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聞消息,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比較》雜誌上撰文,闡述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及其背後的理論邏輯。姚前在文章中回顧了貨幣形態的變化,由於技術推動,貨幣形態經歷了從商品貨幣、金屬貨幣、紙幣到電子貨幣的演化,目前已經延展到信用貨幣、高流動性金融資產等更廣義的貨幣層次。隨着現代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技術對貨幣的影響正達到前所未有的狀態,並將繼續演繹、拓展和深化。它甚至還可能引發整個貨幣金融體系變革。

在姚前看來,以往的貨幣替代是因爲貨幣的價值內涵發生變化,可以稱爲「古典貨幣戰爭」,而現在由於技術而引起的貨幣替代可稱爲「新型貨幣戰爭」,比特幣引發的「新型貨幣戰爭」纔剛剛開始。

來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