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點點。
——《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作者:杜挺,QuarkChain Chief Business Officier

泥巴

小的時候愛玩泥巴,在河塘邊上弄來的泥巴被小朋友們做成各種各樣的東西玩(不好意思,和現在公園玩的 10 塊的錢熊大熊二不同),有的會捏成小汽車,手槍;有的則是小老虎,小獅子等,後來做出好的形狀,我們就會拿着向其他人炫耀,做玩具的泥巴成了大家爭搶的寶貴財富,眼饞別人做的玩具可能就打架爭奪…對我們來說,那就是當時最有意義的事情了。然後突然就變了,比如上了小學 3 年級或者 4 年級就再也沒有人玩泥巴了,如果初中的上學路上再拿一個泥巴做的玩具槍,會被認爲傻。但如果此前你告訴我玩泥巴這件事兒相當無趣,我們會對這樣的評論不屑一顧。

幣市可謂瘋狂,有的項目市值一天可以縮水 80%,而另一天又漲回來 50%。在這樣刺激的遊戲中,每個人都像是被放在顯微鏡下審視,生活悲喜無常像一出出鬧劇,人性的貪婪、脆弱、恐懼畢露無疑。但我們依然執著於此。其實對於整個區塊鏈來說,幣就相當於孩童期的泥巴,只不過玩着玩着就感覺好像有價值了,也有可能突然有一天你長大了,覺得自己那個時候怎麼那麼可笑,再或者是整個行業發展了,就自然和目前的境況道別。

我覺得關於這個行業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再過 50 年,到 2068 年區塊鏈會怎麼樣,那個時候還會有這個技術嗎?如果還存在的話會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

如果我是幣圈的大咖,也許故作高深地拋出一個無法證明的結論,然後看大家在評論區激烈爭辯會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這些爭論甚至會成爲一段時間的熱點甚至引發市場的動盪。可惜我沒有那樣的影響力,而且,如今妄下論斷也許會被熱衷於區塊鏈的大夥噴得滿頭包。

爲什麼一定要討論再過 50 年,到 2068 年呢?互聯網從 1968 年發展至今剛好 50 年,區塊鏈從 2018 年到 2068 年也是 50 年。50 年時間互聯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最近 20 年,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但我們仍然不敢說未來在多久時間內,互聯網一定會進化到終極形態。區塊鏈依託於互聯網,二者的發展規律是相似的。因此在 2068 年這個時間點,區塊鏈既不是剛剛起步,我們隔着一層迷霧看未來什麼都看不清楚,也不是體系框架基本完善,格局已定沒有什麼懸念。這個節點剛剛好。所以這個時間節點是合適的,區塊鏈目前還是依託於互聯網,過去 50 年互聯網特別是過去 20 年互聯網的發展每個人都有深刻的感受。50 年說長也不長,起碼你已經經歷了其中的最快的 20 年。

60 年代

我們回到 60 年代看那個時候的歷史:

1964
Paul Baran, RAND: \”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1965
ARPA sponsors study on \”cooperative network of time-sharing computers\”

1967
ARPANET design discussions held by Larry Roberts at ARPA IPTO PI meeting in
Ann Arbor, Michigan (April)

1968
PS-network presented to 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
Network Working Group (NWG), headed by Steve Crocker, loosely organized to
develop host level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the ARPANET.

在阿帕網(ARPA)產生運作之初,通過接口信號處理機實現互聯的電腦並不多,大部分電腦相互之間不兼容。在一臺電腦上完成的工作,很難拿到另一臺電腦上去用,想讓硬件和軟件都不一樣的電腦聯網,也有很多困難。當時美國的狀況是,陸軍用的電腦是 DEC 系列產品,海軍用的電腦是 Honeywell 中標機器,空軍用的是 IBM 公司中標的電腦,每一個軍種的電腦在各自的系裏都運行良好,但卻有一個大弊病:不能共享資源。當時科學家們提出這樣一個理念:“所有電腦生來都是平等的。”爲了讓這些“生來平等”的電腦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就得在這些系統的標準之上,建立一種大家共同都必須遵守的標準,這樣才能讓不同的電腦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談判”,並且在談判之後能“握手”。

在這個背景下又經過大約 10 年的發展時間,演化出了所有網民和網管人員都在使用的“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和“因特網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即 TCP/IP 協議,通俗的說 IP 協議負責數據傳輸,TCP 協議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直到 1984 年美國國防部將 TCP/IP 作爲所有計算機網絡的標準。

1985 年,因特網架構理事會舉行了一個三天有 250 家廠商代表參加的,關於計算產業使用 TCP/IP 的工作會議,幫助協議的推廣並且引領它日漸增長的商業應用。從此奠定了網絡的根基,開始了飛速發展的下一個十年。

互聯網

從 90 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對於社會的文化和經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不斷湧現出新的事物,比如:電子郵件,即時消息,VoIP 網絡電話,互動視頻通話和 WWW 協議,都極大的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鏈接的能力,從而憑空而崛起了新的世代,比如: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不斷產生的數據通過越來越快的光纖網絡被傳遞,從 1Gbit/ 秒,到 10Gbit/ 秒,很快到 40Gbit/ 秒,然後越來越快。互聯網佔據全人類的通信方式的比例從 1993 年的不到 1% 到 2000 年接近 51%,而到了 2007 年幾乎佔據有 97% 的比例。互聯網攻城略地,不斷開拓信息帝國主義的新邊疆,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從電子商務到網絡廣告,從音樂到遊戲,從電影到旅遊,從零到世界萬物的一切。然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我們所有的人都被鏈接了起來。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可是當我們所有的人被鏈接起來以後,我們突然發現陷入了一片數據的汪洋,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被大的公司壟斷,所有的上升通道都層層疊疊被各路大鱷阻攔,好不容易跳出來一個十年難遇之才過五關斬六將躍過龍門修成正果,卻又搖身一變成爲大鱷家族新的一員,張開血盆大口嗷嗷待哺。

於是乎小夥伴們發現過去十年中無數的公司夭折,再也沒有一家大型的科技公司興起,哪怕是最新的 Facebook 也是誕生於 2004 年。這樣就導致了越來越多鬱郁不得志的程序員在全球範圍內積累,他們勢單力薄,開發的產品得不到支持和推廣,很難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不得不早早選擇賣掉。

Coinbase 的 Armstrong 哥們兒說他保守估計這樣的程序員可能有 500 萬,隨時等着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的,將這個時代的程序員和比爾蓋茨創建微軟時代的程序員比較來看,他們從技能到雄心壯志都不遑多讓)。

一個更悲催的事實是,不知怎的,財富就在普通人口袋裏開始悄悄貶值了。工業時代達到 5000 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比如 GE 或者福特這樣的公司大約要僱傭 60-80 萬人口(毫無疑問他們是中產階級),而到去年年底 Facebook 達到 5000 億美金的市值只僱傭 25105 個全職員工(不用說還是中產階級),騰訊有 4477 億美金的市值,僱傭多少人呢?44796!(肯定不都是中產階級),那麼多出來的這幾十萬 De-middleclass 的人怎麼辦呢?不要緊,我們有美團、攜程、餓了麼、滴滴、Uber、Airbnb、Taobao、貓眼電影、Tinder、快手、拼多多……也許它們能幫我們暫時地戰勝恐懼,但誰又能肯定地說,在他們成長起來的那一天不會帶來新的恐慌呢?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互聯網女皇 Mary Meeker 每年來一次互聯網趨勢報告,其核心無非在強調兩個趨勢:手機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越來越沒有錢(所謂的輕資產化)。拼多多的所謂“消費降級”在韭菜羣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儘管“中國人愛儲蓄”的標籤已經屬於歷史,但是人們整體的風險觀念的改變是滯後於時代的。尤其在當下,在中國醫療、保險、養老等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們很大概率上需要自己爲未來的不確定性買單的情況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降級的中國出現這樣的市場現狀——人們因爲焦慮和恐慌快速地負債,同時自己還需要時間適應每月高額的利息支出,對於潛在未來支出充滿不安全感,消費性支出銳減。拼多多的邏輯就是適應這樣的市場條件,提供簡單粗暴的服務——用更少的錢來體驗正常消費的快感!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你認爲這個和區塊鏈沒有太大的關係,那麼肯定大錯特錯了。區塊鏈不是某一單獨的技術,而是若干技術的組合。在各種技術的排列組合下,新的生態逐漸成型,進而孕育出新的物種,最後顛覆現有的知識體系和社會結構,開闢出新的世界。在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區塊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進步必然要經歷要跨越的階段。所以我的觀點是區塊鏈只能是放在一個時代背景下去考慮,在過去的 50 年中除卻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還有哪些技術在快速的變革?我想起碼有以下的內容是不可以忽視的:

  • 醫療和生物技術的發展:MRI 核磁成像技術,新的藥物和生物技術;
  • 交通運輸的發展:大型客機,噴氣式飛機,高速鐵路;
  • 機器人和工廠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和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和生產線;
  • 通訊技術的發展:通信衛星,GSM,CDMT,LTE;
  • 音樂和遊戲的發展:索尼的隨身聽,蘋果的 ipod,MMORPG,手機遊戲;
  • 銀行服務:遍佈世界各地的 ATM 機;
  • 個人電腦和手機的發展:桌面式的電腦,手機,平板電腦;
  • GPS 技術的發展:全球移動定位技術;
  • 光纖技術的發展:超高速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
  • 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速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 ……

這些技術的發展總體上還是在延續工業時代的思維,就是使得生產能力變得更強,單位資本的效能也變得更大,從而使個體被賦能,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或者說使個人成爲更強大的社會資源的一部分。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世界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十年時間看回去,互聯網提供的是更加寬暢的信息傳遞通道和更加可靠迅捷的通信工具。得益於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這三條鏈接的顯著增強,資訊、廣告、遊戲、音樂、電影等內容服務在互聯網環境下蓬勃生長。互聯網已經不再滿足僅僅扮演信息傳遞通道的角色,它還實現了線上消費、支付賬單、達成交易、產生規模化的協作。而隨着更多的智能的設備,攝像頭,移動的計算平臺出現,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邊界逐漸在模糊,兩個世界不再涇渭分明,而是開始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爲了提高效率,提高準確性,提供更具有邊際效應的商品和服務,2008 年平地一聲雷,Bitcoin 橫空出世。

其核心就是更廉價的貨幣,更廉價的貨幣意味着更低的利率,而更低的利率帶來了更高的流動性,更高的流動性就必然催生更快的商品的生產和消費。這個邏輯被互聯網領域裏潛心探索的兄弟們理順之後,我們才意識到有個東西是與互聯網一同被創造的,它本就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它的基因自始至終都刻寫在互聯網中。

我們把它叫做價值的互聯網,Internet of Value!簡直太完美了,但是……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探險

但是什麼呢?且慢,1620 年 9 月 16 日,在牧師布萊斯特率領下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全船乘客 102 名。其中分離派教徒 35 名,餘下的爲工匠、漁民、貧苦農民及 14 名契約奴。任何新大陸的先行者都是在傳統的世界中不得志不得勢的一幫人,比特幣先給我們帶來了一幫炒幣者,全都是自嗨型選手,沒在傳統世界正兒八經見過多少錢,所以一旦賺了錢每天早上都會被自己帥醒,不拿鏡子也會感慨咱這樣又帥又優秀的人天底下怕是沒有第二個了。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呢?泥巴!對,開頭說的泥巴!炒幣也好,搭鏈也好,都是處在小孩子過家家的階段,都是在玩泥巴!

爲什麼?

  • 區塊鏈不產生新的價值,區塊鏈是基於互聯網的價值傳遞網絡;
  • 那麼價值來自哪裏?來自實體經濟和生產的發展;
  • 區塊鏈是一種生產關係,而數據特別是海量的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料,人工智能 AI 是新的生產力。
  • 區塊鏈是用通過改造生產關係,使得 AI 可以基於數據產生新的價值, 那個時候服務於 AI 和數據的區塊鏈才能產生新的價值;
  • 還有,只有把餅做大,改革纔可能成功,任何領域的改革都是這樣。

那麼現在在幹嘛?

搶餅喫!要改變現有的金融體系,要走到哪裏都可以用 ETH 來支付,Wait,你說的不是微信支付吧?所以,整個比特幣網絡的價值也就不過相當區區一個 Netflix 的市值。Nextflix 在傳統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56 位,還沒有包括很多非上市公司。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你讀到這裏,還能看懂我在講什麼,請允許我插播一條廣告:未來,解決當前區塊鏈擴展性不足的 QuarkChain,很可能會出現在這個前十的名單裏。公鏈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目前 QuarkChain 利用分片技術已經達到了 1.4 萬 TPS (7 月測試結果)。而且爲了應對未來世界變化就是不變的本質,QuarkChain 利用狀態分片技術着重打造公鏈系統底層的靈活性。不僅能夠兼容多種共識、編程語言,還有通證的經濟結構也靈活開放。未來我們 100 萬 TPS 的小目標相信也指日可待,屆時靈活的 QuarkChain 將成爲鏈上生態最堅實的後盾!看你不太信的樣子,不妨測試網上見真章!(測試網 testnet.QuarkChain.io)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50 年後

如果我們拉近一點看未來的十年到 2028 年,5G 通訊技術應該在市場中鋪開來,短距離的超寬帶技術使得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網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半導體技術在朝着超越摩爾定律的方向發展,憑藉更低的功耗就能提供更強的感知、計算、通信能力。

基於 5G 通訊技術的發展

隨着 5G 甚至 6G 網絡的建成,移動網絡將是最主要的通訊方式。通過移動設備(不一定是手機)我們可以完成所有的計算需求。我們還會迎來一個物聯網大發展的時代,屆時會出現大量的 machine to machine 的通訊。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基於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由石墨烯、二維硫化物半導體構建的範德華力二維堆垛結構,讓未來的器件的尺寸超出你的想象。因爲太薄,這些具有超強計算能力的裝置,將很容易改變你對半導體器件的“強硬”印象,輕鬆和衣服集成在一起。新一代半導體超高的電子遷移率,優秀的散熱性能將會給芯片設計者帶來全新的設計思路。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摩爾定律和區塊鏈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 18-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 18-24 個月翻一倍以上。”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實際上在享受更便宜的電腦的同時,半導體、芯片、計算機、互聯網等行業的迅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要比這多得多。而擁有挖礦設備、節點的區塊鏈顯然也是這個快速生長的系統中的一員。這個階段的區塊鏈技術會與這些底層的技術發展相生相伴,奠定未來價值互聯網的基礎,成爲未來互聯網的根基。

50 年後,區塊鏈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我們拉遠一點看到未來的 50 年到 2068 年,區塊鏈技術會逐漸彌散到互聯網的第二個階段,成爲互聯網繼 TCP/IP 協議之後的另外一層協議,價值協議 Value Protocol 或者換另外一個說法叫 Trust Protocol。然後,然後就不見了,就像一個用手機叫 uber 的乘客並不(需要)知道 TCP 的存在一樣,不過我們會得到如下的東西:

  • 巴別魚技術的發展,人與人溝通的障礙不在;
  • 基因檢測和基因編輯,電子病歷進入日常醫療和生活;
  • 進入任何需要授權的實體不再需要密碼,而是基於區塊鏈的代碼和身份識別;
  • 6G 通訊技術的發展,超高帶寬超大規模數據實時傳送;
  • 每家每戶擁有的機器人數量超過 10 臺(醫療,教育,保潔,娛樂,安保,陪伴,飲食,通信,商務,出行);
  • 超高速的飛機和高鐵技術的發展;
  • 手機的消失,邊緣計算和可穿戴技術的飛速發展;
  • 核聚變和分佈式能源的興起和發展;
  • 部分人羣的年齡達到 150 歲(癌症的治癒);
  • 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和交通路網的智能化;
  • ……

到那個時候我 84 歲了,屬於“不惑”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