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百度的自動駕駛點燃了CES,自動駕駛的逐步落地給了行業巨大的希望和推動力。於此同時,整個AI行業的虛火也開始漸漸消退,尤其是百度陸續開源Apollo、語音等領域的AI成果,並與大量車企深度合作之後,所有的投資者都意識到,有必要重新分配整個行業的價值鏈了。
估值向頭部公司快速聚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個領域是就像芯片,只有冠軍才能生存。

不同的行業,技術驅動的企業有着不同的估值方式。


傳統制造業,產能擴張非常的緩慢,所在市場的容量和進入壁壘,往往決定行業地位,很多行業的後起之秀,往往因爲國內需求旺盛,實現了巨大的技術和資本累積,行業老大老二老三,百花齊放,各表一枝。

互聯網技術企業,尤其是AI企業,就殘酷的多得多。

  • 戰略高地:這個行業的邊際擴張成本極低,服務一個用戶和服務一億個用戶,後者的邊際成本更低,研發工作內容卻是差不多的。這意味着,中大型企業也無法支撐互聯網巨頭的無邊界擴張。AI是當前的戰略高地,每一個點的爭奪,都傾注了企業的全部資源。這是一場無比艱難的消耗戰。

  • 超高規格戰爭:AI 本身是高度的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數據密集型企業,投入金額巨大,沒有足夠的數據、人員和資金,根本無法在覈心賽道上堅持下來。我們能看到很多“傳統”的AI技術公司,比如市值一度逼近千億RMB的科大訊飛。市場雖然給予其高度的追捧,但是我們知道,科大訊飛已經沒有能力在資本和數據兩個維度進行角逐,數據在BAT 等企業手裏,靈活的薪酬機制和技術驅動的文化也決定了頂級人才的流向只能向百度這類企業靠攏,A股上市企業很難有足夠的尊重和自由度。

  • 造血能力定勝負:AI 是一個面向全球和全產業鏈的服務。 比如,語音和人臉識別的巨大研發成本,是不可能通過手機交互完成成本回收的,必須足夠可靠,足夠強悍,成爲行業Top 3 的可靠應用,通過智能駕駛、安保、政務服務等多個行業應用來完成收入的迴流,甚至通過未來的機器人來完成。 同時,新晉企業更大的困難在於融資。AI 領域是高回報高風險的行業,只有美元基金願意給早期公司過億美元的投入,換句話說,只有百度系的員工有可能有機會從市場上分一杯羹,更多的企業缺乏這樣的事業和融資能力,1億美元是初創企業的入場門票,100億美元是頂級AI企業準備投入的“軍火庫”。在這樣一場巨大的持久戰中,資金成本是決定誰能勝出的核心,依賴股權融資換取的資金是過於昂貴了,Google,百度,Amazon,等企業,有自身的現金牛業務、場景、數據和用戶,會慢慢吸收市場上主要的份額,最終就像公有云一樣,寡頭格局。

2018年,恰好是全球資本市場集體去槓桿的一年。人民幣市場加速去槓桿,整個金融業面臨深度監管,創業融資的泡沫已經收縮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AI的泡沫依然在硅谷和北京之間孕育迴盪,但是主要也是落點在具體的機器人和智能駕駛方面,越來越務實。

整個行業的投資人除了對於國內百度系的創業者稍顯大方之外,其他的AI投資金額均很難成氣候。AI
的壁壘太高了,整體上就像一個綜合性三甲醫院,用戶的需求猶如疑難雜症,短板決定了系統體驗的高度和可靠性。這些沒有長時間的業務積累根本無法形成這樣的人才梯隊。

以百度AI開放平臺的核心基礎技術舉例,開放內容涉及:語音識別、合成、喚醒,文字識別、文字審覈、圖像搜索與審覈,視頻技術和AR,機器翻譯,數據智能,知識圖譜,人臉識別,結構化數據抽取等等。這些技術都是需要長年的純投入,不計回報,只有搜索和廣告業務才能支撐這樣的研發投入和人才梯隊。基於這些技術,纔能有DuerOS,智慧家庭,Apollo開放平臺,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可穿戴設備,等等一系列終端產品。

百度選擇了將平臺級技術開放出來之後,整個行業爲之加速,但是同時,也終結了國內的基礎技術的重複投入,也一定程度上消滅了行業泡沫。類似於開源軟件,開放是一種戰略選擇,是領先者對於後來者的規範制定。行業後來者,必須與百度接軌,融入百度生態。

百度選擇開放平臺,也告訴了投資者,誰是行業的領頭羊,在高規格的技術競爭中,誰才能堅壁清野。
我們隨機遴選了一些估值不錯的上市公司和創業項目,除了軍方和政務應用,芯片層面的研發,其餘多與百度構成直接競爭關係,甚至可以被百度取代。這些企業的估值多數都是數十億到數千億不等,這些就是未來百度的市值增長空間。大概不足6000億人民幣估值的百度,未來可以直接吸收或者擠壓的市場超過6000億的市值,這些公司還只是冰山一角,等待AI瓜熟蒂落,增長空間將更爲可觀。

正如Apple成長,將整個消費電子市場和手機市場的市值吸收殆盡,百度也會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持續擠壓中小玩家,並形成寡頭效應

歡迎加入『籌碼』小密圈,與投資高手一起發現價值

籌碼:發現全球價值

www.choumainvest.com

加入籌碼海外投資社羣

添加客服微信號(choumajun),備註公司、職位等信息

投稿、廣告合作及授權

電郵[email protected],或給本公衆號留言

來源鏈接: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