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oS 鏈上,節點要做的不單單是維護網絡拿獎勵,更多時候,節點的精力是在讓整條網絡生態更加豐富上。爲了對節點這個 PoS 區塊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更深的瞭解,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專訪了 Node Pacific 團隊的 CEO,Catherine。

原文標題:《Node Pacific 專訪:做節點需要怎樣一種格局?》
作者:0x29

Node Pacific 是一家專業做公鏈節點與社區治理的國際化團隊。目前參與了國內外近 20 條公鏈,包括
EOS,BTS,GXChain,IOST,Lambda,BOS,IrisNET,CMT,Meetone 等。

不僅僅是簡單的出塊,節點更需要做的是對生態的付出Node Pacific CEO, Catherine

在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做 PoS 區塊鏈節點的?

Catherine:

EOS 是我們參與的第一條公鏈,我們參與競選的時候是 18 年 5 月,那個時候的競爭已非常慘烈。我們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有的只有對 EOS 生態的認可。

之所以能夠從默默無聞到排名 20、30,是因爲我們爲社區實實在在在做事。這事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很少。因爲它很難,很累,甚至還有些喫力不討好,就是治理。

現在團隊已經做了近 20 條公鏈的節點,你對節點這個概念有沒有新的理解?

Catherine:

過去沒有太多人關注「節點」,「節點」的概念因 EOS 而起,而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節點」是一批只追求利益的權勢組織。

如今,大家開始意識到公鏈的發展需要吸引更多能夠參與貢獻的羣體參與,於是開始招募「節點」,通過一系列權責利吸引外部合作者參與生態建設。「節點」慢慢受到人們的關注。

每一個公鏈團隊對「節點」的理解與期待是不一樣的。我看過太多公鏈招募節點的目的僅僅是爲了吸引大戶、機構鎖倉,用可觀的參與收益暫時維護幣價,這是不長久的;還有一些「節點」僅僅是噱頭,服務器依舊在自己手中,美其名曰的「節點」是名聲在外的投機機構、交易所。這些效果 PR 確實很棒,但又有多大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呢?

沒有一批多元化,國際化,能夠參與真實貢獻的「節點」,是無法真正推動公鏈的可持續發展與壯大。而如何挑選、設置什麼樣的門檻、如何獎勵、什麼行動能夠得到獎勵、獎勵何時發、如何發、節點數量、排名方式、如何減少做惡……等等都需要官方不斷摸索與改進。

可以不可以再具體說下節點對公鏈的意義呢?

Catherine:

節點是公鏈的血液。公鏈是行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節點,是公鏈的血液,是公鏈發展壯大的最大動力來源。

節點未來一定是每一條公鏈的標配。過去有些公鏈團隊喜歡將節點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邀請投資機構做自己節點,但會發現發展速度有限。

拋開技術不談,區塊鏈讓個人能夠自由平等的參與到一個新的生態中,無論是 17 年火爆的 ICO,還是未來,人人都可以通過爲某個生態的發展做貢獻而得到相應的獎勵。

公鏈這個生態也是,需要吸引更多的人、組織參與進來。過去項目方會通過公募的方式凝聚共識,吸引用戶(這種方式未來會越來越少),或者通過 Bounty Activity 獎勵給爲生態付出的個人。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多公鏈團隊的社區很熱鬧,用戶積極地在爲官方羣進行羣管理,配合官方發文章、拉人、踢人、留言互動贏獎勵。但如果行情不好,如果獎勵不夠,如果官方不管理,這些羣就會越來越冷清。羣數量越來越多,用戶的問題也五花八門,官方真的能夠顧及大家嗎?何況還有事情要處理,比如技術、商務、融資等。

官方不需要做所有事情,社區組織的力量遠大於個人。官方需要將「權力」釋放,招募一定數量上有力有所作爲的節點團隊,國際化、多元化。

在 PoS 區塊鏈中,用戶可以把幣委託給節點,你覺得用戶應不應該把幣委託給節點呢?

Catherine:

用戶的權利有持幣和投票兩種。

投票有收益只是官方團隊希望控制幣價、或節點團隊希望能夠獲得高排名,高收益的一種手段。

每一名用戶都有權利選擇持幣或是投票。如果官方團隊不禁止節點團隊將節點收益分紅給投票用戶,那應該考慮如何防止節點「不做事」仍可獲得高收益,讓真正做事的節點持續有動力爲公鏈賦能。

我們應該鼓勵社區用戶行使投票權,但不強制用戶投票。鼓勵用戶投票給真正做貢獻的團隊也是推動公鏈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行爲。

你們主要就在做社區治理方面的事情,可以談談在你看來治理對社區的意義嗎?

Catherine:

我們能看到,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離不開懷有共同目標的一羣人共同協作與演進。共識機制是人們達成共識的規則,治理則是帶動有相同共識的羣體通過低成本,可執行的方式得出結論,推動歷史的發展。

治理,幫助更合理的解決矛盾衝突 ; 治理,調動生態各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 ; 治理,充分發揮羣體的相互協作與配合 ; 治理,讓整個生態變得更加完整與可持續性。

這是治理的意義,是公鏈的核心命題,「治理」方案設計的優劣直接決定項目的發展。但現狀是衆多公鏈項目治理機制缺失或形同虛設。

構建、推進治理是一件門檻非常高的事情。儘管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案例,實踐多次,但仍不敢說我們就是超級治理專家。

在區塊鏈行業,治理結構的探索尚處於初期階段,沒有可借鑑的經驗。Node Pacific 只能說是目前市面上從事社區治理經驗最爲豐富的團隊成果也均令人滿意。

治理的門檻非常高,需要推動者對行業、對治理本身有深刻的認知,對技術、法律、語言、經濟學、社會學、運營能力均有較高要求。

我們需要召開國際會議,多個語言同時進行;我們也需要設計治理工具,提高治理工作的執行效率;我們也需要運用社會學、法律學、經濟學制定合理的治理機制;我們也需要參與制定適用於該生態的激勵方案。

這裏可以說個小故事。大概是去年六月底的時候,EOS 上發生了黑客盜幣以及用戶丟幣的事件,爲了協助中文社區的丟幣和被盜幣用戶維護鏈上資產的安全,EMAC 社區自發成立了 EMAC911 小組協助用戶與 ECAF 進行溝通,並採用 Memo 轉帳的形式與黑客進行交涉。經過 EMAC911 小組成員的不懈努力,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找回和凍結了涉案鏈上資產總額超過千萬人民幣。

在此期間,克服了很多事情。不同國家時差的問題、各個國家的語言、文化的差異,連續通宵追查。即使遇到了種種困難和不理智報案人的威脅,EMAC911 小組也一直爲華語社區無償服務。取得這些成果的艱難,只有我們團隊自己知道。

在你看來,節點成本最大的地方是哪裏呢?

Catherine:

服務器成本,維護成本是最基礎的成本。其他的成本在於這個「節點」團隊除了維護主網穩定,還會爲主網帶來哪些價值。

如果僅僅是「站臺」的節點,其成本一目瞭然;如果是真正爲生態做貢獻的「節點」,其成本各有不同。

對於我們來說,除了服務器成本、運維成本,還會有人才運營成本。治理門檻極高,對人員的要求也非常高。但好在我們已經實操了多個案例,熟能生巧,總結出了很多可遷移應用的經驗。反過來說,其他同想做社區治理的團隊,他們在認知上的成本會非常高。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研發一些治理類的 DApp,這是建立在深度參與社區治理,以及對公鏈的強熟悉基礎上。

同時做十幾條公鏈的節點,如何權衡各個公鏈直接的利益關係 ?

Catherine:

一視同仁。我們與合作公鏈互相認可,且目標一致,願與其一同發展壯大。

我們對合作夥伴的挑選非常嚴格,自成體系。從項目的基本面到技術創新、社區發展、價值表現、市場競爭等多個維度進行嚴格的分析。我們對每一條已經參與的公鏈也有內部的鏈評,作爲節點與社區治理推動者進行公鏈分析,其信息量是與「白皮書解讀」有本質上區別的,目前僅開放了一篇,大家在公衆號上能夠查看到。

我們對每一個合作伙伴都一視同仁。每一條公鏈的發展進度均有不同,每一條公鏈的治理現狀與發現方向也均有不同。有的公鏈發展時間較長,生態可能相對較爲完善,但仍有很多問題未得到解決。有的公鏈發展也非常快,社區治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但每一條公鏈均有其發展路徑與側重點。每一個公鏈都是我們的孩子,沒有偏頗,只是「關照」的方式與頻次有所區別而已。

未來還打算做哪些公鏈的節點?

Catherine:

目前來邀請我們參與「節點競選」的公鏈團隊很多,但我們會進行挑選。合作一定是建立在相互認可的基礎上展開的。甚至也有一些公鏈團隊來請教我們如何制定適用於他們的「節點招募」方案。

我們會優選市值排名前 100 的公鏈,以及一些新興明星項目,如 IrisNET,Lambda,BOS 等。

結語

PoS 的 staking 經濟在今年已經成爲了風口,很多使用 PoS 的明星項目,像 Tezos、Cosmos 等等都已經有用戶,或者錢包,或者交易所參與進來。今年第三季度 Polkadot 主網也計劃上線,屆時 PoS 必會成爲熱點。

PoS 的節點其實門檻不高,抵押到一定數量,就能成爲節點。但通過對 Node Pacific,我們發現,節點最重要的,還是對生態的付出。

如果所有節點都只是簡單的出塊,沒有任何對生態的其他貢獻,整條鏈就沒有發展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