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貨幣的本質,不是一般等價物,不是商品,也不是金銀,甚至不是交換媒介,當然也不是記賬,而是商品交換的解決方案。人類幾千上萬年來在解決交換問題時,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靜態方式,尋找一般等價物,找到一種合適的商品作爲交換媒介。二是動態方式,通過債券債務記賬及其憑證來實現商品交換。現代信用貨幣和比特幣都屬於後者,更爲接近貨幣的本質。

貨幣,尤其是無錨貨幣,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很多貨幣經濟學家以畢生之精力探索貨幣的本質,作爲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窮其一生智慧創造“現代貨幣數量理論”,可謂功勳顯著。其好友張五常先生,認爲弗裏德曼是一個極富才華的人,但不應該傾注於貨幣研究之中。雖然弗裏德曼在貨幣主義上沒有哈耶克徹底而理想,但是其貨幣理論的研究,對經濟政策極其實用,且富有啓發。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斷》是弗裏德曼浩瀚著作之一,這本書延續了學術結合現實與歷史的方式,探索貨幣的本質及貨幣制度的演變。其中,頗爲精彩的第一章“石幣之島”和第二章“貨幣之謎”,以貨幣歷史現象引入思考貨幣的本質內涵。

這個故事來源於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內斯的美國人類學家所著的考察記錄本——《石幣之島》一書。福內斯於 1903 年在太平洋上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林羣島上的瓦普島居住了幾個月。他發現在這個隸屬於德國殖民地(1899 年-1919 年)的小島上,大約 5000 到 6000 原著島民,日常以“石輪”作爲貨幣支付方式。福內斯對此種特殊貨幣體系極爲驚歎並將其記錄書中。

爲什麼選擇石頭而不是金屬或商品?因爲該島不出產金屬,也不生產商品,島民的勞動都消耗在搬運和磨製石頭上。島上的貨幣不是金銀、貝殼,而是巨大的石輪,叫做“費”(Fei)。這些“費”的出現最初是由一些敢於冒險的當地探險人,在離瓦普島 400 裏遠的另一個島上找到的石灰岩石打製(打製成石輪,直徑從 1 碼到 12 碼不等,中間有一個孔,隨石輪直徑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後運回瓦普島作爲貨幣使用的。如果交易所涉及的費用太大,大到無法方便便利地搬運石輪,則採用單純的所有權認可制度。即石幣仍保留在原有的主人那裏,但其所有權卻轉歸貨物的賣出人。甚至,石幣的新主人都不屑於在上面畫一個符號以表明權利歸屬。

此時,貨幣,轉化成一種公開的記賬方式!

有趣的是,島上有戶人家非常富有,其財富是不容易質疑的——每個人都認可——但是,沒有一個人甚至這家人自己,親眼見過或接觸過這筆財富。因爲這筆財富,幾代人的時間一直躺在海底。

故事到此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很多年以前,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探險找尋費後,獲得了這塊大得出奇的石頭。在將其運回家的途中,海上起了風暴,石頭沉入海底。但是,這些人回家後,所有人都證明這家人擁有一塊非常巨大的費。雖然這塊石頭沉入幾千碼的海底,但是島民依然認可費的購買力和買賣價值。

1898 年,德國政府從西班牙人手中買下了加羅林羣島後,獲得了瓦普島的所有權。德國統治者向當地居民徵收罰金的方法就是在“費”上畫一個黑色十字,表明已被政府徵收。石幣的所有人竟然尊重這種做法,並被迫履行義務——修路,再請求政府把十字擦去。

這個故事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恰恰反映了貨幣的本質。爲了更好地理解,弗裏德曼緊接着又舉了一個現代的例子。大蕭條過後的 1932-1933 年,法國擔心美國不再釘住美元,將美元兌成黃金,媒體上的報道是“美國黃金儲備的損失多少多少”,實際上呢?這只是一種由美國這個會計員所作的賬簿記錄而已,當時的實際操作是聯邦儲備銀行在地下金庫的抽屜上作了一些標記,表示這些抽屜中的金塊屬於法國了。黃金沒有流到法國,仍然在美聯儲的地下金庫裏,但結果是市場的信念認爲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減少,法國的黃金儲備則在增加,於是美元處於疲軟地位,甚至成爲導致 1933 年銀行業恐慌的衆多因素之一。

不管是瓦普島上的石輪,還是美聯儲的金本位兌換,都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我們傳統認爲,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貨幣來源於商品。縱觀人類貨幣史,我們可以從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找到諸如牛羊、香菸、貝殼、銅錢、金銀等商品充當貨幣用於商品交換。以至於,我們習慣於將貨幣的信用等同於商品是否有價值,習慣於找到易於分割、便於攜帶、稀缺的商品作爲一般等價物。這種認知,本質上是勞動價值論的延伸。貨幣之所以信任,是凝聚了人類勞動而形成有價值的商品。

問題在於,勞動價值論本身有諸多無法解釋的問題,甚至無法解釋現代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無錨貨幣,不具有剛性兌付,只有資產背書,嚴格意義上說,一張美元綠鈔或銀行賬上的數字,並沒有勞動價值,那麼爲什麼美元卻成爲硬通貨?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出,爲什麼石輪在瓦普島可以成爲通行貨幣?爲什麼沉入海底、沒有人見過的石輪也具有買賣價值?爲什麼在石輪上做個標記就可代表交易發生?爲什麼美聯儲地下金庫做個標記,就可以促使美元貶值?

弗裏德曼引用“石幣之島”的故事,差點窺探到了貨幣的本質。然而,遺憾的是,弗裏德曼依然受到傳統商品貨幣理論以及勞動價值理論的影響,認爲石輪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爲島民在石頭的開採、雕琢與運輸過程中付出巨大勞動,而石輪打造的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具有稀缺性。雖然石輪不便於攜帶和分割,但是因爲凝聚了島民的勞動以及稀缺,便在當時條件下成爲了島上的支付貨幣。

縱觀人類貨幣使用史,商品貨幣、金屬貨幣被廣泛使用並記錄下來。但是,商品貨幣和金屬貨幣並非是人類千年長河、千萬族羣中唯一的交換媒介。研究人類貨幣使用史發現,在金屬貨幣時代,世界各地區幾乎都面臨貨幣奇缺或週期性貨幣稀缺問題,甚至有些國家如日本長期無法供應足夠的貨幣供給市場。那麼,在貨幣稀缺的條件下,這些人是如何解決商品交換問題?

答案是記賬!

在中國古代,主要以金屬貨幣——銅錢爲本位貨幣,在多數朝代中央政府都能提供相對重鑄的銅錢用於交換。然而,在近世日本,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能力提供金屬貨幣,以至於貨幣稀缺,特別是在村落之中,貨幣奇缺。村民並沒有使用物物交換的方式實現交易,而是採用債務債權的記賬方法實現商品交換。簡單地可以理解爲,A 出售牛給 B,A 獲得一張欠條後用其向 C 購買 50 斤糧食。這一欠條就充當了貨幣的功能。

再來看看歐洲紙幣是如何興起的,歐洲指標最早源於“銀行券”。客人將黃金存入金鋪,金鋪給客人開收據憑證,有些客人在交易時直接使用收據而不是來金鋪兌換黃金,久而久之金鋪主發現,收據比黃金更受客人廣泛使用,於是以黃金爲抵押印發“銀行券”。這種銀行券實際上是一種權益憑證,與債權債務憑證類似,本質上是記賬。

再來看看現代信用貨幣。銀行券屬於金本位貨幣,還有黃金作爲價值支撐,而信用貨幣則沒有錨定任何商品、黃金或實物。信用貨幣的發行機制表明,無錨貨幣實際上是一種由國家背書的通用債券。央行存入一定的資產發行一定的基礎貨幣,如果你需要資金通過商業銀行,以資產抵押給銀行,然後獲得相應的貨幣。這些貨幣相當於銀行給你的欠條或資產憑證,你可以使用這些憑證進行商品交易。這些憑證本質上與債券債務憑證無異,屬於記賬方式來解決交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弗裏德曼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在金本位年代,央行黃金的兌換也只是記賬來表示,而非真正意義上的交易。

貨幣的本質,不是一般等價物,不是商品,也不是金銀,甚至不是交換媒介,當然也不是記賬,而是商品交換的解決方案。在歷史長河中,各地的人們都遇到商品交換困難的問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而這些辦法就是貨幣。我們通常認爲,他們的辦法是選擇一種有價值、可分割、易攜帶又稀缺商品作爲交換媒介,事實上也是如此。但是,這只是其中一種解決辦法。

還有另外一種解決辦法,則是採用債券債務憑證的辦法,本質上是記賬的辦法來解決。上面列舉了日本的例子。早在 700 年前佛羅倫薩就已經使用了這種辦法來解決商品交換問題,佛羅倫薩商人使用記賬的方法,實現商品所有權轉移。這種記賬方法,有像歐洲金鋪一樣產生記賬憑證,又有像“費”一樣只有記錄。佛羅倫薩人在記賬歷史上有一個偉大的發明,那就複式記賬。複式記賬的標準化賬本成了佛羅倫薩人貨幣結算和商品交換的主流方式,堪稱是一場重大的商業技術革命。不過,產生憑證的地區反而容易萌生現代金融體系,安特衛普喜歡票據,最終發展出了現代銀行的三大雛形:中央銀行、貼現銀行和發行銀行。日本雖然不如中國能夠提供足夠金屬貨幣,但是其債券債務憑證的解決辦法,也促進了融通、借貸產業——現代金融發展。

日本一位名叫黑田明伸的教授對貨幣制度歷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其著作《貨幣制度的世界史》以非常詳實的歷史資料展現了貨幣歷史的另外一面——非對稱性。書的末尾,他將人類貨幣歷史分爲兩類,一是“外部貨幣”,我們通常所說的商品貨幣、金屬貨幣;二是“內部貨幣”,就是上面所說的債券債務解決辦法,可以稱之爲記賬性貨幣。區勢傳媒下篇將圍繞此書更加深入分析競爭性貨幣以及貨幣的本質。

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人類幾千上萬年來在解決交換問題時,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靜態方式,尋找一般等價物,找到一種合適的商品作爲交換媒介。二是動態方式,通過債券債務記賬及其憑證來實現商品交換。但是,這兩種方式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可信。爲了獲得信任,採用第一種方式的人們不斷地尋找稀缺之物加之以國家權威背書。而第二種方式,則依賴於記賬方式的信任度,如衆人、權威監督之下記賬。

實際上,貨幣即記賬這種解決辦法,比商品貨幣甚至物物交換更爲古老,又比現代信用貨幣更加先進。怎麼理解?

我們一般認爲,遠古時期,人類之間以物易物來實現商品交換,這或許是現代人的一種推論。實際上,在物資極其匱乏、信息極不通暢的遠古時期,“雙重重合”問題非常嚴重,以至於物物交換可能性極低。最爲很重要的是,如果物物交換成本極高、失敗率極低,遠古人類幾乎不會從事與狩獵無關的工作,否則會餓死。這樣就會導致,所有人都參與狩獵,工作分工度很低,幾乎很難產生交換。

更大的可能性是,通過記賬的方式實現商品交換。例如 A 沒有食物需要一個羊腿填飽一家人的肚子,更大可能性是家徒四壁無東西可換,那怎麼辦?A 會找到 B 借食物如一個羊腿,這時需要族長出來,“廣播”給全族記下這筆賬(就像瓦普島民在石輪上刻標記一樣),A 欠 B 一個羊腿。諸如此類,以此類推,實際上充當“內部貨幣”的作用。

由於,內部貨幣這種記賬方式很難留下歷史考究的遺蹟,現代人更多地從勞動價值論角度理解商品貨幣、金屬貨幣。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記賬性貨幣非常依賴於族羣信任,在偏遠村落和遠古族羣,記賬性貨幣使用廣泛。在日本村落,村落內的信用度高,可以支撐記賬性貨幣的使用。但隨着社會進步,族羣和村落被外部人口、文化衝擊,原有的原始信任瓦解,這種記賬性貨幣失去根基而自然瓦解。

但是,現代信用貨幣實際上也是記賬貨幣,只是記賬方式上存在問題。現代信用貨幣吸收了個人資產而發放記賬憑證——通用債券。不過,當前世界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都不符合現代借貸記賬法的原則,借貸雖然對等,但是資產與負債不具有實質關聯性,也就是不是剛性兌付。央行這種信用貨幣發行方式,實際上違反了現代借貸記賬法的基本原則,這是當今世界貨幣問題頻發——貨幣超發、資產泡沫、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失策根本原因。

有沒有解決辦法?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央行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都在錯誤的道路上折騰。各國央行並沒有從貨幣即記賬這個本質角度思考問題,而是按照商品貨幣、金屬貨幣的思維,採用勞動價值理論,不斷地爲貨幣找錨,尋找更多信用背書,如黃金、債券、房地產證券、石油,甚至引發石油美元戰爭。實際上,信用貨幣的本質是記賬性貨幣,問題的本質在於記賬方式。

我們觀察一種新型的貨幣,以比特幣爲代表的加密貨幣,是否能爲當今法幣提供解決辦法。比特幣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同樣貨幣,但卻是典型的記賬性貨幣。比特幣,理解爲當今的“費”,也可以說,瓦普島石輪是石幣之島的“比特幣”。比特幣與“費”、債券債務憑證有本質共通之處:一是比特幣通過分佈式記賬的方式,重新獲取了記賬性貨幣的基石——信任,只是這種信任來源於去中心化,而石輪來源於族長權威;二是比特幣“廣播”、記賬,類似於與族長“廣播”告知族人、族人記下這事;三是比特幣與信用貨幣一樣都沒有任何資產作爲抵押,但作爲一種可信的信用憑證用於交換。

與信用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分佈式記賬方式更爲可信。央行爲什麼要發佈數字貨幣?本質上是爲了解決當前信用貨幣的根本問題——記賬不可信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千禧財經

來源鏈接:www.chain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