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P2P 市場來說,去中心化的方式是否比中心化的方式更好?成本更低嗎?效率更高嗎?目前來說,還不完全清楚,但是不要忘了,兩年前還無法想象什麼是開放金融,而今天已經發芽了。

原文標題:《哪些 P2P 市場更適合區塊鏈化?》
作者:Kyle Samani
翻譯:藍狐筆記社羣 李熙和

每一個 Craigslist 上的細分領域,將來是否都可以成爲 DeFi?Kyle Samani,Multicoin Capital 管理合夥人

在過去的 20 年裏,爲了連接買家和賣家,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大型的在線市場。 Amazon, eBay, Uber 和 Airbnb 通常被認爲是典型的例子,但除了這些公司之外其實還有許多。

從幾年前開始,一些風險投資機構開始公佈一系列如下圖所示的模型。它顯示出 Craigslist 上的幾乎每一個子類都發展成了足夠大的市場,且這些市場都具有自己獨特個性,並且依靠專有功能和優化的搜索和發現系統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每一個 Craigslist 上的細分領域,將來是否都可以成爲 DeFi?

雖然圖中的每個子市場都是 P2P 市場,但所有這些子市場都是由中心化公司所運營的。從中我們可以得出:

  • 沒有結構性原因表明 P2P 市場爲什麼一定得是中心化的;
  • 由於中心化機構可以對在平臺上進行的交易收費,花費資金去吸引供應和需求方加入自己的平臺也就變得合理。更多新的供需方加入使得產品服務對現有的參與者更有價值,這是網絡效應,它創造出讓其他平臺難以與之競爭的護城河。

基於這兩點觀察,我們很自然地會問:什麼樣的市場更適合沒有中心化媒介的形態?

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市場被認爲更適合去中心化的模式。而我懷疑在未來加密生態成熟之後還會湧現出更多適合的市場。

爲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考慮區塊鏈獨特的優點。排名不分先後:

1、 近乎爲 0 的交易費。這會使微支付成爲可能。 對於不可信的多方之間的實時交易來說,這一點可能十分誘人(比如按每字節數據付費)。同時這一點也能降低傳統的金融系統中的行政管理費用(比如證券行業的 T+3 結算模式);
2、 不需要法人實體就能夠收取收入的能力。這一點對於像 Filecoin 這樣的網絡來說特別有益,因爲對於這一類網絡來說,如果消費者需要設立公司才能加入,那麼它會適得其反;
3、 匿名性。無須任何 KYC 就能參與網絡的能力;
4、 監管套利。監管對很多形式的商業管理帶來一定的摩擦。比如預測市場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都是非法的,儘管事實上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會給社會帶來實質的負外部性;
5、 無須許可。世界上還有幾十億人沒有銀行賬戶。 而在區塊鏈中只需要生成一個公私鑰對就能進行價值存儲,且對每個人都是免費的。而公私鑰對在全球範圍內通用,且不受國際交易費用的限制;
6、 信任最小化。在區塊鏈中,人們可以在不需要相信任何其他人和機構的情況下進行交易,需要相信的只有數學和博弈論;
7、 抗審查性。這一點既適用於貨幣,也適用於其他非貨幣資產;
8、 允許從相同後端讀取和寫入數據的不同前端之間的競爭。這會降低進入的門檻,這爲 web2.0 環境的產品創造了近乎完美的競爭,web2.0 產品服從於極強的網絡效應;
9、終結有關資產所有權的所有欺詐行爲
10、 將邏輯嵌入到資產中,而不是在控制資產的應用中嵌入邏輯(例如,直接將音樂會門票轉手的一些限制性規則編入門票中,而不是試圖阻止人們轉手門票)。

下面會討論一些我們目前已經認定能受益於這些特質的市場。

開放金融

Augur、0x、Maker、Compound、Dharma、UMA 這樣的開放金融工具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和無須許可。使用這些工具,人們可以創造像 Primotif 這樣的衍生品,它可以讓世界上的任何人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使用。

試想: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都沒有權限進入到美國資本市場。比如,如果你是住在巴西的中產階級,你可能無法購買蘋果的股票。考慮到 KYC,經紀人,證券交易商,以及所涉及的銀行等,存在很大的摩擦,美國資本市場對於全世界的幾十億人來說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

而使用 Primotif,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以太坊購買 S&P 500 上的股票。

這是一個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深遠的突破。利用開放金融技術棧,資本市場將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無須許可地獲得該服務。這一點到現在還沒成爲現實簡直是荒唐。

灰色市場

灰色市場是那些受到不必要監管約束的市場。共享搭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Uber 剛剛進入時,在大多數城市都是非法的。出租車相關的規定可能是過時的,大多數城市的政府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做出了調整。會受到實質影響的明顯的灰色市場有:

  • 預測市場,比如 Augur 和 Gnosis。大多數明顯的子類是體育競猜。但是我認爲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新的市場湧現出來,比如:像 PdotIndex 這樣圍繞名人展開的市場;(藍狐筆記譯註:還會有像 Blitzpredict 這樣的體育競猜聚合平臺。)
  • 讓人們能夠售賣個人預測的市場,比如:Erasure。

虛擬房地產

虛擬世界中固定量的房地產(比如 Decentraland)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

關於消費者們是否想要擁有加密的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比如稀有寶劍)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如果一個線上遊戲中有着固定量的房地產,那麼只要玩家們願意在遊戲中花費時間,這些地產就是有價值的。

嵌入邏輯的智能資產

雖然這和上面一點很相似,但實質上有本質差別。上面一點是關於自我控制的資產所有權,而下一層的智能則是直接在這些資產中嵌入邏輯。

比如:在音樂會門票中嵌入轉手的限制條件。這就根除了黃牛市場,無論是參與方還是主辦方都非常痛恨黃牛市場。這正是 Tari 在做的。

勞動力市場

由於缺乏管理框架而無法將供需有效配對的勞動力市場正適合去中心化。

Aragon 正在構建一個技術框架,賦能無須許可地創造智能合約組織,用以支持任何可能的規則(例如:優先股權,收入分享,或者合作等)。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組織會是什麼樣子,或者會出現什麼當前還不可能的形態,但是這些潛在的機會顯然是有趣的。

分佈式計算

我想強調的最後一個市場是分佈式計算。這個應用場景相比其他較爲出名,因爲有像 Filecoin 這樣高調的項目。但是這個場景並未像大多數人所想的那麼明朗。

分佈式計算只在如下兩種情況下才有意義:

a)供需雙方在物理上的毗鄰十分重要;
b)網絡的主要目的是混淆化(節點越多越好)。

本質上說有三種計算資源:計算,存儲和帶寬。讓我們依次檢測每一項以理解它們:

1、分佈式計算網絡

比如 Golem 和 iExec。你可以把分佈式計算網絡視爲 CPU/GPU 上進行的 Airbnb。這些網絡爲異步計算任務而生(比如視頻渲染)。因此,它們既不受地理位置所限制,也沒有任何混淆目的。這些網絡宣稱他們會比中心化的方案更快更便宜,但目前爲止,這一點還沒有在任何有實質規模的層面上得到證明。

考慮到這些網絡還處在極其早期的階段,去中心化計算網絡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達到足夠的規模,在那之後我們才能去驗證這個假設。

雖然 Golem 和 iExec 理論上在供應側沒有邊際成本(因爲硬件的其他用途對沖掉了沉沒成本),實際上這是有問題的,因爲還有電費成本,還有芯片專業化如 ASIC,這些因素要考慮。

對於某特定類型的計算需求越多,製造 ASIC 硬件的動機就越強。對於特定類型的計算,ASIC 的每瓦特效率通常比通用芯片要高效一到三個數量級。考慮到 ASIC 獲得的大幅效率提升,通用芯片根本不可能與之競爭。

ASIC 在加密貨幣挖礦、機器學習、視頻編碼 / 解碼、背景處理(比如持續在線的麥克風)領域、以及其他多個領域都在蓬勃發展。人們普遍預計,隨着摩爾定律的終結,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 ASIC,硬件創新將進一步推動芯片的專業化。

最後,計算從地理上說已經是分佈式的了。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數據中心。似乎很難爭辯說,成千上萬的計算機對於某些用例還不足夠,但如果有數百萬的計算機那肯定是夠了。

總體來說,還不清楚像 Golem 和 iExec 這樣的網絡是否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除非有需求來自完全去中心化的 P2P 應用場景(我們不清楚這樣的需求量能否足夠大到支撐起一個市場)。

2、分佈式文件存儲

比如 Filecoin,你可以把 Filecoin 想象成你的硬盤上的 Airbnb。這個想法表面上很有吸引力。大多數電腦有很多未使用的存儲空間。並且和出租 CPU 不同,出租硬盤並不會消耗大量的電力。

但是,像 Filecoin 這樣的分佈式網絡在某些方面不如中心化網絡那麼高效。最重要的是,Filecoin 協議在對抗網絡上運行,這就是說,相對於中心化的需要信任的傳統方案(比如 AWS S3),它需要額外的冗餘。

考慮到 S3 的存儲已經如此廉價(S3 是鎖定,由此 AWS 可以在其他地方產生利潤)。還不清楚 Filecoin 能否提供有實質意義的更便宜的存儲,因爲要考慮它的額外冗餘需求。

而且和計算一樣,文件存儲在地理上也已經是分佈式的了,數據遍佈各個數據中心,混淆化也可以通過軟件在現有的中心化文件存儲網絡實現(比如數據分片,擦除編碼等)。

3、分佈式帶寬路由

帶寬本質上是本地的,並受制於延遲。更重要的是,很多國家都對互聯網流量進行審查,因此通過去中心化進行混淆化可以繞開這些限制。帶寬路由有以下幾個獨特的應用場景:

1)分佈式 VPN/Tor

有許多團隊已經在着手研究,包括 Sentinel,Mysterium,和 Orchid。雖然他們使用不同的技術手段,目的都是一樣:將互聯網流量混淆化。這些服務顯然受益於地域分佈和數量:節點越多,分佈越廣,審查難度越大。然而,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系統的價格和性能將如何實現規模化。

2)分佈式 CDN

CDN 一開始在地理上就是分佈式的。但是加上一些 P2P 的魔法似乎它還能變得更高效。

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假設有一座住着 300 人的高樓。若有兩個人都在玩同樣的 NFL 遊戲,那麼讓一個人中繼視頻流到另一個人似乎是合理的,而且這麼做能降低 CDN 的帶寬要求。

如果一切按預想的運作,那麼成本應該能降低,並且消費者也許還能因爲這個順便賺點錢。我知道至少有一家低調的初創公司在做這個,Filecoin 也在研究這個問題,但這不是他們唯一的方向。

3)分佈式 Wi-Fi 共享 / 網格網絡

這個服務是不言自明的。Wi-Fi 本質上也是本地的。有許多團隊都在着手研究這一點,像 Rightmesh,Althea 和 Open Garden。雖然理論上來說這個想法很具有吸引力,但是技術上這是個巨大的難題。

4)分佈式視頻轉碼

比如 Livepeer。雖然這可以通過帶寬中繼的相同方式從去中心化中受益,但在技術上是截然不同的。理解視頻轉碼的最好方式是理解 Netflix 的運作方式。對於 Netflix 上的每個視頻,它都會儲存上百種不同格式的文件,每一種格式都根據各自對應的屏幕尺寸,分辨率,播放終端,操作系統,比特率等進行了優化。

從一個原始的主視頻文件,Netflix 會進行到各種排列的轉碼。當用戶進行視頻流傳輸時,客戶端的應用會不斷的向 Netflix 的服務器報告其狀態。基於這種實時的狀態,Netflix 的服務器會調整其服務的視頻格式,以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這種方式能夠奏效是因爲 Netflix 提供的內容不是實時視頻流傳輸。他們可以提前把所有的格式都轉碼好。

理解了這一點,就很容易理解爲什麼轉碼直播視頻要困難得多。隨着系統需要支持更多的視頻排列,每個額外的視頻流,都對算力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Livepeer 將視頻轉碼過程去中心化,允許任何人進行轉碼。因爲視頻需要如此之多的數據,因爲延遲很重要,且因爲轉碼所需求的算力如此巨大,節點最好在地域上儘可能廣地分佈,由此越接近視頻源越好。

很多投資者都說「要取代 Uber/Facebook/eBay」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是對的。通過正面競爭去取代這些機構中的任何一個都是註定要失敗的。但是這不意味着 P2P 網絡在今天就沒有用武之地。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我期望這個名單的長度會呈指數式增長。在 2014 年,甚至沒人能夠想象到開放金融的樣子。隨着我們逐漸攻克加密世界中的兩個最大挑戰 —— 可擴展性和隱私 —— 並且隨着可用性和用戶採用的不斷提升,我預計會出現很多之前不可能的新應用場景。而且,上面提及的很多項目可能會以我們無法預測的方式複合增長。

我們剛剛開始看到一些早期的跡象,我們如何以有趣的方式把開放金融堆棧的不同部分組合在一起。今天,大多數人都不能靠質押他們的股票投資組合拿到貸款。

而隨着價值單元不斷代幣化,並實現在更廣泛的金融系統內的互操作,人們將能更加有效的管理其資產負債表。比如,擁有私有公司大量股票的員工應當能將其股票作爲在其他金融交易中的質押品。是的,他們的 LTV 率應該十分保守,但是這能夠爲數百萬人解鎖大量新財富。

隨着這些變革的展開,我們將能夠看到相鄰產業中產生的反響(法律、按揭等)。因此我們期待 P2P 市場的進化具有高度的路徑依賴,這使得今天預測二階和三階效應變得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