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幣圈兩開花:徐明星喜提港「殼」,李林宣佈賺 34 億》

1 月 25 日下午,OK 官方宣佈,正式完成對前進控股集團(01499.HK)的股權收購,取得該公司控股權。此前 1 月 23 日深夜,港股上市公司前進控股發佈與 OK 集團的聯合公告,次日開盤股價暴漲超 30%。這份發佈時間近乎凌晨的公告,披露了關於 OKC HOLDINGS CORPORATION 收購前進控股的相關事宜,以及 OK 系的實際控制人和利益相關者。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公告確認了借「殼」的相關數據。此次借「殼」前進控股,徐明星共計花費 4.83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 4.18 億元),OKC Holdings Corporation 得到超 60% 的股權。具體的股權分佈信息:徐明星共持有 52.68% 的股權,爲實控人,史玉柱女兒史靜和策源創投創始人馮波分別握有 OK 集團 13% 和 9.86% 股權。

與此同時,24 日上午,火幣李林發佈《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內部全員信,宣告火幣 2018 年戰績:全年交易所交易量超 2000 億美元,手續費收入超 5 億美元,同比 2017 年漲幅均超過 100%。2018 年 12 月才上線的火幣合約,首月交易量超過 200 億美元。

同爲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OK 和火幣不約而同發佈利好消息,很難不讓人聯想。OK 借殼上市謠傳終成現實,火幣爲「敗退」輿論高調公開盈利,看起來一切向好的趨勢,讓人有種牛市要來的錯覺。

有趣的是,據財經網接近殼的人士透露,徐明星買「殼」的部分資金是通過比特幣支付。而後 OK 迴應稱此次交易系現金支付,並沒有使用比特幣。

徐明星花 4.2 億爲 OK 買殼

前進控股自稱主要從事提供地基工程及配套服務,以及建築廢物處理與服務。公告也點明瞭 OK 集團是 2015 年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的從事投資的公司,並沒有任何前進控股相關業務的經驗。當然,如果硬要扯上點關係,目前關於 OK 養豬的新聞勉強算是兩家公司的關聯。

徐明星爲 OK 借「殼」上市的具體細節曝光。交易共計 3,182,790,001 股股份,以每股 0.1520 港元的價格,OK 集團獲得前進控股已發行股票 60.49%,掌握公司控制權。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公告顯示,買「殼」需要付的 4.83 億港元,OK 將分 2 次給予。首期付款 7500 萬港元(約合人民幣 6486 萬元)已於雙方簽訂合同時支付,剩下的 4.09 億港元,會在收購完成後分一期或多期結算。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此次披露的 OK 股權分配顯示,徐明星共持有 OKC Holdings Corporation (OK 系母公司,下稱 OK 集團) 52.68% 的股權,手握絕對的控股權。OK 集團三大股東也水落石出,除明星外,巨人網絡通過史玉柱女兒史靜掌握 13% 股權,策源創投創始人馮波持股佔比 9.86%。

頗值得玩味的是,OK 集團的其他幾位投資人來頭都不小。國內 A 股有名的操盤手王亞偉、楊永興和衛偉平;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知名人士卓玥等。

公告顯示,收購事項從 2019 年 1 月 14 日開始,不出意外,OK 此次會像此前 10 月火幣借「殼」桐成控股的操作一般,先將非交易所板塊塞進上市體系。後續見機行事,直到把整個加密數字貨幣生態全部填入上市體系。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值得一提的是,前進控股於 23 日晚間發佈公告,24 日復牌後股價出現大幅度上漲。盤前上漲,至開盤價格已漲爲 0.46 港元,最高價爲 0.68 港元,漲幅超 32%。截至 25 日發稿,前進控股的股價已開始大幅下跌,目前的價格爲 0.285 港元,相比今日開盤價跌去近 29%。

在熊市耗資 4.18 億元謀求上市,相比火幣借「殼」桐成控股少花 1.21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 1.05 億元)。目前,前進控股市值爲 15 億港元,桐成控股市值爲 10 億港元。按照市值來比較,徐明星少花 1 億,拿下市值高於李林 5 億港元左右的企業。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借「殼」也許會成功,但數字加密業務能否得到港交所許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在徐明星喜提港「殼」的同時,港交所主席李小加在達沃斯論壇上給出比特大陸等知名礦機企業香港 IPO 被拒的原因——礦機公司不符合港交所上市適應性的核心原則。

目前香港證券市場對數字加密資產業務依舊保持謹慎態度。與此同時,美國 CBOE 交易所也撤回了比特幣 ETF
基金。這兩個反饋給數字加密業務進入更主流市場的憧憬畫上了大大的問號。

火幣李林手續費賺 34 億

徐明星喜提港股上市公司,李林也在公司高調「炫富」。相比前者,後者的目的更加具體,反駁近期輿論氛圍濃厚的火幣「敗退」說,維護企業內部人員的心理穩定。

2018 年,火幣全球交易所交易總量超 2000 億美元,僅手續費收入囊中 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33.93 億元),交易量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100%。就數據來看,火幣 2018 年的收穫確實頗爲豐碩。

OK 買「殼」,火幣「炫富」,三大密碼貨幣交易所「步步爲營」

但除這兩項,其他項目的數據都沒有給出總量和明確的趨勢,顯得有些含糊其辭。李林全員信中,OTC 用了日均交易額而不是總交易量,合約用了首月交易量而不是目前爲止的總交易量。不難理解,這些關鍵數據的刻意模糊的背後,是這家極速膨脹起來的加密數字貨幣巨頭的真正隱憂。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信中透露的,火幣雲合作伙伴突破 100 家,日交易額超過 3000 萬美元;火幣礦池算力突破 2000P,已成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DPOS 礦池以及全球排名前十的 POW 礦池。這些被火幣當作國際化成果宣傳的點,其實是火幣業務中推進最緩慢的。

儘管目前火幣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加密數字貨幣投資流行的主要國家都已建立本地合規的交易所,但如李林公開信所說,「在全球化上走了很多彎路」,原因直指戰術不夠清淅。

此外,李林還指出了「戰略不夠聚焦、管理嚴重落後於業務、文化的稀釋及異化」三方面問題。他意識到,佈局過大、資源分散的結果,是牽制團隊精力而難以出成果的原因。

而在局外人看來,很大程度上,火幣發展和管理衍生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次次「換血」後,火幣原本的企業文化已經被淡化,團隊難以形成凝聚力和認同感。

相比之下,被徐明星嚴格掌控的 OK 系企業,就顯得較爲平穩。或許,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的好處就在於,最大可能上讓企業成員步調一致。

幣安開通 OTC 業務

在 OK、火幣都發布利好消息的時候,幣安還在低調推進前兩者早已佈局的 OTC 業務。

1 月 24 日,幣安宣佈推出 OTC 交易平臺,即場外交易平臺。該平臺由美國場外交易公司 Koi Trading 主控,不久前剛得到幣安旗下幣安孵化器的 300 萬美元投資。

爲什麼要在幣安進行場外交易?幣安給出的理由是,首先能省去提現需要的幣種轉換,也不需要提幣至不同的錢包地址。節省時間。其次減少交易幣種,幣種的價格浮動差造成的影響就更少。

該平臺允許用戶進行 OTC 交易,並直接通過幣安賬戶對交易進行結算,範圍囊括在幣安上線的 80 多種加密數字代幣。便利的同時,幣安也對場外交易設立了不低的門檻,即使用該平臺需要擁有幣安 2 級以上賬戶認證,且交易訂單的最低價值爲 20 BTC。

顯而易見,幣安此次推出的場外交易只針對「大戶」。

事實上,與 OK、火幣相比,幣安的業務擴張相對緩慢,每一步都走得很謹慎。除了基礎功能的擴展,幣安還做了更多嘗試,比如 2018 年啓動公鏈項目——Binance Chain。

前有火幣主導的 HT 和 OKEX 主導的 OKB,幣安佈局公鏈並不意外。交易所本身就是中心化交易的代表,而像以太坊一樣,提供一條鏈,在上面建立社區,更符合去中心化的設置。加上交易所原有的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業務,名正言順地建立發幣 + 交易一條龍服務。

臨近春節,三大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都在或多或少的做些調整,以便應對未來可能持續一整年的低潮。在市場愈發頹廢時,競爭也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