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空氣中充滿了能量,你幾乎都能夠聽到。這個塑料袋和我跳起舞來,像一個小孩,求我陪他玩。這持續了整整十五分鐘。那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事物的背後,都有一種生命,一股難以致信的仁慈的力量,讓我知道其實我不必害怕,永遠不必。”——《美國麗人》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美國麗人》片段 1999

很多次走在街頭,看見飄落在地,或被掛在樹枝上的塑料袋,都會恍惚一陣。駐足觀看它們飛舞中的破碎身體,無意識地隨風擺動所帶來的美感和不受控制的飄零感,都是隻有詩歌才能描述出來的。

許多藝術家關注這種無意識的物性,並圍繞它創作。美國動態雕塑家 Daniel Wurtzel 在其作品中大量運用了輕紗,羽毛等輕盈的材料,營造飄渺唯美的氛圍。英國木偶師 Nenagh Watson 進行了一項名爲“Ephemeral Animation”的研究,她用手機記錄了大量的日常之物的運動,試圖將它們不受束縛的美感融入到木偶表演中。波蘭偶發藝術之父,劇場先鋒 Tadeusz Kantor 對“物”更是有超越他那個時代的深刻洞見。

空氣中的詩意

Danial Wurtzel

常居紐約布魯克林的動態雕塑家 Danial wurtzel 的作品給人的感覺總是輕盈卻難以捕捉的:一片窗簾、一縷輕紗、羽毛、火焰,甚至垃圾,在他的作品中都獲得了生命。

他將普通的物質,轉化成一些非凡的東西。他小心且謹慎地將物質本質中的物理傾向,提取出來,以一種顯然我們從未意料過的方式,傳遞出我們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美感。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Danial Wurtzel “Magic carpet” 2009

在魔毯中,一張薄而微微發光的紅色絲綢,由四周的空氣控制系統所產生的氣流操控。在房間正中央肆意地飄動、搖擺、翻折,上升、下落、捲曲、展開。Wurtzel 的這個作品不論是從形式還是作品配樂,可以說完全地受到了《美國麗人》中飄動的塑料袋一幕的影響。

我對於具有實驗性、交互性、和持續變化性的藝術感興趣,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觀衆帶入幻想的國度,就像是在觀火一般。儘管我的作品在概念上是很詩意的,但它其實是有很強的科學技術作爲支撐的。解決我雕塑中的技術難題,對於我而言簡直是每天都需要面對的事情。“飛”對於我的人生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當我的作品漸漸成熟後,其呈現的形式比以往更加飄渺和輕盈。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Danial Wurtzel “Floating Canopy”

在我近期的作品中美,我開始對在混亂的氣流系統中的干預,甚至控制感興趣。我的一系列空氣雕塑和舞臺裝置中,都包含了大量的輕量的,卑微的材料——鳥羽、氣球、花瓣、紙屑、泡沫、纖維,甚至是街邊的普通垃圾,都在氣流中接連地飛舞,形成了空氣中的漩渦。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Danial Wurtzel “shitstorm ” 2009

的確,要將難以控制的自然現象,如由風、火、水等動能所產生的運動,加以利用和歸納,那些本是優雅純粹的瞬間,被轉移到舞臺上或藝術作品中必然會遜色不少。因而從事這種類型創作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對於不可控因素的管理。正如 Wurtzel 所說,他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就是要解決技術難題。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Danial Wurtzel “Changing weather”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Danial Wurtzel “feather fountain” 2009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Danial Wurtzel “moooi& mistral “2011

恆常如新的蟪蛄

Nenagh Watson 是英國的木偶師,任教於英國皇家戲劇與表演學校。近十年來,她在研究一項名爲“朝生暮死的運動”(ephemeral animation)的研究。

她癡迷於不受人類控制的物體的運動。就像《美國麗人》中的對白:“事物的背後,都有一種生命,一股難以致信的仁慈的力量”。就好像下面的這些雨傘,當它們被風攜帶着移動時,它們的運動的確是被自然的力量所控制的,而不是木偶師的手。這樣的現象並不會讓人產生“移情”,因爲並不具有生命,或擬人的特徵。然而正是這種超乎了意料的,轉瞬即逝的美感,或許能夠向我們揭示許多物質的本性甚至生命的內涵。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Nenagh Watson“ umbrella outside ,2010 (oh, 作者實在不知道如何能又壓縮 gif 又能保持幀速正常,這節奏有點快)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Nenagh Watson“ Umbrella outside ”2010

雨傘、塑料袋、繩子、塑膠手套 …… 所有被人類遺棄的,破裂的物品,在空中飛舞,在水中漂浮。

Watson 自認是“杜尚派”,她提倡對於身邊隨意運動的物體要保持觀察和好奇,通過“發現”,去捕捉純屬巧合的運動的張力和自由,靜止和運動,她想要通過這些經驗,來完善她的木偶藝術。

這些短暫而易碎的瞬間是不能夠被商品化的,在這一層面上,這給予了它們極度純粹的形式——每一個人都能夠自由地享受這種美的瞬間,不需要購買,不需要知識儲備,他們所需要做的一些,只需要去注意到。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視頻來源,YouTube

Watson 說道,木偶師站在木偶的身後,有時候並不想要介入物體的運動。

一旦她將注意力和體驗,完全地轉移到木偶的運動上時,她就不存在了,“她”等於“木偶”。而當觀者完整地體驗“木偶”的表演時,“木偶”也等於“她”,她並不存在。

Watson 所作的練習,可以說是木偶藝術中最簡單卻也是最本質。通過這樣的聯繫,才能夠有效地消解她的在場,摒棄掉她的自我。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Nenagh Watson ,ballon water 2012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內在具有美的運動,並且我相信,讀者在看到上面這些運動時,會被打動,也會想起過去我們曾經留意的瞬間,也會開始注意周遭的不起眼之物。然後,心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受。

這感受可能包含的是:爲被忽略的平常之物所展現的趣味而驚奇、目光鎖定一個物體所帶來的專注感、爲擁有專注感而感到的滿足感、察覺到物體笨拙運動後產生的同理心,甚至優越感 …… 在兩三秒的實踐中,這些轉瞬即逝的物體運動,在某種意義上在他人的腦海中,達到了永恆。

**
**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Tadeusz Kantor, photo: D. Simpson,kantor 正在製作《The dead class》中的人偶

同爲木偶師的 Tadeusz Kantor (1915-1990),他更爲人熟知的身份是波蘭偶發藝術之父,他同時也是畫家、劇場創始人、導演。

鑑於篇幅有限,這位重要的前衛藝術家就留着下期詳細地寫。下面是一段他的關於“物”的一段自述:

當我在 43 還是 44 歲的時候,我真的對那種重新畫一次物體和人物的繪畫失去了信心。

而這樣的後果是,我開始追尋真正的物體,日常中的物品。

然後我發現,我其實並不是在尋找一個非凡之物,來凸顯我不凡的智慧。我那個時候儘管很年輕,但是還是懂得,貧瘠的物體也十分重要,這些破舊的,毫無用處的物體,對於藝術卻是有用的。換一句話說,這些貧瘠的物體,展示了在藝術中的所有物體的價值。

許多年後,我終於可以寫道:物體是置於永恆和垃圾之間的。

……

在藝術中,對於生命的強調,是通過生命的缺乏來表現的。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心之囈語 物之呢喃

掃碼關注 BCA 區塊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