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F 底層思考邏輯:前行的北極星,信仰與公鏈的終局

注:之前我在 FTX 相關的文章後面留了一個坑,說要深度剖析 SBF 的底層思考邏輯,這個坑遲遲沒有填上,導致不斷有讀者來留言催更,拖延症患者今天終於把這個坑填上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FTX 創始人 Sam Bankman-Fried (SBF)是這個星球上財富積累速度最快的男人,沒有之一。

他的底層思考邏輯是什麼,衆多文章或者採訪素材似乎都沒有解答我這個困惑,直到最近聽到了一期 Patrick 對 SBF 的採訪音頻才豁然開朗,裏面涉及 SBF 駕馭不確定性背後的一系列底層思考。

內容主要包括:

(1)指導 SBF 前行的北極星是什麼?

(2) SBF 如何找到交易市場建設中存在的痛點?

(3)未來,交易市場新的機會在哪裏?

(4) SBF 如何看待全球範圍內的政策監管?

(5) FTX 爲何要投入巨資到品牌建設中?

(6) SBF 如何看待現在的新公鏈並行的格局?

(7)積累巨量財富之後,SBF 的心態有何轉變?

深潮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做了刪減與提煉,內容有點多,你忍一下。

前行的北極星

SBF 儼然已經成爲加密行業新的全球偶像,滿身光環,但我們不禁想探討這光環背後的底層驅動力,比如指導他前行的北極星是什麼?

訪談中 SBF 給的答案是相對的,他認爲北極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取決於自己在怎樣的位置上說話。

情況一是,當他醒來,去上班,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且必須回覆它並做出決定時,腦子裏最常出現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好產品與一個強大有效的交易所等?其中最關鍵的是風險引擎是否有效?因爲一個精心設計的風險引擎可以在確保平臺安全的同時爲人們提供靈活性。而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該領域的產品總體設計是否有意義?

情況二是,他經常會反思的是自己做事上的優先級。

比如做慈善,它不一定是日常最相關的事情?甚至和產品設計相比得無關緊要。

但當他去思考他的的生活應該做什麼時?以及他應該怎麼劃分優先級時?北極星可能出現了,比如有效的利他主義和功利主義。

二者的根本在於怎樣做才能最大化他對這個產生世界的積極影響。

其次,採訪者 Patrick 很直觀地觀察到 SBF 在如何建設良好市場上投入的巨大精力和研究,同時承認不斷進行市場建設比任何一種線性吸收美元的慈善組織對人類更有好處,既然如此,令人不解的是 SBF 爲何要投入精力在慈善事業,而不是全力投入更多金融基礎設施來造福更多人?

對此,SBF 的思考看起來維度更高以及,符合他對內在北極星的定義。

他觀察了到各國因爲對股票市場徵收過高的印花稅扼殺了流動性和有效市場,從而使經濟受到打擊的情況,所以堅定地認爲高效的市場會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

從世界發展的長期主義出發,做慈善有其必要性。

雖然存在很多無效的慈善機構,但如果從認真考慮如何用生活和資金做來最好的事情的話,視野會完全不同。SBF 認爲一些思考足夠深入和強大的慈善組織會對未來世界的長期發展會產生持久影響,其影響將擴大到十年之後的數十萬億人中且極有可能真正改變歷史的軌跡。

他以新冠 COVID 流行爲例,表達了人類社會對面臨與解決流行病時的毫無頭緒。

“我們要看的是現在社會爲更好地應對下一次大流行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不是我們對這次大流行做出的反應?但現在基本上找不到關於下一次大流行的討論,這非常瘋狂,坦率地說,我們有點幸運,因爲 COVID-19 並沒有那麼致命,它會允許你有一些方法可以利用時間、金錢和資源。”

訪談中 SBF 表達了對人類共同問題的擔憂,他認爲人們應該爲下一次大流行做好準備,因爲挽救數萬億美元和數百萬人的生命非常重要。

雖然這次大流行中,有一些很好的國家在避免 COVID 方面做了驚人的工作,並避免了更多人死亡,但 SBF 認爲他們處於封閉狀態,經濟停滯不前,誰也不清楚他們前進的道路會如何?所以去思考如何讓措施變得超級有效,並搭建一個更完善的風險模型十分重要,而這個例子的背後可能是他資助那些有強大思考力的慈善組織的原因之一。

**
**

交易市場需要被完善

參考當下交易市場的不完善而言,SBF 指出傳統交易市場複雜交易步驟導致了低效、信息差和高額的交易費用等問題。

比如:

1)訂單簿困境

當今金融市場,如果你不願意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的支付數據服務費,就會被動地交易到一個不能看到其他玩家的訂單簿。所以對於交易所而言,除了允許交易之外,就是支持價格發現。

2)複雜的交易流程,充斥衆多中介

在加密貨幣中,人們習慣於所有來自交易費用的收入,股票交易所不同,他們會將數據貨幣化,並引入衆多中介。

如此奇怪的商業模式,對於有效市場來說可能是錯誤的,並且用戶體驗真的很糟糕。

假設你想在 NASDAQ 上購買 Apple,你不能直接在上面開戶購買,必須通過經紀商進入市場,. 所以股票市場的中介數量是瘋狂的,這導致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

比如訂單流支付(PFOF),它的存在是因爲交易迫使人們從頭到尾經過六家不同的公司,這使交易變得更加混亂和複雜。

因此其認爲創建乾淨、簡單的模塊化市場基礎設施非常有價值的。當然你可能還會問,爲什麼這些都不是 24/7,這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其中之一是你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然後等待申請通過。

3)不合理的交易費用

理論上,交易費用作爲一種收入模式是正常的,但它的區間必須是合理的,不應大於公司所看到的實際優勢量。

它有一個合理的基點範圍,可能介於 10 個基點和兩個基點之間。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會扼殺交易,扼殺流動性。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對每筆交易徵收 10、15、20 個基點的稅,但股市在整個交易日內甚至可能不會上漲 20 個基點。所以如果你在雙方收取 20 基點作爲費用,用戶就不會交易。

因此對於有效市場來合理的費用設置非常重要,這個費用時不僅僅是匹配引擎費用,而是交易中從頭到尾的每一筆費用,當一方將資產轉移給另一方時支付的總費用。

在完善交易市場上的底層思考

指出傳統交易市場的問題後,SBF 也表達了他在在完善交易市場上的底層思考,包含最終價值方面非常接近完善的市場需要什麼?在市場、交易所包括連接到它的市場數據的所有基礎設施中,延遲需要多低才能從中獲得大部分經濟價值?

關於延遲需要多低才能獲取大部分經濟價值上,他給出的答案是延遲必須比新經濟信息的發佈速度要低,以此避免發生兩種不同的經濟事件,但交易所沒有時間將第一個事件內部化的情況。

那是什麼速度?非常多樣化。SBF 認爲當人們處於毫秒時,通常不會有兩個顯着不同的經濟信息產生,因爲彼此之間的距離不到一毫秒,但如果是處於同一天或同一小時就不行了,所以答案肯定是不到一個小時,這與 NYSE 和 NASDAQ 的延遲相比很高效,但這有點具有欺騙性。

因爲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延遲是幾分之一毫秒,但卻可能因爲處於聯邦假期會在一夜之間關閉,這太瘋狂。

因此他認爲真正讓架構儘可能低延遲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讓它始終開放。

**
**

接近完善的加密市場的狀態

談到資本市場的開放和高效,Patrick 認爲加密市場目前的狀態可能最接近 SBF 所說的完善市場,開放的訂單簿且更加公平,SBF 對加密市場現狀進行了簡單介紹。

他表示加密市場目前仍處於比較無序且混沌的狀態,但相比三年前有所改善,且發展空間巨大。

比如,市場波動較大時,存在很多套利空間,主要是跨地域的套利,雖然加密市場是非法定系統,但滲入到各地還是需要依賴電匯基礎設施,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加密市場只能在法幣系統跟上時,才能飛速運轉,避免流動性不足、運轉低效等問題。

不過短期內,穩定幣的存在至少可以部分改善這種情況,如果加密行業的每個人都使用 USDC 而不是 USD,那麼用戶就可以 24/7 全天候移動,消除了對電匯的依賴。這就是穩定幣在加密領域如此龐大的原因之一,它只是一種更簡單、更好的合法方式。

而 SBF 預計未來幾年會有大量法定貨幣流入加密貨幣生態系統,雖然目前尚未真正實現,但非常可能會實現,這可以填補加密貨幣的資本基礎,並開始將這些美元投入生態系統,使生態系統中的資本與市值比率接近於 1。

加密建設如何吸引 SBF?

外界認爲 SBF 介入加密市場不算早,但他卻有很務實的想法。所以人們好奇加密系統是如何刺激他爲此傾入注意力和時間的?深潮從他的回答中整理出以下 4 點:

1) 加密市場需求巨大,尤其是在對加密貨幣的所有基礎設施上,明顯供應不足。

倒退幾年,加密貨幣交易所幾乎每天都在崩潰,因爲他們無法處理負載,風險引擎每天燒掉一百萬美元的客戶資金,因爲他們無法追加保證金準時,那看起來一團糟。但糟糕只是表象,加密市場只是沒有時間讓自己成熟,沒時間讓基礎設施跟上步伐而已,那越是如此,就越有商機,事實也證明加密市場對新業務的需求很大,這些必須有人去做。

2)在嘗試進行加密交易過程中,意識到現有金融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前文有提及)。

3)感受加密市場看似充斥狗屎表演,但仍然比銀行更容易使用,並且有明顯的方法可以使這個空間更有效率。

4)加密的去中心化、跨國界、透明度、開放性等特徵讓 SBF 意識到有大量機會可以開始全新的原生數字化和新的社交方式等,非常酷。

下一步該做什麼?

SBF 認爲發展是動態的,很多時候必須對全球環境做出超級響應。如果一家加密公司,並且沒有認真考慮監管和合規性,那麼就犯了一個錯誤。

這在一年前沒有那麼明顯,當時許多加密公司並沒有真正的合規部門,現在卻截然不同了,所以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他會給出一些非絕對的設想,但他會動態地決定事物的優先級。

比如統計數據是正被優先推進的事情,SBF 表示目前加密貨幣的交易量幾乎與美國股票一樣多,體量很大,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量約爲 2000 億美元,衍生品交易量約爲 1300 億美元,現貨交易量約爲 550 億美元,比例大概爲 2:1。

而美國現貨交易量約爲 100 億美元,衍生品交易量約爲 15 億美元。所以這個比例不是 2:1,而是 0.1:1。稍微推斷一下會發現,有大約 250 億美元的交易量缺失,來自美國的衍生品交易需求很大。

但因爲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沒有獲得 CFTC 許可,所以都沒有在美國提供期貨的監管能力,FTX 最近收購了 Ledger X。這是一個獲得 CFTC 許可的加密衍生品平臺。

SBF 和團隊接下來將與 CFTC 合作並討論隨着時間的推移開發該平臺的方法,來補充這塊市場的空白。

**
**

擁抱監管

這是全球 Crypto 行業從業者都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SBF 對於監管的態度可用一句話概括:積極擁抱監管,走合規透明路線。

在 SBF 看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各國監管政策都落後於加密市場,這是一個全新的資產類別,五年前很少有人關注,五年後已經野蠻成長爲萬億美元的市場,而美國通常不會每三到五年就嘗試推出全新的金融監管框架。

但他對未來十分樂觀,認爲未來幾年美國將建立更完整的框架,這將使美國成爲一個更強大的加密業務經常場所。

但監管去中心化的協議或產品本身難度較大,就具體的監管政策而言,合理的做法是嘗試找到生態系統的戰略部分,將大部分監管納入其中,比如,中心化交易所和任何經營法幣到加密貨幣轉換業務的機構。

監管並不需要追求完美,正確的做法是朝着正確的方向邁出一步,開始建立保護消費者的框架,在不扼殺行業的情況下防止金融犯罪。

衍生品與創新

在衍生品這個領域,或許沒有誰比 SBF 更有發言權。

衍生品交易所衆多,SBF 認爲 FTX 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交叉保證金。

在 FTX,幾乎任何資產都可以成爲保證金,歐元、美元、以太坊、比特幣、USDT、微軟股權通證……可以立馬進行任何資產的衍生品交易。

在其他一些平臺上,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是賣掉手中的資產,獲得 USDT,再去購買現貨以太坊,再將以太坊轉移到以太坊期貨保證金錢包並將其作爲抵押品,最後才能交易以太坊期貨。

在 SBF 看來,這違背了期貨的全部意義。在交易期貨前還要交易現貨是愚蠢的,它增加了被清算的風險,沒有任何靈活性,整個系統一片混亂。

FTX 的品牌建設

在 SBF 看來,按照傳統方法,比如在 Google 和 Facebook 投放廣告,設置一個大的購買按鈕鏈接到網站,並不是 FTX 真正想做的。

“大多數用戶獲取是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的。我們是如何獲得大部分用戶的?他們在推特上看到一個帖子,然後說會 FTX 真的令人很興奮,所以我應該去測試一下。”

FTX 在營銷中真正考慮的事情是,如何讓儘可能多的人聽說過我們?其次,讓人們知道我們是誰,做的什麼事情,並想主動來了解 FTX。

目前,FTX 冠名了許多體育賽事,在 SBF 看來,這些代言不僅是讓人們在某個地方看到 FTX 這三個字母,而是爲了建立一個更強大的聯繫並傳達一些信息:

“我們是一個合法的交易所,我們擁有合法的產品,那些聲譽良好的機構已經對 FTX 做了盡職調查。比如,籃球運動員,如果你聽說他們與某種產品有聯繫,會不會說,哦,這很有趣?”

公鏈與比特幣

談到現在的多公鏈並行的格局,SBF 認爲這只是暫時的。

“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需要兩條(公鏈)。並不是說不會有,但爲什麼需要有兩個?爲什麼不是一個?現在有很多公鏈,他們之間應該存在競爭,競爭推動他們不斷進步,並推動世界找出他們想要使用的那一條公鏈。”

那什麼是區塊鏈的終局遊戲?真正重要的覆蓋上 10 億用戶,交易數萬億美元。這就必然伴隨着,公鏈需要滿足每秒數百萬次交易。

而且應用是需要原生可組合的,不同的應用程序間可以無縫轉移資金,而不是依靠分片、Layer2、側鏈才能實現。

因此,在 SBF 看來,一個單一、原生、具備可組合性、百萬 TPS 的公鏈有巨大的價值。

對於比特幣,SBF 不認爲它是一個通用型區塊鏈,TPS 決定了它不足以成爲交易的通用媒介,因此與以太坊和 Solana 存在很大的不同。

財富與信仰

SBF 是這個星球上財富積累速度最快的年輕人,沒有之一。

談到財富的快速增長,SBF 認爲財富對他的影響比大多數人要少,並沒有改變他對大多數事情的看法,但財富會改變其他人與他互動的方式,尤其是他不太瞭解的人。

最後,Patrick 問了一個 SBF 一個無關生意的問題,“別人爲你做過的最善良的事是什麼?”

SBF 答道,“支持我,你知道我一直在做什麼,在大多數人不相信我的時候,你相信這可能是可行的。”

然後他又給了一個更加符合他價值觀的答案。

“也許實際上與我更有共鳴的是,我認爲在有效利他主義社區的很多人,他們完全不受我或任何東西的影響,對他們的生活所做的事情非常敬業和無私,並以一種涉及做出個人犧牲和尋求利他主義好處的方式實現了真正壯觀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人我認爲更能引起我的共鳴。”

預告:應讀者的好奇,我們接下來會寫一下加密 VC 那些事,如果您有什麼想要了解的話題和方向,歡迎聯繫我們。

__*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區驅動的深度內容平臺,致力於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態度的思考。

社區:

Wechat:TechFlow01

Twitter:@TechFlowPost

- END -

© Copyright Tech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