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區塊鏈比歷史任何一年都會火爆。自今年開始,區塊鏈的概念開始走向中國大媽,備受韭菜關注。未來會不會像牛市那樣崩盤呢?

我認爲,區塊鏈演化的三個隱喻,或許揭示了未來的發展的道路。

微信圖片_20180403161213.jpg

第一個隱喻:區塊鏈是一朵蓮花。

區塊鏈技術脫胎於比特幣這個帶有原罪的淤泥,已經催生了兩個不好的苗頭,一方面,比特幣受到政府打壓。作爲暗網非法交易的硬通貨,比特幣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的強烈關注。一些原本持有開放態度的政府也開始加以嚴格監管,高度的排斥比特幣及其分叉。原因在於政府,擔心其動輒百億千億元的龐大的匿名交易量會擾亂自身金融系統。但是,政府並非完全排斥數字加密貨幣,反而對自身能否發行數字貨幣保持濃厚興趣,比如委內瑞拉發行“石油幣”,以轉移國內經濟的壓力。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存在着會被濫用的可能性。在一夜暴富神話的推動下,2017年來,鏈圈與幣圈分裂,走上區塊鏈獨立發展的道路。但是,幣圈搖身一變,也戴上了區塊鏈的帽子,大力炒作各種代幣。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入場,而區塊鏈概念股也經歷了多個漲停,猛刮割韭菜之風,ICO製造的神話咆哮不已,背後其實是一副可憐兮兮的等大媽接盤的慘相。民衆難以分清這些打着“區塊鏈”旗號的項目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採用了這一新技術,又有多少僅僅是“掛着鏈頭賣幣肉”。

凡是炒幣的,通俗的說是讓token跟法幣直接兌換,就屬於幣圈,幣圈談的區塊鏈,其實是如何分叉新穎的代幣,收割更多呆逼。圈裏牛人們擅長一種敏捷的轉換術:今天在媒體上給某項目站臺,遭遇危機後立馬聲稱毫無關係。
蓮花隱喻的背後暴露了幣圈某些“高尚”的做派。

微信圖片_20180404180111.jpg

第二個隱喻,區塊鏈是一組麻將。

這是2018年春節期間流行的一個段子,比較完整的內容是:1,四個礦工一組,先碰撞出13個數字正確哈希值的礦工可以獲得記賬權並得到獎勵。2,不可篡改。因爲說服其他三個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體力。3,典型的價值互聯網。自己兜裏的價值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們兜裏去了。4、去中心化,每個人都可以是莊,完全就是點對點。如此等等。

關於區塊鏈本質是什麼?麻將是一種戲謔的比喻,而作爲“分佈式賬本”是一種比較中性而謹慎的說法,容易被各方所接受。

但是,分佈式賬本這種說法的也非常不足,如同當年把blog簡單的理解爲網絡日記一樣,完全忽視了blog作爲自媒體的巨大威力。關於區塊鏈的威力,人們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媒體輿論在傳播區塊鏈概念的時候,不妨少些娛樂調侃,避開一夜暴富的神話,而進行其他的深層探討。

微信圖片_20180404180140.jpg

第三個隱喻,區塊鏈是一把屠龍刀。

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鏈圈不炒幣,鏈圈擁躉者相信,隨着Token的普及,數字經濟將會更加真實可信,經濟社會由此變得更加公正和透明。

許多區塊鏈的書裏印着類似這樣的文字,區塊鏈帶來的變革如同互聯網革命。區塊鏈的意義在於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可靠的互聯網系統,從根本上解決價值交換與轉移中存在的欺詐和尋租現象。區塊鏈還可以應用於更多領域,比如公共服務,2018年3月7日,非洲的塞拉利昂(Sierra
Leone)舉行了世界首個以區塊鏈技術爲基礎的總統投票選舉。

讓人底氣不足的是,鏈圈在普及概念的時候,宣傳口徑無一例外的都是那一套舊詞,什麼去中心化、防篡改、分佈式、透明化等等,解決的問題,所舉的案例,無非是一些小概率事件。

客戶已經有足夠的技術防範小概率事件,憑什麼還要爲小概率事件再買一次單?
寶刀已然在手,但龍在哪裏?

鏈圈面面相覷,發現自己掉進了一個剛需不足的坑裏。

怎麼爬出來呢?創業公司步履蹣跚,巨頭企業獨闢蹊徑,優先考慮建設基礎設施。2018年,基礎設施基本成熟了,因而區塊鏈的應用落地具備了條件,會有大量的應用落地,應用場景從過去的FinTech、銀行領域擴展到教育、健康、版權、行政、科學研究、交通等等多個領域。

尋找大龍,該是各家撕拼的重點方向。

總之,蓮花是美麗的,但美麗的事物往往生命力不長久;麻將是娛樂而形象的,需要更加深刻些。屠龍刀是有價值的,需要儘快找到用武之地,來發揮自身威力。

2018年,區塊鏈技術將實現關鍵性突破,全領域生態級別的底層系統出現,區塊鏈技術將全面應用到各個垂直行業。

人們很快會從神話中醒悟過來,未來的區塊鏈應用將會是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與中心化服務兼容的混合架構。未來的區塊鏈需要接受一定監管,各種security
token、utility token會和國家發行並信用背書的token和平共處。

在現實面前,去中心化的技術將因優化中心的存在而實現自身價值,這是區塊鏈技術存在的社會意義。

本文原發佈於鈦媒體,授權鏈得得App發佈,作者:張笑容


DCON官網:WWW.DCON.CC

來源鏈接:www.chain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