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 Chain:鏈接互聯網與區塊鏈的信息新次元

導讀

互聯網頁面上的信息數量繁多,信息過於碎片化難以整合,一直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當瀏覽頁面與挖礦掛鉤時,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我們與 Dimension Chain 創始人 SU JI YAN 面對面聊了聊,看看 Dimension Chain 是如何利用區塊鏈重構互聯網數據信息的。

Dimension Chain 簡介

Dimension Chain 是⼀個⼤數據 + 區塊鏈項⽬。致⼒於利⽤區塊鏈技術和激勵機制解決“信 息結構化”問題。分佈式賬本的“化零爲整”已經有將算⼒、存儲空間、⽹絡流量通證化的例 ⼦,⽽ Dimension Chain 致⼒於將“瀏覽⾏爲”帶來的零散價值“化零爲整”。

“把互聯網變得結構化”

**
**

1. 成立 Dimension Chain 的初衷是什麼 ?

SU JI YAN :我們團隊成員擁有資深的 AI 和數字背景,也是加密貨幣早期的參與者。萬維網超鏈接和 hypernet 的發明人 Ted Nelson 曾經提出了互聯網信息質量的問題。

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將其邏輯化,用物理學來描述是指通過某種形式把互聯網結構變得規整。我們借鑑了他的概念,Dimension 意思是維度,次元。是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用分佈式帳本把互聯網變得更加結構化,提取更精準的信息。

2.能簡單介紹下什麼是 Dimension Chain 嗎 ,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
**

SU JI YAN :我認爲區塊鏈的核心問題是以太坊出來後怎樣把資源化零爲整,並在上面構建一套能讓別人使用的完整系統。我們做的是比較符合區塊鏈精神的應用,所有人看東西、網頁、UP 和頭條的瀏覽行爲,這本身是一種資源,類似於家裏過去閒置的的網絡帶寬,現在我們將其整合起來去使用。

這個概念有別的幣鏈在做,像 VAT 他們可能想的是廣告,但對我們來說,廣告只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最關鍵的問題是信息的結構化以及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結構化和信息的提取造就了古典互聯網中的今日頭條、谷歌和百度,他們無非就是整合信息。對我們來說,只拿 user behavior 做廣告很可惜,因爲代表的是整個信息結構化的過程,用戶經常瀏覽網頁的話會不斷做一些“看”的行爲。

這個過程就是把網頁的垃圾信息刪掉,將有用的信息給提取出來加以結構化。如果這些行爲能夠被合理的給予激勵,同時用機制把它整合在一起,實際落地可能會有很多的場景。

3:如何做到白皮書提到的“基於中心化,將其中部分信息去中心化”?

**
**

SU JI YAN :首先基於現在的狀況,不可能推斷出完全的去中心化。我覺得所有要做去中心化的項目,支付可能算是一個痛點,此外其他的都是僞命題。

我們承認互聯網壟斷、中心化服務器的地位,在上面做去中心化的內容,把用戶之間和服務器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保留下來。比如網頁信息的歷史或知識圖譜,過去是中心化服務的,現在完全可以去中心化。

概念是我們用已有的互聯網的中心化層級,協議層應用層在上面去做層級,可以產生一些經典應用。

4.DMS Token 的價值主要依託於什麼?DMS 的「跨平臺用戶畫像」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
**

SU JI YAN:我們認爲 DMS 平臺提供的數據資產會有創新的使用方式,但 DMS Token 的價值最主要是來自於跨平臺用戶畫像對於在線廣告市場的價值。DMS 會根據用戶的跨平臺數據爲用戶生成高質量的跨平臺用戶畫像作爲社區共有的資產提供給數據需求方。

數據需求方在請求這些數據時會有強烈的動機買入 DMS Token。而這種經濟激勵的強度是和整個在線廣告市場的利潤掛鉤的。我們看看在線廣告市場的現狀就知道這其實是非常積極的通證經濟激勵。

在線廣告業務爲 Google、Facebook、百度等公司貢獻了 90% 的利潤。現在中外絕大多數網站的廣告位也都是直接賣給了 Google、百度等公司的廣告系統,這個市場最主要的利潤都寡頭盤剝走了。

這裏面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不是技術門檻,而是這些數據寡頭壟斷了普通用戶的數據。

DMS 提供的跨平臺用戶畫幾乎是最有商業價值的數據資產,是這些股份制數據寡頭都沒有機會得到的數據。網站和 AI 創業公司們有了跨平臺用戶畫像後,就有機會自己來爲用戶精準展示廣告,不再被互聯網巨頭收“數據稅”、薅羊毛。

在線廣告市場最主要的利潤會從數據寡頭重新回到到各個網站,再流向到 DMS 社區所有 Token 持有者。DMS 會重新分配在線廣告市場的利益,這能讓大量中小型企業和普通用戶獲得加入 DMS 社區的經濟激勵。

除此之外,其實互聯網巨頭裏也會有夥伴參與到 DMS 社區裏來。因爲這些跨平臺用戶畫像也能進一步提高巨頭們的互聯網服務水平,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瀏覽即挖礦

5.Dimension Chain 的信息採集避不開的一個詞語就是“算法”,算法是當今互聯網巨頭最強有力的武器,好的算法背後都有一羣最優秀的工程師。你們的算法怎麼做到精準匹配?

SU JI YAN :作爲生態系統的提供方,一開始我們需要插件或第三方來支持用戶使用瀏覽機來挖礦。但是其實希望所有人可以在上面寫出想要提取的算法,然後我們來跑,這也是我們的智能合約。

互聯網公司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並不是在算法上有很牛的地方,而是因爲這些公司可以用大量數據去實踐,讓科班出身的人組成團隊去試驗,根據反饋情況調整結果。那些零散的初創公司和工程師就算能力很強,也沒有這樣的平臺去做試驗。

我們與其去大公司讓一些工程師自己去做這樣的事,倒不如開放讓大家去玩。

6.你們的精準用戶是哪一類人,通過什麼方式來獲取這些用戶?

**
**

SU JI YAN :我們精準的用戶有三類,分別有不同的需求。

一類是需求方。比如 AI 公司或跟 AI 有關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結構化數據來訓練模型,可以直接在我們這裏找數據去租帶,或者自己寫算法。這類用戶不太可能參與到傳統區塊鏈的行爲裏面,跟幣圈的關係不大,但是我認爲這類是比較堅實的基礎。

過去的歷史證明,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往往會是 To Business ( 對企業 ) 的公司先發展起來。

另外一類是使用瀏覽器的所有用戶,他們有大量的瀏覽行爲,只要用插件就可以瀏覽挖礦,實際上等於人肉礦工,他們的應用場景很簡單,可以隨便瀏覽頁面拿到少量 token,也會在一些普通的場景下,感覺不到自己在應用區塊鏈技術。

比如在京東購物時,可以打開天眼看到全網價格,用戶之間可以形成數據交換。

第三類是 AI、算法等各種開發者,他們以數據爲基礎達成目標,使用收費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情,可能會開發出 DI,或者生態上的應用。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 談談您對 幣改和 通證經濟的理解?

SU JI YAN :幣改對企業來說是無所謂的事,跟過去公司花自己的積分一樣,積分可以充值,可以通脹,但是很難把積分放在二級市場上買賣。

我覺得這個邏輯是熱點,能給大家帶來新鮮血液,但是以後可能會變得不好用。

中國剛有股市的時候,每個月賺幾百萬的公司都可以上市,審查變嚴格合規之後,除非能達到上市的標準纔可以上市。

我覺得現在處於區塊鏈的早期階段,幣改的企業如果能抓住機會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只是純粹加入積分去上幣的邏輯,肯定會因爲監管和韭菜變老的原因而失敗。

通證經濟就跟大家說的一樣,付出錢或者勞動,讓用戶用腳投票,用腳參與股東會,這個模式比較新穎。

傳統來說,除上市公司之外的公司股東有這麼多是違法的,但是這幫人不是股東,是自治的形式,有一些特殊權利,這可能是組織架構上的變動。

通證經濟和在區塊鏈上發自己的 token 有很大的關係,和區塊鏈技術本身無關。不管做哪一層底鏈,只要和底層有關的事物都要擁抱,這些參與者的首要目的可能只是爲了賺錢,或者更好的治理結構,但是這樣能夠支持產業的發展。

8.目前您認爲區塊鏈落地,跟實體結合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

SU JI YAN :跟線下沒什麼好結合的,技術變革並沒有辦法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包括物聯網也很難結合。

物聯網落地可能和芯片有關,做鏈並沒有解決核心的問題,但這是可以嘗試的一個方向。除此之外其實所有的線下都是噱頭,都沒有達成突破性的改革。

線上只要是數字相關的資產、行爲或者資源,可以做垂直議案,也可以什麼都做,所以我覺得未來會有好幾個鏈。

像以太坊一樣號稱要做普及的供應鏈的可能就一兩個,如果類比操作系統,剩下還有很多有特殊用處的操作系統。我們做的是瀏覽行爲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源,等級最少是供應鏈中間層,在上面有無數在線上根據資源做議案的。只要找對合適的垂直的鏈和方案,基本都能整合。

最大的難點是找錯合作伙伴,有原有業務的一些公司不清楚該與誰合作,現在以太坊火就找以太坊,之後 EOS 火就和 EOS 合作。但這樣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遇到一些問題。

我覺得線下沒什麼好談的,線上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供應鏈或中間層方案,然後將生態建設出來纔有希望去結合,但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找錯合作伙伴了,少部分比較清醒的人覺得還有做鏈的機會。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的落地。

9. 介紹一下 Dimension Chain 的團隊背景。

**
**

SU JI YAN :我本人原來在 UIUC 就讀,期間去了東京大學,兩年前加入了一家做無人駕駛的創業公司。團隊成員主要是 UIUC 和東京大學的博士,在數據和 AI 領域研究的資深人士。

10. 目前在哪裏辦公,團隊成員都在一起還是異地分佈式辦公?

**
**

SU JI YAN :我們團隊成立的時間去年九月,去年 Q3 時拿了前 IDG 資本,現 豐瑞資本創始人李 豐的 股權投資。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分佈式辦公,團隊有一些成員是在美國的程序員,還有幾個在日本做商務。

分佈式辦公有好有壞,我們這樣的工作方式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11. 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和 困難是什麼?

**
**

SU JI YAN :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寶島臺灣是人才匯聚的好地方。比如臺灣大學就有對以太坊分片技術有專業研究的人才。我們公司如果能擁有幾個這樣的專業人才,肯定可以超越很多鏈,但是這樣的人本來就很稀少。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本身需要存儲數據,現在用的是 PGP 協議,但是下一層可能是算力、瀏覽器或者存儲。目前根據實驗,一些開發沒有理想的效果,可能要多找合作方。這也是區塊鏈很容易遇到的問題。

後記

最後 SUJI YAN 說:“所以只要熊市能活,其實大部分項目都可以參與,我們在日本、臺灣、東南亞和美國有自己的渠道,會用之前積累的一些資源募集場外資金,這樣能夠讓我們沉下心來做事情,不被整個大盤影響,也希望讀者可以參與進來。

我覺得大部分區塊鏈公司是被自己的自信玩失敗的,拿了很多錢之後跑去做基金,基金是不可能和市場抗衡的,市場不好會影響基金。他們自信可以跟大盤抗衡,選擇自己的生態,但是現在看來這可能是錯誤的。“

END

Dimension Chain:鏈接互聯網與區塊鏈的信息新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