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jpg

本文來自清醒貪心記

/ 01 /

知乎上提問,如何看待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興網信 42 歲研發負責人墜樓事件?

近 5 萬人點讚的答案這樣寫道:

對於一個處在衰落期的行業,尤其是一個在快速爆發之後逐漸衰落的行業,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在這個行業裏面的所有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別聽什麼不斷學習新知識,那套對 30 歲還可能有用,到了 40 歲,你再怎麼學,競爭力也比不過 25 歲應屆畢業生。

這話擊中太多人的焦慮。

在這個國度,職場上的失控,就意味着,無法用財富、成就、權勢、人脈,去對抗其他一切焦慮——

高企的房價、昂貴的醫療、孩子的教育、父母的照護,以及延續此時此刻要剁得起雙十一、去得起海外旅行、換得起 iPhoneX、叫得起專車、用得起高端空氣淨化器的基本體面的生活。

對於尚未實現財富自由的我們而言,職場上的奮鬥,是通往錢權名位之路,比起買個比特幣、中個彩票,也是心中化解這些焦慮的幾乎唯一的可控手段。

可是,有人告訴你,這條路可能不通,可能隨時終結,你可能一蹶不振,萬劫不復,成爲覆巢下的碎片。

即使 25 歲的應屆畢業生,從今天起的每一天,你都離 40 歲更近一步。在未來三五年、三五十年的長跑中,誰也不能倖免。

沒有人會否認技術盛宴帶給我們的歡愉,而我們又恐懼成爲被這盛世歡愉拋棄的那一個。

那麼,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知灼見呢。

/ 02 /

職場技術焦慮,大約基於三個判斷:

第一,技術正在顛覆世界,人類工作會被 AI 取代。

我們憂心忡忡地自我暗示,市場對勞動力的總需求可能會下降,繼而使得競爭更爲激烈。

畢竟,李開復博士說,「人工智能將快速爆發,十年後 50% 的人類工作將被 AI 取代」。

第二,技術正在顛覆世界,我的行業或企業會整個衰退並消失。

畢竟,我們已經眼睜睜看着以諾基亞、柯達爲代表的昔日巨頭們,成爲博物館裏的標本。

畢竟,我們已經目睹或親歷一輪輪創業潮,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樓塌了。

這意味着,即使總需求不變,也可能會發生重大的結構性變化。

如果無人駕駛技術成熟,可能一夜之間所有老司機失去工作,而新增需求是無人駕駛汽車及其基礎設施的研發、製造、分銷、維護工作,需要完全不同的技能體系。

最重要的是,迭代的速度在加快,蘋果手機未滿 10 歲,而微信還未滿 5 歲。

第三,技術正在顛覆世界,我已經超過 X 歲,學習能力下降,不再能應對將要到來的挑戰。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爲老司機。除非確信自己在毋庸置疑的風口、如日中天的企業、方興未艾的專業,難免會問——

當我不再年輕、不再機靈、不再能拼,我還有力氣擁抱迎面而來的新世界嗎?

對這三個判斷,來,我們一個一個看。

/ 03 /

對第一個判斷,總需求是否會下降,我保持無限樂觀。

往前看,從刀耕火種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人類歷史上何曾因爲技術進步而出現過全量的經濟衰退(戰爭除外)?

生產力提升豈止百倍,就業率並沒有無限接近於零,大部分人還在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貢獻智慧與體力,併成爲養活自己與實現夢想的路徑。

往後看,還有無數重大課題,仰仗着這一代、下一代、未來許多代人的嘔心瀝血。

我還指望着,癌症、艾滋、抑鬱、禿髮、毒癮、阿爾茲海默症能得到根除或預防;

人類能瞬間從北京飄移到上海、紐約或者月球,不用經歷冗長而耗能的飛行;

孩子們能像《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裏那樣見到消失的物種重新在海洋裏遨遊,南極洲上空那個和北美洲面積一樣大的臭氧空洞能夠合攏;

腦科學家能找到將各種語言植入大腦的辦法,讓我有生之年能體驗原文的村上春樹、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米蘭昆德拉(靠我自己再學三門外語大概很難);

女性能夠一邊養育幾個孩子,一邊瀟灑自如地發展事業,過一過 have it all 的生活;

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再缺水、缺糧、缺藥、缺能源、缺教育,法律能夠公正,戰爭能夠平息,異教之間能和諧共處,分手的戀人能夠不再舉刀殺戮……

當我們爲阿爾法狗擊敗所有人類頂尖棋手而大聲喊出「未來已來」時,未來其實還很遠。

人類世界的痛點滿滿,技術不是我們工作與福祉的威脅。

是的,對這一點,我無限樂觀。

第二個判斷「需求結構性調整」,確實。
人類歷史上的技術升級,難有 100% 的帕累託改進。在國家、企業與個人的你追我趕中,新技術誕生,舊世界被迫與時俱進或者遭到淘汰。

手機放倒了尋呼機,智能手機又放倒了手機,下一代人機交互方式會放倒「傳統」智能手機。

如果革新是漸進的,就會留給傳統行業與企業收縮減員、技術升級、商業模式轉型的空間;而革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面積發生,在逼仄的窗口期,就會形成瞬間爆發的衝擊。

這樣,第三個判斷,就非常重要了。

未來是否僅僅屬於精力旺盛、接近新知的年輕人,老司機們是否不再具備繼續學習的競爭力?

我的答案是,當然不是。

/ 04 /

學習,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2000 年,我還在讀研,有一次白重恩教授來北大講座。這是華人經濟學圈內有地位的學者,而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白教授的 PPT 做得真好。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演講 PPT 中有「目錄頁」。我默默想,原來,在長長的演講中加上「本次演講分爲 5 部分,現在講到第 2 部分」的分割,就能更好地幫助聽者抓住整體框架與本段重點。

數月後,我在畢業論文答辯 PPT 時,也模仿着加入目錄頁,下來被同學們紛紛稱讚講得清楚。

其後六七年,我來到 PPT 生產領先企業麥肯錫,見識到更多歸納整理信息的方式,在不斷模仿與運用的過程中,我現在的 PPT 水平,肯定超過白重恩教授了。

見識、嚮往、模仿、改良、創造,這正是一個成年人通常學習的方式。

這裏有三個非常關鍵的要素:

其一,視野。

少數天才除外,大部分人不能拔着自己的頭髮飛上天空,也沒有必要重新發明輪子。

看見,是學習的第一步。

正如同這個國度,從「看見」蘇聯的計劃經濟,到「看見」歐美的市場經濟,

從跟進亞洲四小龍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到引入股權激勵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從沃爾瑪肯德基式的標準化管理,到寶潔耐克那製作精良、動人心魄的品牌營銷,

從 Twitter OICQ YouTube Yahoo!Google eBay
Amazon 而演變出的微博、QQ、優酷土豆、搜狐、百度、淘寶、噹噹,到崇拜喬布斯的雷布斯……

我們一直在學習,從宏觀政策到商業模式,從資本運作到技術應用,直到今時今日,站在世界創新陣地的前沿。

很難想象,如若沒有改革開放帶來的國際視野,我們能養成這樣世界級的市場與企業。

那麼,對於個體而言,我們要做的,是擡頭看世界、看新知。

好消息是,這是一個提升視野的好時代。如果你想學習,課程之豐富,手段之多樣,史無前例。

其二,意願。

當我聽白重恩老師演講時,我對目錄頁,表現出一種敏感。因爲,我內心有渴望,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一個讓溝通稍微更加有效的技巧,我就撿起來了。

在職場技術焦慮中,其實有句潛臺詞,「我已經累了,我打拼了半輩子,我就不能舒舒服服待著麼」。

對不起,不能。

但這不能,其實與技術不完全相關,因爲這是人生。

即使在同一行業、企業待著,漫漫一生,我們也會去學習承擔更大責任、管理更大團隊、關注更前沿的技術、站在更全局的視角去思考……再簡單的人生,也要學完高考學求職、學完戀愛學婚姻,學會與公婆相處之後,有朝一日還要學習與媳婦相處……而同時,我們在學習處理愛與被愛、恨與被恨、瞭解與被瞭解、拒絕與被拒絕、挑戰與被挑戰……

人生,本來就沒完沒了。

同樣的智商、背景、經驗,有學習意願的人,總是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是因爲這個重要的維度,我纔敢說,世界並不只屬於 X 歲以下的人。體力衰退、記憶力下降,年近 X 歲的我們,或許很難控制。

而學習的意願,無論 40 歲還是 25 歲,是個人選擇。保持學習意願所激發的熱情、好奇、樂趣,可以超越年齡挑戰。缺乏學習意願的 25 歲,也並不少見。

我認識 3 個胖了半輩子的前麥肯錫領導,通過系統鍛鍊徹底告別油膩。目測體重下降 50 斤,減過肥的人都知道這有多難。是在遠超過 25 歲的年齡,他們選擇了改變。

其三,通識。

有一次,我和好友都帶着孩子喫飯。我們平時都多少限制孩子玩手機,但爲能好好聊天,也讓孩子在公衆場合保持安靜,我把 iPhone 遞給朋友的兒子,一個剛滿 4 歲的男孩。

我手機上游戲很少,收縮在不顯眼的目錄裏,男孩看看屏幕小小的 icon,迅速選中游戲,打開玩起來,這個遊戲他並沒有玩過。

我驚了,問朋友,「他怎麼知道這是遊戲,他怎麼知道怎麼玩」。

朋友說,「他就是知道」。

或許,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就是在這個新世界更應付裕如。

而這也引出職場技術焦慮中另一個潛臺詞,「未來的技術,對 X 歲的我太難」。

即使我們去打開學習的視野,去保持學習的意願,這個學習,依然對我們而言太難了。

Maybe.

但是,在成長路上,在被顛覆前,我們能夠積累的,不僅僅侷限於當下的具體知識,還包括「通識」。

舉個栗子。

我相信,PPT 或 Keynotes 不久會被徹底顛覆,太勞動密集的製作過程。以後我們對屏幕塗幾筆、說兩句,就會自動變成精美文檔;或許,會有一臺 AI 精靈列席所有討論、鏈接所有原始信息,然後說一句,「我懂了」,就自動輸出論據論點,格式更是不在話下。

那麼,對 PPT 軟件的具體知識,將一無用處;但不會被淘汰的,是製作 PPT 報告中建立的思維方式,諸如——

目標導向(這個報告爲解決什麼問題),用戶導向(受衆是誰,需求什麼,如何才能對他們有用,怎樣方便他們理解),邏輯思維(論點清晰嗎,論據有說服力嗎,論證合理嗎)……

所謂「通識」,就是面對複雜性的能力。

在日常中,不是機械地做事,而是試圖瞭解事物之間的關聯,回顧得失成敗的原由,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律。

就像我和 BAT 的一個朋友喫飯,我倆拍着大腿盛讚他的實習生。95 後,把一個小文檔發出來,轉成 PDF 格式,因爲想到「你們是在手機上看,這樣格式不變形」。他在分析場景,爲人着想,預見缺陷,向前一步……他在建立應對新的複雜性的能力。

這讓他前途無量,無論是此時,還是當他 40 歲的時候,他可以再次出發,去下一站。

/ 05 /

如果你現在上 Amazon 搜索「諾基亞」相關的書籍,你還可以看到這樣的書名,

The Nokia Revolution: The Story of an Extraordinary Company That Transformed
an Industry,《諾基亞革命:一家出類拔萃的企業改變整個行業的故事》。

把「諾基亞」換成「阿里巴巴」或者「騰訊」試試,很貼切,也很驚悚。

技術終將顛覆我們所處的行業與企業,也許是溫柔的迭代,也許是粗暴的地震。

但我們可以不失去對自己的掌控,

建立視野,去發現外面的世界,大部分在你的指尖。

建立意願,去嘗試更好的自己,決定權在你的心裏。

建立通識,去掌握這世界運行的奧祕,成長在你的每一天。

正因爲此,我對未來保持謹慎樂觀。

我們可以被推倒重來,我們可以活好多遍,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活好多遍。

文章來源:“克里博託孵化器”公衆號(klbtfhq)

來源鏈接:www.chain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