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比特幣交易所的渡劫》
作者:海濱
文章來源:微信公號「一個區塊鏈從業者的日常」(ID:BTMANBTMAN)

幾天前,偶然與圈裏一位大咖聊到比特幣交易所,感覺可以寫篇文章,一是梳理交易所發展史,二是暢談交易所未來新格局。

我個人對交易所很熟悉,服務過兩家交易所,一家失敗,一家成功。對交易所的運作方式、盈利模式、發展方向都有思考和研究,希望本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收穫。

一、全球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

盤點國內密碼貨幣交易所發展史,有如春秋爭霸

2010 年 7 月,百無聊賴的 P2P 傳輸網絡“電驢”創始人 Jed McCaleb (傑德-邁克卡勒伯) 瀏覽到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文章提到的新技術像催化劑,激活了 Jed 的好奇心。

好奇心驅使下,他打算買幾枚比特幣來研究,但發現購買比特幣極其不方便,大多都是場外交易。他突然有了一個絕妙的 idea,建立一個任何時間都能購買比特幣的網站——Mt. Gox,國人戲稱其爲:門頭溝。

7 月 18 號,門頭溝上線。上線第一天,門頭溝成交 20 枚比特幣,5 美分一枚。由於可以 24 小時交易,交易速度快,界面美觀,不到一個月,門頭溝便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佔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總量的 70%。

交易所的出現,在比特幣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2011 年 3 月,Jed 將門頭溝出售給居住在日本的法國開發商 Mark Karples。由於 Mark Karples 身材略胖,比特幣社區把他稱爲:法胖。自此,門頭溝進入了法胖時代。

發胖接盤後,憑藉着門頭溝的先發優勢,穩坐比特幣交易網站的頭把交椅。到 2013 年 5 月中旬, 門頭溝每天成交的比特幣達 15 萬枚,佔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總量的 80%,高光時刻,風光無限。

法胖更是發展順風順水,不僅入選了比特幣基金會董事,還成爲比特幣世界裏最具實力的大佬。

風光背後往往隱藏着致命的風險。

2014 年 2 月份,門頭溝事件爆發,門頭溝被盜 65 萬枚比特幣,宣佈破產,法胖也鋃鐺入獄,而被盜的比特幣,至今仍是比特幣世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門頭溝事件不僅是門頭溝的喪鐘,更是所有交易所的警鐘,它時刻提醒着交易所創始人:用戶資產安全重於一切。

二、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

盤點國內密碼貨幣交易所發展史,有如春秋爭霸

2011 年,溫州商人楊林科正在北京做汗蒸設備的生產銷售。他偶然間看到一位朋友的 QQ 簽名——想玩比特幣的找我。出於商人的嗅覺,他向好友詢問比特幣是什麼?能不能賺錢?

在得到肯定答案以後,楊林科萌生做比特幣交易網站的想法。而這位朋友是技術宅,名叫黃嘯宇,成爲楊林科的合夥人。

此時,年僅 26 歲的楊林科還沒有意識到,他偶然間打開一道財富的大門。

彼時,比特幣交易所在中國還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淘寶是最主要的比特幣交易渠道。

2011 年,比特幣還沒有中文名字,中國幣圈人並不多。既然要開交易網站,楊林科和黃嘯宇在一起商量,交易的東西叫什麼合適?

兩人一番交流後,楊林科最終決定將它叫做:比特幣。這是 Bitcoin 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比特幣從此在中國幣圈流傳開來。

2011 年 6 月 9 日,楊林科和黃嘯宇共同創建的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網站——比特幣中國正式上線,從此拉開了中國比特幣交易所的序幕。

比特幣中國是中國首家比特幣交易所,成爲早期中國人進入幣圈的起點。鼎盛時期的比特幣中國,日交易量佔到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的 80%。

楊林科是中國比特幣交易所領域第一個喫螃蟹的人。當時的楊林科絕對不會想到,比特幣將徹底改變他的命運,把他推向聚集着鉅額財富和風雨跌宕的新江湖。

三、中國交易所的草莽時代

2013 年 4 月,一個年輕人敲開楊林科公司的大門,他表示想要加入比特幣中國。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畢業於斯坦福大學,8 年雅虎高級工程師經驗。楊林科問他,你能爲公司帶來什麼?對方回答:我能融資。

此時的比特幣中國遇到新的困難,行情好了,公司卻賺不到錢,沒錢請技術人才。

這個年輕人承諾:至少融 300 萬人民幣。

令人意外的是,在 4 個月後,他爲公司拿到來自光速創投的 500 萬美金投資。

這個年輕人就是比特幣中國 CEO 李啓元,也是萊特幣創始人李啓威的哥哥。

錢雖然有了,但競爭對手也出現了。OKCoin 幣行和火幣網兩家交易平臺先後上線,中國交易所的草莽時代開始了。

2013 年 6 月,兩次創業失敗後,徐明星開始第三個創業項目——OKCoin 幣行。幸運之神眷顧了這位屢敗屢戰的創業者,項目伊始便拿到創業工場、美國著名投資人 Tim Drapper 的 100 萬美金的投資。

隨後,OKcoin 又走了一步妙棋——上線萊特幣。比特幣中國 CEO 李啓元爲了避嫌,堅決不同意上萊特幣。以至於楊林科無奈地說:我買萊特幣都得上 OKCoin,OKCoin 把我們的用戶都搶走了。

起初,萊特幣在 1~6 元徘徊,但隨着行情的爆發,萊特幣暴漲 80 多倍,最高達到 380 元。這也迅速助推 OKcoin 的崛起,上線三個月後,OKCoin 的用戶數突破 10 萬,13 年底完成千萬元級別的 A 輪融資,成爲比特中國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不久,趙長鵬、何一等日後幣圈大佬相繼進入 OKCoin,OK 鐵三角正式形成。

與徐明星同時,李林也開始自己的第三次創業。

在比特幣中國上交易的不良體驗,讓他看到比特幣二級兌換市場的機會。

2013 年 9 月,火幣網正式上線。上線後,李林宣佈:火幣網永久免除手續費(注:2017 年恢復收費)。這一舉措,受到用戶的青睞,使火幣迅速成爲後起之秀。

2013 年 11 月,火幣網獲得真格基金和天使投資人戴志康的天使投資;2014 年 4 月,火幣網獲得紅杉資本的 A 輪投資。

2013 年是中國交易所的草莽時代,也是激情迸發的時代。OKCoin、火幣、中國比特幣、BTCTrade,加上最早的比特幣中國,五大交易所爭霸的格局基本上形成。當時,五大交易所都上了比特幣等主流幣。另外,還有專門上山寨幣的比特兒和比特時代,準確來說,是“5+2”格局。

四、雲幣網,交易所的準上市公司

14 年上線的雲幣網,完美錯過比特幣牛市的紅利期,但這不影響它上演彎道超車的好戲。

作爲李首富的嫡系項目,雖然時間上慢半拍,但起點並不低。在流量網紅李老師的加持下,雲幣網起步階段就有幾萬的用戶量。

由於雲幣一直不收取手續費,又趕上熊市,14 年和 15 年幾乎沒有盈利,完全是靠李笑來的注資,20 人的團隊被迫裁到 10 人。

轉機出現在 16 年初,以太坊項目開發完畢,雲幣網是國內第一個上線 ETH 的交易所,區塊鏈 2.0 項目正是通過雲幣進入中國幣圈。

以太坊上線後經歷小幅下跌,之後便一路高歌猛進,與此同時,雲幣網的客戶量和交易量每天都刷新高。

一花獨放不是春,真正讓雲幣崛起的是 1CO。

在圈裏多年的耕耘李首富,終於在西元 2017 年獲得了大豐收。

一手拿着硬幣資本對項目進行篩選,另一手把項目送上自己的衆籌平臺——ico.info 進行 1CO,還有一手把衆籌後的項目放到雲幣網上進行交易,提供一條龍服務。

當年,凡能上雲幣網的項目都會翻幾倍,1CO 的項目只要說自己將上雲幣網都會被瘋搶,投資人更是希望自己手裏的幣能上雲幣,“雲幣效應”可謂是叱吒幣圈。

國產三大公鏈:小蟻、量子、公信寶都是雲幣效應的體現。

17 年上半年,行業開始爆發,雲幣每天的交易量有 2~3 億美金,每天的利潤 500 萬人民幣。在上線 EOS 時,交易量一度達到全球第一,甚至還成爲海淀區的納稅大戶。李笑來得意的說道:“現在雲幣網足夠上市啦!”

正當李笑來春風得意時,九四監管突然來襲,衆籌平臺 ico.info 暫停 1CO 業務。原計劃 10 月 24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敲鐘的雲幣網,也被迫結束了它交易所的使命,硬幣資本合夥人兼雲幣網 CEO 老貓遠走日本。

後來李笑來嘆息地說道:他失去了一家上市公司。

五、九四監管,至暗時刻

九四監管是中國交易所的斷頭鍘刀。

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等 7 部委叫停 ICO,北京市監管機構約談比特幣交易平臺,要求各交易平臺終止虛擬貨幣交易,並立即停止新用戶註冊。

這一禁令不僅徹底終結了各大交易所自由競爭的格局,還宣佈了中國合法比特幣交易所時代到此終結。

一些交易所因懼怕風險選擇關門大吉,另一些交易所選擇出海,還有一些交易所則趁勢崛起。

由於政策原因,對於九四監管,海濱不做過多敘述和評價。

讓我覺得可惜的是:比特幣中國未能渡過此劫。

六、交易所的黑馬,趁勢崛起的幣安

2017 年 7 月 14 日,幣安交易所正是上線,在當時人看來,這是一家奇怪的交易所。

1、它不接受法幣,只接受比特幣、泰達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充值,也就是說幣安是一家“幣幣交易”的交易所;

2、這是一家有平臺幣的交易所。

幣安的創始人叫趙長鵬,加拿大籍華人,麥吉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畢業,曾爲東京股票交易所及彭博 Tradebook 開發系統和軟件,還是擔任過 OKCoin CTO。

幣安上線後表現平平,一度屢遭詬病,其平臺幣也處在破發狀態。但很快局面就得到扭轉,因爲九四監管來了。

在九四監管下,國內的交易所紛紛停止註冊,停止充值,停止交易,但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真是存在,投資者急需一家海外交易所進行買賣,以追趕不斷上漲的幣價。

當時出現一奇觀,投資者拿着錢,到處找交易所而不得。不知道現在那些求投資者來自己平臺的交易所作何感想?

幣安就是這樣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幣幣交易的模式成功避開了政策風險,平臺幣更成爲了神來之筆。

大量用戶開始湧入幣安,每天都有數以十萬計的註冊量,以至於幣不得不控制註冊數量來應對巨大的流量。於是,有人專門炒賣幣安賬號,一個賬號最高炒到 1 枚比特幣,當時一枚比特幣價值 10 萬。

這段歷史我記憶猶新,海濱就是那時進入的幣圈,還曾搶注過幣安賬號。

短短 6 個月,幣安不僅成爲全球第一大交易所,趙長鵬也以 20 億美元的身價登上了《福布斯》雜誌封面,完美的演繹了屌絲逆襲的故事。

我時常懷疑趙是不是在高層有關係或者聽到了風聲?怎麼就這麼巧在九四前兩個月他做了幣幣交易所?怎麼就這麼巧還是一家海外交易所?

七、「交易即挖礦」模式崛起之 FCoin

當 FCoin 崛起時,海濱已經是幣圈的老韭菜了,對 FCoin 我的評價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FCoin 真的很會玩!

17 年 6 月份,“交易即挖礦”、“100% 收入分紅”、“邀請返傭”等一系列市場推廣,瞬間引來幣圈人的眼球。FCoin 依靠該模式在三足鼎立的交易所格局中殺出一條血路,僅用 15 天時間,交易量就超越幾大交易所的總和。從 OKEx、幣安、火幣搶奪 70% 的交易量,而 FCoin 也拔得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頭籌,可謂一時風光無限。

面對突然崛起的 FCoin,幾大交易所是懵逼的,哪裏來的刺頭?還這麼能打!

很快,紛紛亮出自己的對抗措施,OKEx 推出“開放共贏計劃”,要扶植 100 家交易所;幣安也不肯示弱,誓要扶持 1000 家交易所;火幣也默默的搞起“火幣雲”計劃……

在打懵幾大交易所後,FCoin 開始了“作死迭代”,搞起了創業板,幫助傳統企業進行 STO,設置漲跌停限制……

三個月後,在 FT 的暴跌下和頻頻修改規則的不滿中,FCoin 停止了“交易即挖礦”模式,它如流星般崛起,也如流星般隕落。

“交易即挖礦”是交易所對通證模型的一次大膽探索,雖然這 FCoin 沒能成功,但也給後來者積累很多經驗,誰能保證下一個不會成功呢?

八、交易所行業現狀

從目前來看,交易所處在整個行業的核心位置。

項目方需要來交易所上幣,投資者需要來交易所投資標的,礦工需要來交易所出售代幣,媒體需要交易所養活……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幾千家比特幣交易所,交易所行業的競爭異常慘烈。

對交易所而言,兩件事情至關重要:

  1. 用戶資產安全問題;
  2. 用戶留存和增常問題。

對於第一條我不用說太多,對於第二條,想必是很多交易所想知道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熊市。攤子支起來,發現沒有用戶,多少有些尷尬。

我以前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多肥的一隻羊。

18 年 1 月到 5 月,我一直在火幣進行交易,當時的我還是小韭菜,頻繁的進行換倉,5 個月的時間刷完了 1000 個點卡,那是認購 HT 送的。

後來一位大咖告訴我:對於交易所而言,一個成熟用戶的價值是 1000 USDT。對此,我深信不疑。

我把交易所的盈利方式分爲三類:

  1. 常規盈利:上幣費、現貨交易手續費,提幣手續費;
  2. 升級盈利:平臺幣、槓桿收益、合約收益;
  3. 戰略盈利:資本、錢包、礦池、學院、技術……

從長遠來看,伴隨着行業競爭越演越烈,上幣費和手續費將越來越少,甚至不需要,交易所常規盈利所佔的比重將越來越少;交易所的平臺幣將成爲常態,期貨交易將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升級盈利所佔的比重會將會增加;伴隨着行業的發展和成熟,交易所的生態佈局將日漸成熟,戰略盈利所佔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大。

九、暢談交易所未來新格局

目前的交易所格局,我認爲處在春秋時期,未來將會進入戰國時期,最後是秦王掃六合。

春秋時期有幾百個諸侯國,大家誰也滅不了誰,四周都是蠻夷的土地,想要土地直接搶蠻夷的就可以,沒必要傷感情,就像現在有大量用戶還沒有進入幣圈。

春秋的戰爭叫爭霸戰,雖然大家誰也滅不了誰,但總得有霸主,制定規則,防止大家打架。現在就是爭霸階段,南有楚國幣安,東有齊國火幣,西有秦國 OKEx……

個大交易所之間既有默契,也有衝突,時而生死相依,時而相互攻伐。但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市場太大,誰也沒法一口喫下。

區塊鏈是無國界的,這就意味着蠻夷也是華夏,當華夏的疆域北抵荒漠,南達大海,西臨高原時,可轉化的用戶開發完了,然後會發生什麼?

行業將進入戰國,交易所進入滅國戰。不從別人手裏搶用戶,就沒有用戶!

大國會先滅小國,大交易所會喫小交易所的用戶。最後剩下的是幾家大交易所,就像戰國最後剩七雄。交易所越大,意味着越安全,深度越好,服務更有保證……

在互聯網時代,行業老大會活的很好,行業老二可能會死,行業老三及以後必須死。這一情況在區塊鏈時代將會更加明顯,區塊鏈比互聯網更容易形成聚集效應。

小交易所目前還可以獲得很好,因爲市場足夠大,允許任何人分一杯羹。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大交易所將會更加強壯……

但這並不是說小交易所沒有機會,行業還處在早期,一個技術漏洞、一條政策、一個模式都可能使一家交易所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未來的交易所格局應該是這樣的:幾個中心化的寡頭交易所,輔以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小交易所應該關注以下幾個可能翻身的新機會:

  1. 交易所平臺幣的底層公鏈;
  2. 體驗感更好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3. 新的通證模型;
  4. 幣股交易。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我不建議你去做交易所。

熊市用戶少,開發難度大,競爭激烈,做交易所基本上自尋死路,除非能像 FCoin 一樣,有顛覆性的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