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的還是算了吧,沒一個靠譜的。”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從 DeFi 聲名鵲起,到被國產山寨們拉下神壇,可能只需要開挖的一剎那。”一位投資者曾預言,不想一語成讖。

NEO 旗下的 DeFi 生態項目 Flamingo 原定於 9 月 25 日晚 9 點上線,由於錢包故障,大量用戶無法順利質押資產,只得宣佈暫停“MintRush”,官方給出的解釋是 NeoLine 出現的相關問題。

“都挖了幾百多萬幣了,散戶還一個沒進去的。“一投資者在微博上表示,大戶哼哧哼哧開挖了,節點服務斷掉,其他人都進不來了,“科學家都科學不起來”。

截至發稿時,Flamingo“暫停了”2 次,BTM 的跨鏈 DeFi 項目 SUP 也遭遇 2 次“暫停”,被戲謔爲“可暫停的區塊鏈”。“(國產公鏈)號稱超越以太坊的 TPS 和穩定性,結果抄作業都抄不好。”

國產項目,真的有這麼差嗎?

“我又被國產項目割了”

“國產的還是算了吧,沒一個靠譜的。”投資者錫蘭告訴深潮 TechFlow,在加密貨幣世界,國產項目處於鄙視鏈最底端。

他介紹,經歷過 2018 年空氣幣亂象之後,現在在幣圈只要提起國產項目,就意味着騙局、割韭菜與不靠譜。

而在這場 DeFi 浪潮裏,國產項目同樣沒能翻身,扭轉大衆的看法。

“我又被國產項目割了。“曉雲 2018 年初進入幣圈,投資某國產公鏈項目被套在高點,今年流動性挖礦興起,她沒趕上第一波知名項目,於是買了被稱爲“國產 DeFi 之光”的某項目,結果幣價腳跟斬,又被深套。“國產一不小心就被套萬年。”

在 DeFi 世界,有一個新詞叫“土狗”。土對應國產,土狗則專門指 Uniswap 上的國產項目幣。後來泛指所有國產 DeFi 項目。

國產原本指的是本國生產的東西,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產的概念發生了變化,在手機業和汽車業,國產是指中國自主研發生產製造,或者零部件半數以上國產化的產品。

在許多人眼裏,國產意味着品質略遜一籌,比如國產汽車比不上德系車或者日系車。

而在區塊鏈世界,不僅只有投資者 / 消費者看不上國產項目,就連國產項目自己都看不上自己,特意僞裝成國外的項目。

微博博主“廢 X 廢”所遭遇的事情正好說明了這一點。他在 9 月 20 日在 Soda 發現了一個漏洞,選擇第一時間告訴開發組,對方一開始和他飆英語,後來漏洞被證實後,開發組慌忙中文詢問。

國產項目假裝國外團隊並不是個例。一個從業者曾在某次線下活動分享,如何將國產項目包裝成國外項目:除了配套推特、官網、Discord 外,還得儘量請國外 / 國際化的安全審計團隊,並在宣發材料上隱匿團隊信息,製造去中心化的假象。

爲什麼國產項目一定得仿造國外項目?國內項目何以污名化至於此?國產項目究竟差在哪裏?

國產 DeFi,邯鄲學步

這波 DeFi 熱浪是從國外刮過來的。6 月中旬,Compound 領銜流動性挖礦,Coinbase 推波助瀾,引爆了市場。

然而,直到 8 月中旬,DeFi 總鎖倉量逼近 90 億美元並在 3 個月翻了 10 倍時,幾大國產公鏈才緩過神來,陸續宣佈在 DeFi 領域的佈局。

8 月 10 日,星雲鏈(ANS)發佈 2020 年下半年研發路線圖,DeFi 服務是重點。

8 月 11 日,公信寶(GXC)公告表示,將推出預告機、跨鏈概念相關產品,正式踏入 DeFi 賽道。

8 月 16 日,量子鏈宣佈,完成去中心化交易所 Qiswap 的設計與開發,實現對以太坊虛擬機的兼容。

……

8 月 27 日,NEO 公佈 DeFi 生態項目 Flamingo,預計在九月中旬正式上線。

進入 9 月,正當國產公鏈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DeFi 的熱度逐漸降下來,DeFi 市場情緒聚集在 Uniswap 發幣上,而其他熱度則被 NFT 等帶走。

“國產公鏈挺難的,搞 DeFi 一地雞毛會被罵,不搞 DeFi 也被罵。”曉雲表示,“這批國產公鏈很多也是被逼着趕着開發 DeFi,不然幣價不見起色,被投資人追討。”

以太坊上的 DeFi 火了之後,以太幣的價格突破了 2018 年 7 月以來的新高 439 美元。而此時,絕大多數國產公鏈項目代幣還陷入沉睡。

正如深潮 TechFlow 此前文章 《DeFi 逃不出以太坊》 中提到那樣,由於資產種類沉澱、性能轉賬、中心化等原因,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鏈做 DeFi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NEO 上只有 4 個 Dapp 還有活躍度

而面對來不及趕上的差距,國產 DeFi 們開啓了“Copy to China”模式。

區塊鏈博主“熊熊匯”總結國產 DeFi 的實質有 2 點:一是將以太坊現有 DeFi 模式遷移到公鏈上,二是構建公鏈自己的基礎 DeFi 協議,但基本都是 DEX 或者全棧協議。

“幾乎完全複製 ERC 式 DeFi 上各種玩法,未見創新,基本都是存幣挖礦+流動性挖礦。”

除了上述提到的國產公鏈上的 DeFi,在應用層面,國產 DeFi 同樣沒有能比肩國外的產品。在 Debank 鎖倉量排行榜中,前 10 沒有國產 DeFi 的身影。dForce 生財寶、DODO、YFII、HBTC、ForTube Bank V2 分列 12、21、24、23、26 位,但鎖倉量加起來都不及第 10 名的 SushiSwap。

回看上述 DeFi 應用,依然屬於國外項目崛起之後的“追隨者”,賽道已被海外項目霸佔,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區塊鏈,都存在“頭部效應”,自然而然形成資金與流量的壁壘,如果只是簡單的模仿追隨,很難“彎道超車”。

這一波 DeFi 的興起,無論 AMM 自動做市商下的 DEX 崛起、流動性挖礦、聚合挖礦、吸血鬼攻擊,都是國外項目首創,國產項目在“邯鄲學步”。

除了缺乏創新之外,國產 DeFi 面臨一個更加嚴峻和迫切的問題:幣價陷阱。

由於 DeFi 市場整體回調、激勵機制、老鼠倉等原因,dForce、Fortube 的代幣 DF 和 FOR 在一個月內從最高點跌幅 81.7% 和 67%,不少各大成員揚言要報警開啓之路。幣價,成爲了項目方的沉重的負擔,項目方究竟是爲產品負責還是爲幣價負責?這是個問題。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2017 年,一向心直口快的小鋼炮馮小剛將中國生產垃圾電影的矛頭指向了觀衆。

“生產很多垃圾電影是觀衆最愛說的話,那是不是因爲有很多垃圾觀衆,才形成了這麼多垃圾電影?”

從這個邏輯出發,那麼國產 DeFi 的困境會不會和國內炒幣社區的氛圍有關?

分析師李楓認爲,大多數國內投資者眼中只有幣價,單純以幣價的漲跌來衡量項目優劣,這不利於國產項目的長期發展。

“拉盤上漲就是好項目,幣價下跌就是騙局,炒幣的價格陷阱不僅綁架了投資者,還綁架了項目方”,李楓如此表示。

根據正常的邏輯,幣價的漲跌會伴隨着市場的整體行情、項目本身的基本面而波動,但這樣的週期過於漫長,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項目方想的都是快速拉盤,快速變現。

當項目方開始純粹爲幣價服務,那麼比起慢慢做事,性價比更高的顯然是,設計幣價上漲的經濟模式、與社區合作喊單,甚至不少項目方選擇與資金盤、傳銷團隊合作。

短期內脫離基本面,加速上漲的帶來的結果就是透支項目的生命力,變成純粹的籌碼遊戲,“漲得越多,跌得越狠”,成爲大多數國產項目的真實寫照。

投資者張斌把項目方分爲四個層次:“在做事,幣價漲;不做事,幣價漲;在做事,幣價不漲;不做事,幣價不漲。”他認爲,國產項目大多屬於後兩者。

對比國外項目的社區,一個顯著的區別是,國產項目社區的話題主要集中於“幣價漲跌”,“何時拉盤”,而國外項目的社區通常往往禁止談論幣價和交易,關注技術發展、產品進程。

以今年的明星項目 Chainlink 爲例,Chainlink 中國社區總監 Philip 多次在社區表示,禁止談論價格,這也成爲社區共識。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不談幣價”給社區帶去相對輕鬆的氛圍,同時也讓項目方可以真正“做事。”

以 DeFi 龍頭,借貸協議 AAVE 爲例,其代幣上線不久後,便從高點下跌 80%,並跌破發行價,此後 2 年時間內,一直在價格底部徘徊,甚至有不少人認爲這個項目已經瀕臨死亡。

直到 2020 年,DeFi 迎來繁榮,AAVE 鎖倉價值從 1 月初 100 萬美元,到如今 15 億美元,上漲 1500 倍。作爲基本面的反應,其代幣 Lend 從年初至今,上漲超過 100 倍。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國產 DeFi,困在幣價裏

幣價就像一把雙刃劍,上漲時的讚美與追捧有多熱烈,下跌時的惡罵與詛咒就有多悽慘,如果一直在困在幣價陷阱那麼本應互相成就的投資者與項目方無疑會變成雙輸的局面中。

曾幾何時,中國製造也是山寨與劣質的代名詞,但是如今,無論是手機還是 5G 通訊、工程製造、高鐵……國產從模仿走向引領,逐漸被全世界所認可。

在區塊鏈領域,中國人一度統治比特幣礦業、中心化交易所業務,而在具體的協議層、應用層方面,則落後於國外呢?

如同中國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愛恨交加,我們仍期待國產 DeFi 的崛起,不再是跟風與模仿,而是真正的引領,希望投資者多一點耐心,項目方多一點長期主義的堅持與創新。

本文編輯 | 陳宛琦

轉載來源 | 深潮 Tech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