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阿爾法公社

一、導語

2018 年 8 月 6 日,騰訊安全發佈《2018 上半年區塊鏈安全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出現了 1600 餘種加密數字貨幣,2018 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因安全問題損失超 27 億美元,而且因區塊鏈安全事件損失的金額還在不斷攀升。從 IOTA「郵件門事件」、USDT「假充值漏洞」、EOS「彩虹攻擊」,到 BEC 與 SMT「整數溢出攻擊漏洞」、BTG「51% 算力攻擊」等等,這一系列的事件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與思考。

區塊鏈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爲什麼智能合約的安全問題如此重要,會引起這麼多人關注?智能合約的安全類型有多少種?現在主流的安全監測方法有哪些?最有效的方法又是什麼?大家如何能獲得安全無漏洞的智能合約代碼?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對安比實驗室(SECBIT)創始人郭宇進行了採訪,爲大家系統介紹區塊鏈行業安全問題及主流解決方案。

二、區塊鏈安全六大類型

從安全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可分爲五層,相應安全問題則爲六大類。

一文看懂區塊鏈安全 6 大分類 3 大問題區塊鏈 2.0 版本技術架構

第一層,密碼學。密碼學是區塊鏈最底層的支撐技術,包含了哈希算法、數字簽名、隨機數等,如果這些密碼學技術存在問題或者漏洞,那麼基於此的整個區塊鏈構建的信任將會坍塌。

雖然目前密碼學技術已經頗爲成熟,存在巨大漏洞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仍然不排除一些項目存在問題。2017 年 7 月 15 日,具有「物聯網世界第一幣」之稱 IOTA 收到了麻省理工學院附屬的學術研究組 DCI 的郵件,提醒 IOTA 團隊,IOTA 的哈希算法 Curl-P 存在弱點,DCI 可以對該系統進行成功的攻擊 , 竊取用戶資金。雖然 IOTA 隨後對 DCI 的郵件進行了質疑和反駁,到目前爲止,也沒有用戶因爲此漏洞而發生資金被盜的情況,但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對 IOTA 和其他項目在密碼學技術安全上的關注。

第二層,用戶私鑰的生成、使用與保護。用戶參與區塊鏈的憑證是一對公私鑰,每個人通過區塊鏈產生交互行爲的前提就是他擁有安全的私鑰、並且能保管好自己的私鑰,因此私鑰的生成、試用與保護問題就非常重要。

今年 7 月,EOS 就因私鑰生成工具存在安全隱患,創建的私鑰被黑客發現漏洞,並實施「彩虹」攻擊,導致賬戶數字資產被盜,造成上千萬數字資產損失。

第三層,節點系統安全漏洞。這一問題歸屬於傳統安全範疇,比如區塊鏈節點不能存在緩衝區溢出等傳統的安全漏洞。另外區塊鏈節點的實現要能忠實地正確實現區塊鏈的共識協議;節點不能暴露不該暴露的 API 接口,導致黑客可以無障礙的獲取一些節點關鍵信息。無論是以太坊還是 EOS 都曾經被爆出過比較嚴重的安全漏洞。這一部分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四層,底層共識協議。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區塊鏈共識協議有以下幾種,POW、POS、DPOS、PBFT。底層共識協議決定了區塊鏈整個架構是否可信,能不能真正做到形成一個具有共識的區塊鏈。現在真正被證明安全的共識協議並不多,因爲共識協議本身無論從理論、還是從技術實現上都不簡單。而經過長時間驗證的共識協議是比較安全的,比如像比特幣的 POW。 共識協議有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三角關係:安全、去中心化和效率,這三者只能同時實現兩樣。如果追求效率,要麼犧牲去中心化,要麼犧牲安全。

一個區塊鏈系統的共識協議是不是安全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理論上,基於底層共識協議創建的所有數字貨幣都是存在 51% 算力攻擊風險。今年上半年,就有至少 4 種數字貨幣分別受到了 51% 算力攻擊,分別是 Monacoin 、Bitcoin Gold、Verge 和 Electroneum,給用戶造成數千萬美元損失。

第五層,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 (promises),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任何參與方都能在應用層創建合約,也就是所謂的 DAPP (去中心化應用)。這也是目前出現安全問題最多的地方。

智能合約安全隱患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有沒有漏洞。合約代碼中是否有常見的安全漏洞。第二,是否可信。沒有漏洞的智能合約,未必就安全,合約要保證公平可信。 第三,符合一定規範和流程。由於合約的創建要求以數字形式來進行定義承諾,所以如果合約的創建過程不夠規範,就容易留下巨大的隱患。

目前市場上很多智能合約均存在安全漏洞問題,比如,6 月 3 日,安比實驗室(SECBIT)發現 Ethereum 上出現 81 個合約帶有相同錯誤,ERC20 Token 合約中的 transferFrom 函數存在巨大隱患,一旦部署後出現問題,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6 月 6 日,安比實驗室(SECBIT)發現 ERC20 代幣合約 FXE 由於業務邏輯實現漏洞,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轉出他人賬戶中的 Token,Token 隨時面臨徹底歸零風險。

作爲區塊鏈行業從業者、智能合約使用者或是加密貨幣擁有者,應該學習相應的密碼學和智能合約編程知識,切不可隨意複製使用涉及資金安全的合約和公私鑰等的代碼。如果惡意攻擊者,將帶有嚴重漏洞的代碼公開在網絡上進行傳播,誘導技術開發能力欠缺的組織使用,將會給使用者造成毀滅性打擊和不可挽回的損失。

第六層,激勵機制設計。智能合約要完成協作,通常是要設計相應的經濟激勵機制。經濟激勵是區塊鏈技術裏面非常有突破性的一個概念。一個真正健康有活力的區塊鏈生態,需要一個很好的激勵機制。但是經濟激勵設計得不夠安全,可能生態就無法建設起來,比如典型的類龐氏遊戲,這一點大家要警惕。

三、智能合約三大問題

前面介紹的六層區塊鏈安全問題,都是依託相應的技術層級來劃分的,越底層的技術越穩定,比如密碼學從一開始選定之後,就不會輕易改動。

智能合約由於比較靈活,任何人都可以創建,所以相對容易出安全問題。

任何用戶都能創建一個有共識基礎的合約,就好像是每個老百姓都可以基於某部法律寫一份合同,這個法律是一種共識機制(平臺),這個合同也是有內在的約束條款,使用 DAPP 就像簽訂合同,所有行爲都要按照這個合同條款執行。因此,智能合約的安全隱患,直接關係到用戶的財產損失。

到目前爲止,安比實驗室(SECBIT)發現了市場上智能合約的三大問題:

第一,以整數溢出爲代表的安全漏洞。安全漏洞通常是被寫代碼的人不小心引入的,它可能引起合約某些功能部件失效,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黑客攻擊、用戶丟幣、甚至黑客憑空造出來很多的幣。比如 BEC、SMT、EDU,曾經就因整數溢出安全漏洞,被黑客攻擊從而導致幣值歸零。

第二,智能合約權限控制。一般智能合約裏會設置一個管理員,管理員一般擁有超級權限,這類合約的安全隱患比較大,因爲一旦管理員的私鑰被盜用,很容易造成巨大損失。據安比實驗室(SECBIT)不完全統計,排名前 570 名的 Token 合約中,有 342 個合約存在只有管理員能調用的功能(Only Owner),不少合約更存在管理員任意鑄幣、燒幣、凍結賬戶、關停轉賬等過高權限 。

今年 7 月 10 日,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Bancor 稱遭到攻擊,丟失了當時折算法幣金額爲 1250 萬美金的以太坊、1000 萬美金的 Bancor 代幣和 100 萬美金的 Pundix 代幣。經過我們分析發現,這次 Bancor 平臺被盜事件就是與 BancorConverter 合約有關,攻擊者(黑客 / 內鬼)通過獲取了管理員賬戶的私鑰,借用管理員身份盜走用戶的 Token,給用戶造成巨大損失。

第三,規範性問題。現在很多智能合約的實現並沒有統一的規範。智能合約是以交互的方式多人協作,如果合約不規範,容易導致不同人對合約的行爲產生誤解,從而出現大量的安全問題。

比如,今年陸續爆出的「假充值」事件,包括以太坊代幣、USDT 等,根據一家機構進行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市場上的單代幣合約有 3619 份存在「假充值」漏洞風險,其中不乏知名代幣。

正常情況下,充值過程中轉賬不成功,賬戶將無法充值,賬戶餘額仍然是 0。但如果合約存在「假充值」漏洞,在轉賬不成功的時候,系統並不會顯示充值失敗(值),交易所就會誤判結果爲充值成功。如果有黑客發現這一漏洞,就會一直進行「假」充值,之後再把這筆錢提出,給交易所帶來直接損失。

四、形式化驗證的重要性

目前,市場上針對智能合約安全問題的檢驗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測試,第二是審計,第三是形式化驗證。測試需要程序自動跑,通過各種可能性的輸入,檢測是否存在整數溢出漏洞等問題。但這個測試通常不可能百分之百覆蓋,一定會有遺漏存在。審計就是靠專家的專業知識去審覈,但再專業的專家也可能會有疏漏。前兩種傳統的方式,並不能保證合約中沒有漏洞,但形式化驗證能做到這一點。

形式化驗證可以解決三類問題,第一類是安全無漏洞:通過數學推理的方法,捕捉、覆蓋合約的所有行爲,覆蓋所有可能性,從而保證合約沒有漏洞。第二類是可信:公開透明。合約的創建者不僅要說明白乾了什麼事,還要向大家證明代碼確實是這麼幹的。這個也是目前只能用形式化驗證才能做得到。第三類是規範性問題。前面提到的假充值漏洞,就是因爲以太坊的 ERC20 規範,寫得非常模糊、不完整。那怎麼樣能寫完整呢?這就要求合約的規範就不能用自然語言,或文字描述,而是應該引入形式化規範,用一種數學邏輯語言來嚴格定義。

形式化驗證在工業界、尤其是安全系統相關領域,已經有了大量應用案例,比如航空航天、高鐵、核電等行業,都有專門的團隊提供形式化驗證服務,其作用與效果早就得到了安全行業專家的認可。

目前,形式化驗證包括模型檢驗和演繹推理兩種。安比實驗室(SECBIT)在演繹推理方面積累了十幾年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經驗,技術在全球比較領先。

相對權威和安全的公司,比如 Zeppelin 和以太坊官網都曾經公佈過有問題的智能合約代碼。如果能有一個更可信,不依賴權威的智能合約代碼庫,開放給所有人使用,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這方面,安比實驗室(SECBIT)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並且目前建立全球第一家可信的開源智能合約代碼庫,方便大家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