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契約的演進包含社會體制的形成,契約執行,執行偏離以及崩潰四個過程。傳統的社會契約由中央集權機構來執行,權力的集中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導致執行偏離共識,最終機構可能會被推翻。

對應到比特幣,社會契約就是所謂的共識。比特幣是一種以技術加持的更好的共識執行方法,比特幣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共識的價值,但它並不能改變共識。比特幣技術層面的分叉對應的是社會契約的分裂,作者認爲社會契約的分裂非常少見,理論上新分叉的比特幣毫無價值,因此分叉並不會影響比特幣對共識的執行。

事實上,分叉往往與經濟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分叉後的加密幣並非毫無價值。作者所推演的是一個終極形態,抑或是推演中有未及之處,這是本文留給我們的思考空間。

法幣是一種社會契約:人民賦予國家對貨幣供應和其他重要職能的控制權。反過來,國家利用這種權力來管理經濟,重新分配財富和打擊犯罪。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比特幣也是通過社會契約來實現的。

作者:Hasu,獨立加密貨幣研究者
稿件來源:橙皮書;翻譯:方慄

社會契約論

社會契約理論從一個思想實驗開始:它假設一種人們無法忍受的、充滿暴力的自然狀態。在改善自身狀況的願望的驅使下,他們聚集在一起並集體同意賦予國家權力來保護他們。每個人都放棄了一些自由(比如偷竊,謀殺等),而國家則被授予制定法律,執行法律和保護人民免受暴力的權力。

這個理論並不僅僅只適用於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我們可以將相同的思想實驗應用於經濟領域。當足夠多的人對「以物易物」這種經濟模式不滿意時,他們可以集體同意使用金錢、信貸或其他東西來提高交易性能。

貨幣化和信貸化的過程是不知不覺的,這個過程的發生基於每個人都有一個想要的結果,如果一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想要的結果相同,我們可以將這個結果稱爲「謝林點」或社會契約。

在整個歷史中,控制貨幣的政府以各種方式濫用權力,比如沒收賬戶,阻止某些人或團體進行交易,超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有時甚至是惡性通貨膨脹。每當政府濫用權力時,人們就會減少對貨幣這一社會契約的信任。於是他們倒退回商品貨幣協議,在這個協議里人們保留了大部分利益,如擁有共同的交換媒介,存儲價值和賬戶單位,避免了最嚴重的問題,如政府濫用。

法幣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社會機構越龐大、越有價值,人們就越想控制它。

然而,商品貨幣契約的問題在於它同樣不穩定。以黃金爲例,由於實物黃金不易分割,移動和存儲,於是人們以黃金爲錨發明了紙幣。人們用紙幣進行交易,這樣實物黃金就不用再移動。由於紙幣很容易生產,因此必須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中央政黨來監督它的發行。從這裏開始,政府只需再往前走一小步就可以將紙幣的價值與基礎商品(比如黃金)分離,再次建立法幣系統。

這裏有一個寶貴的教訓:人們確實處於一個糟糕的境地,也確實想改變它,由此產生的社會契約執行者只能儘可能強大。因爲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機構來執行它,契約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而崩潰。

比特幣:一種新的社會體制

比特幣的核心就是社會契約及其規則。社會契約理論可以用來回答一些關於比特幣的基本問題:

  • 比特幣爲什麼會出現?
  • 誰決定了它的屬性?
  • 誰在控制它?
  • 一個嚴重的協議漏洞會毀掉比特幣嗎?

首先我們來看比特幣的規則。當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時,他沒有發明新的社會契約。中本聰做了另一件事:他利用技術解決了過去實踐中的很多問題,以一種新的更好的方式運行現在的社會契約。他設置了以下規則:

  • 每筆花費都必須經過擁有者簽名(防止被沒收)
  • 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授權的情況下交易並存儲比特幣(抵制審查)
  • 比特幣總額爲 2100 萬枚,按已確定的計劃發行(抗通貨膨脹)
  • 所有用戶都可以驗證比特幣的規則(防僞)

法幣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社會機構越龐大、越有價值,人們就越想控制它。因此這個機構需要穩定安全,而只有擁有強大權力的國家才能爲其提供保護。隨着時間的推移,保護會變成控制,然後變成濫用。當這個社會機構對人們不再有利,它就會被一個新機構所取代,這個循環又會重新開始。

中本聰試圖以兩種方式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首先,比特幣的安全不依靠強大的中央政黨(如政府),它創造了一個超級競爭市場爲自己提供安全保護,將安全轉變爲商品,將安全提供商(礦工)轉變爲沒有權勢的生產商。其次,中本聰爲這些競爭的安全提供商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任何特定時間就誰擁有什麼達成共識。

比特幣協議將社會契約的執行自動化,比特幣的規則由社會契約形成的共識確定。它們是共生的,缺少其中任意一個都不完整。社會契約及其規則是比特幣的核心,而協議層第一次讓它們可以強制執行,使社會契約更可信。

將比特幣看作一個由技術賦能、可自動執行的社會契約有很多好處。它有助於我們理解有關比特幣的哲學問題。比如:

誰可以改變比特幣的規則?

在社會契約層面,合約的規則不斷得到確定和重新協商。比特幣協議只是實現了將它們自動化執行。當許多人在電腦上運行比特幣協議時(可以理解爲他們使用相同的語言),比特幣才成爲一個網絡。

只要遵循與其他人相同的規則就會留在網絡中。如果我在本地計算機上單方面改變比特幣的規則,不會影響網絡的其餘部分,而我將會被網絡排除在外,因爲我和網絡無法通信。

改變比特幣規則的唯一方法是提出新的社會契約。每個此類提案都必須由網絡中的其他人自願接受,只有當有足夠多的人主動執行新的提案時,它才成爲規則。讓數百萬人達成一致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有爭議的提案永遠無法獲得廣泛的社會共識,因此它們會被自動淘汰。這就是爲什麼比特幣網絡可以以反映其成員願望的方式進行升級,但同時對抵禦錯誤方向時是具有彈性的。

軟件漏洞會毀掉比特幣嗎?

2018 年 9 月,最主流的比特幣協議中出現了一個漏洞。該漏洞讓網絡可能遭受兩種攻擊:一個是攻擊者可以關閉其他人的比特幣客戶端,讓他們不能繼續運行協議執行規則,再一個是可能實施雙花攻擊。

比特幣開發人員通過升級版協議快速修復了這個漏洞。雖然這個漏洞被及時發現並且未被攻擊者利用,但卻讓一些人產生疑問:這個漏洞有多大的破壞力?如果被人利用,比特幣是否會發生通貨膨脹,這將顯著降低人們對它的信任。

社會契約理論對此可以予以堅決的否定。比特幣的規則是在社會契約層上制定的,軟件只是將它自動化。社會契約和協議層有分歧的時候,協議層永遠是錯誤的一方。協議層執行契約規則一時的失效對契約本身沒有永久的影響。

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價值完全來源於社會契約層。

通過重構區塊鏈修正潛在的漏洞來消除攻擊者所造成的傷害,此舉會讓比特幣分叉,分叉後的兩個網絡一個帶有漏洞,一個沒有漏洞,擁有各自的加密幣。比特幣所有者在兩個網絡中擁有相同數量的加密幣,而這兩種加密幣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

在這裏,重點是要知道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不過是分佈式賬本中的一個數字。它的價值完全源於社會契約層。因此,贏得社會共識的加密幣將更被市場認可,擁有更大的價值。甚至可能所有經濟價值都會轉移到漏洞被修補的新網絡。

當比特幣協議成功將社會契約規則自動化時,這兩個層是同步的。當軟件沒有做到同步時,社會契約會爲它指引方向。最近發生的這個漏洞不會是最後一個,社會契約理論讓我們堅信漏洞可能會出現,但並不會威脅到比特幣的社會制度。

比特幣分叉是否會危及「無通脹」這個規則?

另一個著名的哲學問題圍繞「分叉」這個概念。比特幣的協議是開源的,任何人都可以複製並更改協議,這被稱爲「分叉」。但是,如前所述,這些更改僅針對協議層,而不是社會契約層。如果不先改變社會契約層的規則,新分叉的比特幣的唯一結果就被網絡驅逐。

如果你想分叉比特幣,又不想讓新分叉的網絡立即死亡,你必須首先讓社會契約分叉。你需要儘可能多地說服網絡中的人,讓他們與你一起更新規則。這種分叉很少,也很難實現,因爲它們需要數以千計的人跟隨,有點類似總統競選活動。

同樣,關鍵是要知道加密幣的所有價值都源於社會共識,它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協議分叉並不等於社會契約分叉,因此我們默認新加密幣毫無價值。社會契約本身極少分裂的情況下(比如比特幣現金從比特幣中分離出來),你最終會得到兩個較弱的社會契約——相比舊的契約,分叉後的兩個網絡的追隨者都更少。

廣義的貨幣和比特幣都可以看作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契約。比特幣也不是新契約,它只是契約的新實現方式,這個契約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與之前的嘗試相比,比特幣的實現方式有一個顯著的改進,在於它爲自己的安全創造了一個超級競爭市場。比特幣的社會契約層和協議層是相輔相成的,它們的關係使我們能夠稍許理解規則變更,分叉或協議漏洞等概念。

來源鏈接: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