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

加入社羣

掃碼 加入 幣友會交流羣,每日早盤分析、各幣種分析;段叔親自傳授炒幣技巧;與更多炒幣大神實時交流。

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

來源 | Odaily 星球日報(ID:o-daily)
短短 48 小時,黑客讓 dForce 團隊真切地體會到了“失而復得”的美好。4 月 19 日上午,由 dForce 團隊開發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Lendf.Me 遭黑客攻擊,價值 2500 萬美金的鎖倉資產被黑客洗劫一空,震動社區與行業。而隨後發生的“神反轉”更是比電影還精彩,4 月 19 日晚,黑客向 Lendf.Me 賬戶歸還了 12614 枚 PAX,並附言 Better Future,4 月 20 日,黑客再次陸續歸還代幣,至今已悉數歸還了全部被盜資產。據悉,黑客此舉,是因爲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1inch 上泄漏了自己的 IP 地址,1inch 配合新加坡警方以及 dForce 團隊向黑客施壓,迫使其歸還贓款,1inch 官方也證實了這一過程。dForce 團隊則在 4 月 22 日凌晨發文告知用戶接下來將採取的行動方案:將永久關閉現有合約,新產品將啓用新合約,並將在一週內公佈資產返還的建議方案。不幸之中的萬幸,Lendf.Me 本次被盜最終並沒有給用戶和平臺造成損失,但帶來的思考和探討已遠超事件本身。事件發生後,許多看客已從多方視角發佈過專業的覆盤內容,但 Odaily 星球日報依舊看到了不少錯誤的說法和偏頗的論調,因此,我們也想以這篇文章表明:What does no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相信歷劫後的 dForce 團隊和 DeFi,會更加健康地成長。
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DeFi 樂高遭遇“多米諾骨牌”式崩塌,到底是誰的鍋?4 月 19 日,黑客利用 ERC777 合約和 DeFi 平臺的兼容性問題,在 Lendf.Me 上多次調用重入攻擊,並以 imBTC 爲抵押,將 Lendf.Me 上價值 2500 萬美金的資產洗劫一空。發生盜幣事件後,媒體和大衆關注的焦點是“追責”,大額資金被盜,到底是誰的鍋?雖然事件已告一段落,但依然有很多錯誤說法在社羣內誤傳。討論的聲音很多,有的把“罪名”扣在 ERC777 頭上,稱是合約本身存在漏洞;有人追問 dForce 的安全合作方 Peckshied 爲何沒有及時發現漏洞;還有人將矛頭指向 imToken,聲稱是 imBTC 存在問題,黑客抵押了假 imBTC 貸出 ETH。而事實是,以上都是錯誤說法。ERC777 合約本身並沒有問題,它是對 ERC20 合約的一個改造和升級,不但實現了功能擴展,還有 ERC20 標準一樣良好的兼容性。這件事也並非 Peckshied 的責任,雖然 PeckShield 是 dForce 的安全合作方,但他們並沒有對 Lendf.me 的代碼進行過審計,Lendf.me 的協議爲分叉 Coumpund V1 代碼而來。假 imBTC 也是一個謠言,並不存在這個過程,imBTC 本身也無漏洞。事實是,Lendf.me 在 Coumpund V1 代碼的基礎上加入了基於 ERC777 的 imBTC,而 ERC777 合約與 DeFi 協議的兼容性問題,給了黑客可趁之機。 具體來說,ERC777 原本是在 ERC20 基礎上加強了對 Token 的風險控制接口,是一次有益的改進。不過由於 DeFi 項目的可組合特性,一個合約在不同產品之間相互調用時,其業務邏輯複雜度也會大大增加,這就給注入代碼攻擊提供了可能性。據 PeckShield 團隊介紹,ERC777 標準擴展的功能之一是提供了“hook”機制,可以使普通地址或合約通過註冊一個 tokensToSend() hook 函數來控制或拒絕發送 Token。簡單點說,“hook”函數能夠在一筆交易完成前後將通知發送給交易雙方,並允許其取消交易,確保了交易相對的客觀公正。因爲“hook”函數通知是需要操作時間的,黑客就利用這一點,發起重入攻擊,在用戶一筆交易未完成的時候,又發起一筆新的交易,擾亂了原有的交易節奏。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圖片來源於:PeckShield 這個理解起來可能有些門檻,Odaily 星球日報簡單解釋下:Alice 有 100ETH,她準備將這 100ETH 抵押給 Bob 準備借出 0.01 個 imBTC,但是還沒等到這筆交易確認時,Alice 又將這 100ETH 抵押給力另外一個對手方,於是,Alice 就用這 100ETH 借出了兩倍的 imBTC。黑客攻擊 Lendf.Me 的過程就是上述過程的多次循環,重入攻擊可以理解爲黑客憑空生出了很多“錢”,讓合約以爲這是合法的“錢”,然後可以用抵押借貸的方式,把真錢都取走了。從上述過程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瞭解到,ERC777 合約本身實際可以極大的提高 DeFi 應用的用戶體驗,通過使用的 Hook 回調機制,在 ERC20 中需要二筆或多筆完成的確認交易,而使用 ERC777 單筆交易就可以完成。真正導致漏洞出現的根源在於 ERC777 合約與 DeFi 協議的兼容性出現了問題。目前,安全團隊針已經針對 ERC777 合約與 DeFi 協議的兼容性問題給出了很多安全建議,這次攻擊也使得 DeFi 開發者嚴肅正視 DeFi 業務組合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問題。因 DeFi 協議之間的可組合性和互操作性,使得各 DeFi 協議之間的相互影響逐漸加深、也更爲複雜:就算單個協議運行起來是安全的,不代表這些安全的協議組合在一起使用也是安全的。所以,開發者們不可以只追求 DeFi 樂高的“龐大”,更應該在系統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多做努力,畢竟對於金融產品來說,「安全」纔是重中之重。追責不是目的,而是希望找出問題所在後,不再被類似的問題打倒。
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DeFi 本來就處於半中心化治理階段 **4 月 21 日,Lendf.Me 被盜的劇情開始出現“神反轉”,許多圍觀者都感嘆這情節如同電影。根據 etherscan 鏈上數據,從 4 月 21 日 6:00 UTC 開始,黑客從標有“Lendf.Me Hack”的地址到 Lendf.Me 項目的管理地址發起了多次交易,包括 57992 枚 ETH (價值約 1000 萬美元),以及 USDT、BUSD、TUSD 等穩定幣(約 1000 萬美元),此外,還歸還了 581 枚 WBTC、HBTC 和 imBTC,合計 2400 萬美元。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圖片來源於:etherscan 根據 1inch CEO Sergej Kunz 向媒體透露,黑客因爲使用了基於 Web 的內容分發網絡,所以才泄漏了關於他本人的重要元數據頭部信息,而且所有三個交易請求都來自一箇中國的 IP 地址,這表明黑客沒有使用 Tor 之類的去中心化網絡。此外,信息中還有黑客使用的電腦類型、屏幕分辨率和系統語言等內容。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Sergej Kunz 評價這個黑客,“他應該是一名優秀的程序員,但卻是沒有經驗的黑客。”因此,雖然官方沒有公佈細節,從已知信息,也可以推斷出,警方和 dForce 團隊掌握了黑客信息,從而迫使黑客退還資產。無論過程如何,被盜資產成功追回本對於 dForce 和用戶都是難得的 happy ending,但是 1inch 配合新加坡警方協助 dForce 團隊追回被盜資,披露黑客的 IP 地址,卻引發了社區對 DeFi“保護用戶隱私”和“純粹去中心化”的討論。去中心化的 DeFi 借貸平臺依靠中心化的執法機關將被盜資產追回,支持者認爲披露黑客的 IP 地址天經地義,無可厚非,雖然具有抗審查性,但 DeFi 畢竟不是法外之地。反對者認爲 1inch 作爲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有悖於 DeFi“保護用戶隱私”的初衷。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去中心化交易所 ParaSwap 在 Telegram 的 DeFi 羣中向用戶表明不會披露任何用戶的信息,即使用戶是黑客。1inch 也迅速做出瞭解釋:「去中心化和隱私沒有關係」,1inch 在監管合規範圍內辦事,並且 1inch 網站披露了自己的隱私政策: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ParaSwap 雖然拒絕了向 dForce 披露黑客 IP 地址的請求,但根據 The Block 的報道,ParaSwap 自己的產品也在收集用戶郵箱和 IP 地址,而且 ParaSwap 官網也沒有任何隱私政策的說明。還有一些反對者認爲此舉違背了 DeFi“去中心化”的原教旨主義。他們認爲真正的 DeFi,向黑客發起追討或者法律訴訟的應該是 DeFi 用戶,而不是開發者;而 Lendf.Me 開發者團隊在以公司主體的名義通過法律途徑追回資產,說明這家公司在承擔代理風險。他們潛意識裏認爲 DeFi 的存在就是爲了消除代理風險,如果有一家公司在承擔 DeFi 協議的代理風險的話,那這個 DeFi 就和 CeFi 沒什麼區別了。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其實,在 Odaily 星球日報看來,這些討論多爲偏頗和“站着說話不腰疼”。藉助中心化執法機構的力量找回被盜資產是年輕 DeFi 必須走的路,沒必要上升到“去中心化的和中心化”的矛盾層面。而且,“世界很複雜”,不只有白或黑,也不只有明或暗,他是多維度、多層次、多元的,真實的世界沒有這麼二元。今天我們的所有生活和資產並不都在鏈上,追責更是都發生在線下,智能合約的世界是一個尚不完整的世界,也絕對不是法外之地。同時,區塊鏈追求的本來就是保護個人隱私,而非實現絕對匿名。DeFi 的世界也並不是只有代碼,事實上,從剛過去不久的那場“3.12 暴跌”事件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去中心化的 DeFi 加入中心化人爲調控之後,能夠更大程度減少極端行情給用戶帶來的資產損失,去中心化合約交易協議 dYdX 兩次調高最小交易量,合成資產交易平臺 Synthetix 臨時將費用追償延長到了一小時,這些都有效地緩解了交易的延遲和阻塞情況,避免了給用戶帶來資產上的損失。1inch 協助警方同樣可被理解爲一次宏觀的人爲調控。無論是對開發者還是平臺用戶來說,黑客盜幣帶來的損失可謂是”滅頂之災“,如果開發者團隊不及時與 inch 和警方溝通配合,用戶的資產根本不可能找回,資產都沒了,又何談金融呢?代碼是死的,人是活的。年輕的 DeFi 加入人爲調控以應對極端情況無可厚非。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如今的 DeFi 產品實際上本來就處於混合模式,資產上鍊層面是中心化,而在可編程性是去中心化,治理上是半中心化的。因此,Odaily 星球日報想說:今天的 DeFi 本來就處於半中心化的治理+去中心化的協議的階段,很多 DeFi 原教旨主義者以去中心化意識形態一概而論,以偏概全,其實缺乏 DeFi 在應用層面的思考。創業者的實踐總是一步一步的,說風涼話並不能推動行業發展。
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
爲 DeFi 行業敲響警鐘:全面評估和抵禦系統性風險雖然這次 Lendf.Me 被盜事件以追回全部資產收尾,但客觀地說,從黑客“留下尾巴”一路找到線索,還是有一定“僥倖”因素的。所以更重要的自然是,“這一次”過去了,如何預防“下一次”。DeFi 開發者和從業者必須認真思考 DeFi 業務組合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問題。DeFi 是由一個個相關的協議和應用模塊所組成的“積木組合”,其整體的安全性,取決於所有的積木中安全性最差的那一個。幣乎創始人咕嚕(也是 Lendf.Me 大戶之一)根據應用 / 協議 / 資產級別的安全性,將 DeFi 產品風險分爲以下方面**:

  • 智能合約代碼安全性引入的風險:咕嚕認爲這是目前 DeFi 應用最主要的風險,佔了總風險的大多數。
  • 智能合約(如果有) Admin Key 引入的運營風險:什麼是智能合約的 Admin Key?智能合約作爲一個提供服務的「機器人」,很多時候運營方需要留有人工的權限去控制這個「機器人」,例如關停「機器人」,再例如凍結智能合約中某個賬戶的資產等。如果存在這樣的 Admin Key 人工權限,就會引入額外的風險。
  • 持有特定資產本身的風險:持有的資產本身具有價格波動的市場風險、資產被 Token 合約本身(如果有)的 Admin Key 凍結 / 沒收的風險等。
  • 抵押借貸類 DeFi 本身的市場風險。
  • 智能合約平臺的風險。
  • 用戶自身私鑰管理的風險。

對於以上這些風險,DeFi 平臺方不僅要確保在產品上線前有過硬的代碼審計和漏洞排查,還要在不同產品做業務組合時,考慮因各自不同業務邏輯而潛在的系統性風控問題。另外在應對風險時,DeFi 平臺應和安全公司及時合作,做好代碼和系統風險的安全審計工作,因爲 Lendf.Me 的代碼是 fork 的 Compound V1 的,而 Compound v1 是 trail of bits 這家公司審計的,所以後來就沒有再找安全公司去做審計,這就爲後面遭遇黑客攻擊埋了隱形炸彈。dForce 團隊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最新發布的公告中宣佈永久關閉現有合約,新產品將推出新合約。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
其實在事件發生和解決後,用戶和 dForce 社區都給予了團隊很大的精神支持,許多損失慘重的用戶依舊錶明瞭“被盜事件不會擊潰 DeFi,相信 dForce 團隊”的立場,足可以看出行業對優質創業團隊的包容和友好。但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能夠引起 DeFi 開發者們的足夠重視,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安全團隊也應該增強對 DeFi 產品審計的多樣性和全面性,也可以研發更多供 C 端用戶使用的可以評估 DeFi 安全性的工具和產品,讓 DeFi 成爲所有人都能放心使用的金融工具。安全永遠既是行業的底線,也是至高無上的準則。幣友會 VIP
幣友會 VIP 圈子,現已有 2800 多名 幣友,圈內提供每 日行情分析,操作建議和倉位配置提醒; 段叔親自傳授投資理念,堅持價值投資; 最新最熱幣圈消息解讀; K 線指標教學和指導。 掃描下方二維碼入圈之後可以進入我們核心微信羣,與幣圈投資大佬實時互動交流。 選擇大於努力,加入幣友會 VIP 圈子,走向賺錢的第一步。
他們逼黑客還回了 2500 萬美元贓款,但故事還沒完

聽說點擊“ 在看 ”會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