解決擴容和互操作性的基本思路上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同,具體的比較還是請參看《萬字長文說透 Polkadot 架構》。但是請注意,Cosmos 也是 Web3 技術棧的一部分,Cosmos 團隊去年也參加了 Web3 基金會舉辦的 Web3 峯會,並發表了演講。如果只認識到 Cosmos 和 Polkadot 兩個項目定位類似,是直接競爭的關係,對此就會感到困惑。如果放到互聯網演進和 Web3 理想的大背景下,就能夠理解以太坊、Polkadot、Cosmos 之間的競爭,是都希望自己成爲最好的 Web3 技術,成爲最重要的共識引擎,但是他們的大目標是一致的。這和商業公司之間的市場份額之爭,不完全是一回事兒。

640 (14).jpg

兩條交織的歷史線索

上個月,橙皮書發表了題爲《科斯經濟學與機械鐘》的譯作,原作是 Taylor Pearson 發表於今年 2 月的博文《Market is eating the world》,直譯是《市場正在吞噬世界》。此文也是從交易成本出發,分析區塊鏈改進社會生產關係的潛力和未來。經濟學家開始關注交易成本是從羅納德 . 科斯開始的。1991 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科斯,表彰他發現並闡明瞭交易成本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1937 年,年僅 27 歲的科斯發表了他的本科畢業論文——《企業的本質》,用交易成本概念解決了企業存在的原因及其擴展規模的界限問題,由此開啓了新制度經濟學的大門。

企業是極其普遍的經濟現象,一般人都不會考慮爲什麼會存在企業這個問題。在上世紀初,微觀經濟學已經建立起供求關係決定價格,價格影響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選擇等理論。人們對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運行原理已經有深入的理解。但是既然個人的生產和消費能被市場機制有效調節,爲什麼會出現如此衆多的企業呢?科斯解釋說,企業存在是因爲能夠降低交易成本。舉個例子:我是某個企業的員工,老闆要把我從市場部調到銷售部,只需要跟我談話,解釋一下原因。

無論我是否願意,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服從安排。如果要採用市場機制就麻煩了,需要調高銷售部的平均工資,吸引市場部的人過去,還不能讓市場部的人全跑去銷售部,否則還得反向調節,顯然市場機制在處理這類問題非常低效,甚至可以說是無效。員工跟公司之間一般是以比較長的期限簽署勞動合同,這是一次交易,消耗招聘、面試、簽約等交易成本。在合同有效期內,員工爲公司工作的交易成本就非常低了。所以企業的本質是在市場中形成一個個內部交易成本很低的集團,當經濟活動通過企業來執行的時候,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就得以發揮。

在 Web2.0 時代,互聯網通過建立交易平臺,已經在大塊地蠶食原來屬於企業的領地。如上圖右側所示,傳統的零售業具有面對電子商務難有招架之力,報紙和雜誌受到自媒體的嚴重衝擊,Airbnb 和 Uber 對酒店業和出租車行業實施了降維打擊。在比特幣出現以後,市場又開始利用加密通證這一新型可編程貨幣,對企業的傳統領地開展新一輪的蠶食。區塊鏈可以實現公開、透明、可信的加密交易協議。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可以參與。沒有國籍、民族、地域、語言、法律管轄等限制。整個交易過程不需要討價還價和籤合同的過程,也不會出現違約的情況。在加密協議管理的小經濟體內部,議價、決策、簽約和監督等交易成本都非常低。所以加密協議可以大範圍的降低多種交易成本,有望大幅擴張市場的適用範圍,覆蓋一部分原來需要依靠企業纔能有效組織的經濟活動。

從開放社會到密碼朋克運動,從比特幣到 Web3.0,思想的火炬在理想主義者手中傳遞。與此同時,一代代的實幹家們也在踐行着」零星社會工程「的理念。在思想界之外,真正改變社會的實踐,必須要符合經濟和科技發展規律,具體而言就是具有交易成本優勢,以高效率打敗低效率。前文說到,比特幣在衆多加密貨幣實踐中獨領風騷,是因爲它作爲貨幣具備交易成本優勢。而且其激勵機制設計,能夠完成網絡效應的自舉。以太坊雖然是世界計算機的理想產物,但真正給以太坊帶來成功的,是低交易成本的、全球可及的、去中介化的資產發行和創業項目融資,即 1CO。以太坊在成爲 1CO 的支付貨幣,以及投資者和融資項目的價值存儲之後,其市值和影響力纔開始快速飆升。當我們回顧 Web3 的歷史,能夠清晰地看到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兩條交織的歷史線索。

Web3 創業者的伴手禮

本文的主題是《Web3 思想簡史——致真正的區塊鏈創業者》。那麼誰是真正的區塊鏈創業者?大家都知道,在加密貨幣行業充斥着各種騙局。但是目前爲止,我還沒有碰到過哪怕一位從業者,承認自己是以欺騙他人爲目的,才進入這個領域的。因此用主觀動機來區分創新和騙局,並不具備可操作性,我們需要更加客觀、更加清晰的界定。首先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可以用於下一代互聯網,也可以開發專有的或者私有的企業解決方案。而且在 Web3 技術棧,區塊鏈也只是諸多技術中的一種(雖然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的說:開發 Web3 協議和 Web3 應用的創業者纔是這裏探討的對象。

Web3 創業項目是要創造什麼?有兩個大方向,一是開發新的或者增強現有的 Web3 技術棧;二是開發 Web3 應用。我呼籲創業者們,尤其是中國的 Web3 創業者,更多關注應用,因爲只有應用纔是實現 Web3 願景的載體。在過去幾年,全世界範圍內湧現了上千個平臺公鏈或者二層網絡項目,相當一部分發端於中國。這固然反映出 Web3 基礎協議未盡人意,有很多可改進的地方,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但是根據網絡效應的規律,最終能夠生存下來、承載大量應用的基礎協議不會很多。過量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概念,已經透支了社會資源,越來越淪爲一場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圈錢遊戲。與此同時,比特幣之後,再沒有出現一款能夠與 Web2 應用競爭的 Web3 應用,99% 以上的互聯網用戶根本感知不到 Web3 的存在。現在有了 Polkadot/Substrate,技術上已經可以開發出具有信任最小化、無需可、抗審查的 Web3.0 應用,而且用戶體驗和使用成本能夠跟 Web2.0 競爭。Web3 應用創業的黃金時代正在拉開序幕。

那到底什麼是 Web3 應用,跟 Web2 應用有何區別?開發 Web3 應用就是設計並且持續優化一組交易協議(或交易規則),交易協議通過密碼學技術(主要是區塊鏈)實現,因此也稱爲加密協議。由這組協議定義的數字產品或服務市場,具有交易成本優勢,可以實現交易活動的聚集,建立起網絡效應。Web3.0 應用跟互聯網平臺有很多相似之處,都致力於建立廣泛參與的市場,積累網絡效應。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互聯網平臺是由商業公司建立並推動的,早期通常由風險投資支持。互聯網平臺的實質是用高效率的互聯網中介取代低效率的傳統中介。當平臺足夠大,網絡效應足夠強,平臺的控制者就會擠壓其他市場參與方的收益,以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對於 Web3 應用,創業者定義並實現加密協議,協議中包括利益分配結構(通證經濟模型),所有的市場參與方按照加密協議參與市場,並獲得通證激勵。雖然在早期,開發者對加密協議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他並不能任意改變規則。一旦開發者試圖損人利己,其他的參與者可以分叉加密協議,保持加密協議不受個別人控制。

在本文臨近尾聲之時,有三句話給 Web3 創業者(主要是應用開發者)作爲建議:心懷理想,正視現實。掌握技術,理解商業。獨立思考,融入社區。首先我不認爲對 Web3 理想一無所知或者心存懷疑的人,能夠通過 Web3 創業取得成功。對於仍然以 Web2.0 模式思考的創業者,Web3 的技術和方法全是限制和困難(成本高、不成熟,協議升級不能隨心所欲等等)。與其勉爲其難地適應,不如繼續做 Web2.0 創業。另一方面,Web3 創業應該知道,只有理想是遠遠不夠的。創業雖然常常帶有理想主義色彩,但歸根結底是一種商業行爲,成功的創業要給創業者自己、團隊、投資人帶來回報,而只有符合經濟規律的商業活動纔有可能獲得成功。成功的 Web3 應用,必須針對實際存在的(最好是廣泛存在的)交易需求,而且這類交易通過加密協議能夠降低成本(幅度越大越好)。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再強大的技術、再精巧的通證模型設計,都不會有實際的成效。

要求一個人即精通技術又對市場有深刻的洞察,而且是心懷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非常困難甚至不現實。更多的情況應該是由不同背景的人組成創業團隊,團隊成員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樣的組合可以大幅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創新需要超常規的思維,創新也只能源於個體(個人或者團隊),而不會來自市場調研或者衆包。成功的創業者必然是獨立思考,有強大自信的人。Web3 應用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最終要由衆多參與者共建、共有、共享。因此 Web3 創業者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也要融入社區,把項目的理念和價值傳遞給更多人,自己也成爲社區的一部分,這是跟傳統互聯網創業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