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文爲 Consensys 創始人 Joseph Lubin 在 Deconomy 2019 上的演講《Toward a Global
Settlement Layer》全文。文章版權來自 Decrypt Media。

Decrypt Media 聲明:Lubin 是 Consensys 的創始人,Consensys 是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斯的孵化器,爲
DecryptMedia 提供資金,但 Decrypt 在選稿上是獨立的。我們請求得到了演講稿,因爲我們認爲它有足夠的報道價值,在這裏將全文再出版。

**

**

經濟時代

**
**

**
**

每一次經濟時代的變遷背後都是技術創新的爆發,這些技術創新提升了效率,促進了人類合作,把我們帶向全新的時代。

**
**

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以及其他形式的機械輔助,機械力延伸了我們的軀體、倍增了我們的力量,使我們變得更強、更好、更快,能在更少的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

信息革命時代,我們有了計算機器,因而可以更快地處理信息、謀劃和執行更爲複雜的行動、對更廣闊的情景產生影響,在更少的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

1984 年,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首席科學家 John Gage 首創了 “網絡就是計算機” 這一口號,多年以後,許多
web1 和 web 2 的公司將網絡推廣給全世界幾十億人,極大地釋放了我們的社交天性,創造了社交網絡 /
全球社區革命——使我們能夠實時組織全球的共同行動。

客觀信任

**
**

幾千年以來,人類已經打造了無數系統和技術,大幅提升了生活的質量。但是這些進步都建立在一個有點脆弱的基礎上:社會的基礎信任層。

**
**

要營造哪怕是最基本的共同行動,人們也需要相互信任。但是在歷史上,我們社會所有的基礎信任層都是建立在 主觀信任 之上的:

  • 信任單一的個體,或者
  • 人際社交網絡,或者
  • 商業平臺或者機構,或者
  • 大型的中央權威,比如政府。

這種主觀信任在許多情境下都運行得很好,但是當存在誤解、信息不對稱、或者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就會出問題。

對集中式信任的依賴,讓一些中間商在交易流中攫取了太多的價值。

大多數時候,他們站在內容生產者、服務供應方與顧客中間、爲交往關係注入必要的信任,然後藉此收取租金。直到晚近,這都是我們所知的,在地球上大規模合作的唯一方法。
現在,我們需要新、更好的信任基礎設施,把驅動世界運轉的所有技術,商業和政治工具都寄託在上面。

**
**

在區塊鏈和分佈式協議系統中,我們終於有了突破:自動化的、對客觀事物的信任,可以取代陳舊、脆弱的主觀信任,繼而爲所有系統植入信任。

這場信任革命將會改變一切。現在我們可以重新架構系統和社會,讓協議有保證地執行,並且在社會規則系統中構建真實、公平和公正,這樣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會被重置在一個更健全的信任基礎之上。

這種在全球信任基礎設施中的新興革命——最主要是由分佈式區塊鏈和相關的協議促成的——會在信任自動化的時代裏,讓我們所做的一切能量倍增。這個階段的經濟革命不僅會讓我們在更少的時間裏創造更多數量級的價值,還很有可能會改變價值的定義。

信任革命

**
**

區塊鏈系統的信任特徵來源於其去中心化的徹底性。一些類型的區塊鏈網絡可以抵抗操縱——無法用欺騙的手段使之分崩,哪怕網絡中接近一半的節點都是惡意的。

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網絡中有數千個節點,我們可以確信這些系統比人類歷史上的幾乎所有系統都更能抵抗操控。如果這個行星上的每個人都正好擁有一個連接到網絡中的全節點設備,我們就可以實現區塊鏈網絡最大的去中心化。

工作量證明(PoW)系統很容易由於下列問題在節點層喪失去中心化屬性:硬件和能源價格不菲、高效硬件的渠道傾斜,以及大礦場的規模效率。

精心設計的權益證明(PoS)系統可以移除這些不對稱性,讓更多的人可以擁有或者控制硬件參與網絡。加入網絡的門檻會足夠低,使得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的網絡中驗證交易,幫助保護網絡。

Casper 的權益證明(PoS)將會在可擴展性上帶來突破,同時讓網絡更加去中心化從而更安全。使用 Casper 的以太坊信標鏈測試網已經啓動,8
個正在構建協議實現的團隊在幾個月內應該會在共享的測試網上保持同步。

結算,平臺,圍牆花園

**
**

結算即是最終確定一筆買賣或者交易的行爲。當結算完成,這筆交易的所有參與方都會收到他們買賣的東西、不再被拖欠。一個結算系統,結算平臺或者說結算層就是對生意,買賣或者交易進行結算的地方。

在股票或者股權交易中,證券行客戶之間的結算會發生在證券行的層面,而其他的一些結算可能需要發生在基礎層。這種基礎層叫做中央存管處。以我們現在身處的國家來說就是韓國證券存管處(Korea
Securities Depository)。

**
**

但是,實際上並不存在一個黏合在一起的全球金融體系。
各個花園皆被藩籬分隔:證券行在其管轄範圍內服務;每個國家都有中心化的託管所;銀行在全國範圍內處理交易,當需要穿過圍牆去完成一筆交易時,就需要藉助代理銀行的關係。同一種結算往往發生在金融行業之外的許多不同種類的平臺上。EBay,PayPal,
MasterCard 和 Amazon 可以被視爲某種類型交易的結算平臺。Google Play 和 App Store
也可以被視爲結算平臺。其他的還有旅遊網站和衛生維護組織。這些機構中沒有一個是以消費者利益爲先的,大多數都在煎熬消費者,從我們的身上榨取最大的價值。每個都是以保護自己的定價權爲先——限制終端用戶的自由,選擇以及服務的質量。

傳統經濟就是建造最深,最廣的護城河,去保護有競爭力的企業。

  • 服務提供商,例如軟件和遊戲開發者,醫生,音樂家,老師和優步司機,在不同的行業中都苦於被平臺侵佔利益。
  • 過去的幾十年裏,軟件開發者必須去處理不同類型的平臺:AOL,Compuserve,Windows, Mac, 開放 web 中的各種封裝問題和瀏覽器兼容性問題(比如 CompUSA 和 Egghead);現在還是得面對這些相互隔離的 Web 生態:iOS, 各種各樣的安卓系統,Facebook,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 一直以來,你必須承擔一些費用才能把你的工作交付給用戶。現在出現了一股清流,在一些區塊鏈平臺上,開發者可以在任何時候,在無需准入機制的情況下花幾秒鐘部署和使用軟件,只需要支付幾分錢。
  • 在遊戲領域,遊戲賴以生存的平臺——他們的 “結算” 層,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有專有權的,這就讓遊戲製作非常脆弱。從主機大戰中平臺主導地位的起起落落,到 Facebook 通過改變平臺上的經濟和數據訪問牽制遊戲開發者,再到今天的應用商店也扮演着同樣強大的中間人角色。現在,任何一個開發者工作室都可以在以太坊上提出可擴展性解決方案,比如 Loom 或者 Axie Infinity,然後把它錨定到以太坊上——一個不被任何人擁有,而是被所有人擁有的平臺。這個平臺本身不會拿走你 30% 的收入。也不會爲了自私的經濟利益去改變施加於你的規則。這是遊戲行業最公平的基礎平臺或者說是 “全球結算層”。此外,以太坊還讓稀缺數字資產可以在所有遵從相關代幣標準的遊戲之間流動。這是史無前例的,卻也是一個開放,共享平臺很自然的結果。
  • 像區塊鏈公司這樣的服務提供商會受制於金融業平臺,因爲全世界範圍內,如果銀行認爲軟件開發公司正在開發的下一代的數據庫技術,會對銀行架構的去中心化程度產生不可接受的影響,那麼這些軟件開發公司就很難去建立銀行關係。但去中心化金融正在興起,不久,區塊鏈公司將更加不必依賴傳統金融基礎設施。

平臺風險

**
**

封閉平臺導致的監管和單點控制(或失控)問題,影響着全球經濟的各個方面。同時,封閉導致的壁壘以消費者的服務質量、成本和選擇爲代價,維持了企業的定價權。

因此,我們的一切作爲均受制於平臺風險,這些平臺可能是銀行、遊戲主機、社交網絡、應用商店、手機乃至國家。

而通過分佈式協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自主的根身份信息管理(通過類似 uPort 的系統);實現了隱私信息的控制(通過類似 3box
的個人數據保險箱);實現了自主就業(通過類似 Gitcoin 或 Bounties.Network
的平臺),這些實現都基於類似以太坊的(無需准入)可信平臺。

富協議層和經濟機會

**
**

2016 年,聯合廣場基金(Union Square Ventures)的 Joel Monegro 發表了名爲 “富協議”(又譯
“胖協議”)的博客文章。文章指出,不同於不帶價值屬性的因特網和 web 協議層,我們將看到從區塊鏈生態中進化出自帶價值屬性的協議層(類似以太坊或其它的
web3.0 協議,包括:去中心化存儲,帶寬,複雜計算,身份識別,位置證明等),每種協議都可以成爲基於;代幣化協議的開放平臺。

我更願意改稱它們爲分層富協議,或者叫分層協作協議更爲妥當。

以太坊就是一個基於富協議的開放平臺。它上面有一個項目叫 Ujo Music,超過 1000 位藝術家(這個數字正以每月 10%
的速度增長)通過它直接接觸到他們的粉絲,並繞過中介獲得收入(通常,唱片公司和流媒體平臺作爲中介將截留這些收入的 70% )。

稍後,Ujo
項目將把創作者入口從底層的元數據和數字版權管理(DRM)平臺中獨立出來並代幣化,使其成爲一個音樂相關產業面向世界的底層平臺(一個無需准入,基於共享協議的開放平臺)。該底層平臺可以看作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協作協議。我們還可以構建其它類型的協作協議,包括:內容集展,票務,設備租賃,場地租借,市場營銷,法律服務等等。這些產業協作層充分利用了以太坊的可信層(第一層),狀態通道層(第二層,即
Ujo 現在使用的)以及其它技術(比如 Plasma 網絡)。

Ujo 平臺(包括基於它的或者與它相關的平臺)和 Sony BMG、 Warner、 Universal、 BMI、 ASCAP、 Virgin
Records、 Ticketmaster 這些公司的不同之處在於,任何人都可以在 Ujo
上出售音樂並建立業務。平臺面向所有人,並支持全球結算。這些音樂產業結算層是開放的,無需准入即可接入,並最大程度的(在它所在的分佈式自治平臺中)保證公平。

那麼,會不會出現平臺治理受到干擾、或者無法爲大多數的人或公司提供服務的情況?正如我們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生態中所見,開源平臺支持源碼層面或網絡運營層面的分叉。
分叉是好事,它使得一部分社區成員在對現狀不滿時可以開拓新的方向。這也是一種進化機制,利於探索解決方案並提供更多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分叉的威脅使我們保持精益求精、廣納諫言的態度。
要麼持續升級,要麼被動分叉,平臺間的切換成本很低,藝術家們在不同平臺間切換自己的財產就像在選擇框打鉤那樣容易。在互聯網最初的夢想中,視審查爲害,敬而遠之,如今(無審查的自治)已夢想成真。當然,我們仍需持續創新並保持警惕。

垂直聚合**

**
**

在互聯網早期的 web 時代,網絡協議確實被貨幣化了。Cisco 在協議的水平(通用)層面上做了傑出的工作。而後,其它協議(HTTP
,SMTP,XMPP)則作爲垂直化產品的一部分被(AOL, MSFT,Google,Facebook,Apple,Amazon
等公司)貨幣化了。自底向上的垂直聚合十分適合企業,因爲這樣一來,企業作爲中介時便能最大化其在某個生態中的利益,或者能更容易地在相關的細分市場中擴張。垂直聚合也是導致平臺封閉並形成圍牆花園護城河的關鍵因素。想想
Google,Amazon/AWS,Microsoft,Apple 和微信們的所作所爲。

在區塊鏈時代,網絡協議的貨幣化會在水平層面上推進。針對不同產業和細分市場,基於分層協議的開放平臺更能促進競爭,因爲這些顆粒化的平臺產品拉低了各層的准入門檻。充分競爭後,成功的經驗將很難在不同協議層之間直接複製,這符合競爭法和反壟斷法的初衷。這種經濟架構,將產生更小更專業的企業組織和更公平的貨幣化協議。

顆粒化的全球 IT 基礎設施**

**
**

不像能源,穀物,五金等商品的價值鏈,全球的 IT 基礎設施仍處於自由市場經濟的低顆粒化階段。許多 IT
領域的企業仍保留大量的銷售隊伍和雙邊市場運作方式。產品仍按傳統方式出售,或通過盒裝售賣,或通過應用商店,或以服務形式發佈,如此將自己鎖在圍牆花園中。儘管
Apple、 MSFT、 Amazon、 和 Google
的產品令人驚豔並推動了世界快速發展,我們仍可以做得更好。通過建立開放平臺,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少的禁錮,並削弱大型公司組織的定價權。

雲端的計算、存儲和帶寬等資源分配方式將逐漸消失,譬如我們讓手錶完成某一任務,它將從衣物、傢俱、筆記本、雲端等處獲取資源。通過基於區塊鏈的法律協議平臺(類似 OpenLaw),我們能夠協商完成無所不在的計算、存儲和帶寬資源的分配,與此同時,可以使用代幣進行實時支付、清算和結算。

下一代金融產業基礎設施**

**
**

下一代金融產業基礎設施將包括:
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現貨代幣交易市場(使用效用型代幣和證券化代幣);原子交換協議;穩定幣;參數化保險產品和交易市場;借貸平臺;貿易金融平臺;保險平臺;開放性風投平臺和去中心化的治理機制。期貨、期權以及其它衍生品使得資源提供者能對沖價格風險,也使得資源消費者能按需在一段時間內鎖定價格。這些基礎設施都已經存在並將很快成熟。

建設新的金融基礎設施,將促進全球 IT
基礎設施的顆粒化和商品化,對其它產業亦是如此。我們將看到一個更自由的自由市場,包括:更多的合作競爭;更高效;更低的准入門檻;更公平。FinTech /
DeFi 革命使以上一切得以井噴式發展,而這些進展大多發生在以太坊上。

封閉平臺 = 腐敗 & 低效

**
**

封閉平臺催生腐敗和低效。

**
**

因爲平臺的封閉和貪婪,全球經濟中充斥着對市場的操縱。
甚至當前經濟中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市場也時常受到腐化。長期以來,一些掌控資源並且富有耐心的人,通過觀察和操縱市場以達到利己的目的。

這些年,我們已經見識了爆出操縱金銀價醜聞的巴克萊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甚至,LIBOR
這個錨定世界貨幣價格的基準利率,也經常被一些銀行陰謀集團所操縱。UBS,巴克利等銀行,數十年來一直爲其在交易市場上頻繁的腐敗行爲支付罰金。

如果我們真的能代幣化整個世界,掌控資源的金融公司和交易員將爲經濟和政治利益,不遺餘力地操縱市場。我們不希望在下一代經濟中,擁有高度流動性的代幣市場同樣脆弱,因此,只能選擇最去中心化的平臺作爲全球經濟的基礎結算層。

關於區塊鏈生態系統:有那些選擇?

**
**

假設我們同意自由、可選擇、最大程度可信等等都是好的屬性,那麼當我們要使用具備這些屬性的全球清結算網絡,來重構企業及其協作方式的時候,我們有哪些可靠的選擇呢?

Fabric

  • 可能是 IBM 的 Fabric ?
  • 不,它無法跳脫私有系統和許可系統這種相對小的網絡。
  • Fabric 可以發行代幣,但僅適用於狹隘的場景。
  • Fabric 技術提倡封閉式平臺(有限准入)。

R3 Corda

  • R3 Corda 是主要面向銀行使用的區塊鏈軟件服務。它更關注點對點傳輸的可信問題,而不是可信數據共享。
  • Corda 可以發行代幣,但僅適用於狹隘的場景。
  • Corda 技術提倡封閉式平臺(有限准入)。

EOS

  • 圍繞 EOS 的爭論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爲 EOS 由 21 個超級節點所控制,算不上完全去中心化。只要這些節點願意,他們完全可以進行勾結和串通;政府和其他財閥也可以通過賄賂的手段,或是逼迫他們違背自己的意願行事。這會讓 EOS 的用戶的利益和安全受損。
  • 如果 EOS 的出塊節點作惡,它們會被投票淘汰——這是 EOS 保證去中心化的主要方法。但這也充滿爭議,因爲不幸的是,沒有一種好方法可以檢驗這些超級節點是否發生勾結、串通、賄賂,或是被迫做一些不當的行爲。
  • 我能想象 EOS 會被用於某些遊戲;但完全無法想象那些遊戲的代幣會具有很高的價值,因爲使用 EOS 平臺會面臨極高的有組值盜竊風險。

Polkadot

  • Polkadot 是由以太坊 Parity 客戶端開發團隊所建立的——Parity 是個很強大的團隊。
  • Polkadot 通過一條主要的心跳鏈(或稱爲 “中繼鏈”),實現可擴展性;有許多支鏈依託其上。Polkadot 計劃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發佈它們的中繼鏈機制。
  • Polkadot 項目將以太坊視爲可以橋接的潛在 “虛擬支鏈” 之一。
  • 任何想要連上 Polkadot 中間鏈的支鏈(“平行鏈”),都必須經過 dot ( Polkadot 系統的代幣)持有者投票同意。當某支鏈因爲不合規而不再獲得多數 dot 持有者的支持,這些支鏈會被終止或移出系統。實際上, Polkadot 就是許可鏈,支鏈網絡的白名單和黑名單就是管理 Polkadot 系統的核心指導原則。
  • 假設有條支鏈可以讓任何人無需授權就上傳 dApp,最終 Dot 持有者可能會對這些操作提出異議;系統默認 dot 持有者會對整個系統負責,所以支鏈將不敢自由提供服務。 Polkadot 將會是條高度受控的許可鏈平臺。

Cosmos

  • Cosmos 同樣有很強的技術團隊支持。
  • Cosmos 不會真正發佈基礎信任層服務,而是更側重於獨立平臺之間的互操作性。但是在未來幾年,除了允許代幣進行跨網絡轉移之外, Cosmos 似乎不會提出其他關於互操作性的功能;Cosmos 團隊認爲互操作性最重要的用例就是跨網絡轉移代幣。
  • 我希望 Cosmos 作爲第二層解決方案會有更好的表現,有必要時再連接基礎信任層。
  • 我們也期待 Cosmos 通過代幣轉移橋樑與以太坊進行交互。

Dfinity

  • Dfinity 有強大的團隊。
  • 目前 Dfinity 是個被一小撮投資者和代幣持有者控制的封閉網絡(控制者表示某個時間點會將項目開源,然而沒人能保證 ……),但就我理解, Dfinity 不想做全球性的基礎信任和清結算層服務,它們更像是去中心化的 AWS。無論 Dfinity 什麼時候發佈,它們都應該會做的比預期好。
  • Dfinity 似乎無法成爲全球性的基礎信任層,這點類似 Cosmos,因爲它們最初的設計選型把系統的安全性及一致性放在可用性及適用性的前面,因而造就了這個局面。只要 Dfinity 34% 的節點被防火牆錯誤地屏蔽導致區塊延遲(還有許多可能的節點錯誤),則整個 Dfinity 就會停止,構建在其上的每個系統都會停擺。這對於許多不同層級的應用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我主觀地說,對於全球性的清結算服務,目前只有一種合適的基礎信任服務可選 …… 來,掌聲有請!

呃 …… 等等,波場還是算了吧。

沒錯,這纔對。

以太坊 1.0

**
**

無論怎麼看,以太坊都是規模最大的區塊鏈生態系。
從核心協議工程師數量來比較,以太坊領先於比特幣,而這兩者又遠遠超過其他區塊鏈系統的總和;從應用層開發者來比較,Gartner
分析指出以太坊生態系的開發者比排第二的 IBM Fabric 足足多出 40 倍。

以太坊是個真正沒有準入限制的系統,也沒有所謂白名單、黑名單。任何人都能加入以太坊進行交易驗證,也能上傳應用。它是個全球性的零審查基礎信任層,不存在中心節點控制或是失敗問題。

再強調一遍:無論怎麼看,以太坊都是規模最大的區塊鏈生態系。爲了將其打造成全球性的基礎清結算服務層,我們還有幾件事需要努力:

  • 易用性(用戶交互和用戶體驗)
  • 隱私及保密性
  • 可擴展性

爲了吸引更多使用者,許多項目正致力於提供更友好的用戶,而不是唯恐用戶弄丟身份證明和代幣、強迫他們記住 12
個安全詞。只有當用戶熟悉整個系統之後,項目纔會賦予用戶更多責任。區塊鏈的出現引入了全新的操作模式,因此我們也需要進行用戶教育——就好像 Apple
公司以漸進的方式,引導用戶用不同手勢去捏、敲擊、按壓 iPhone。 MetaMask 、 Burner 錢包 和 3box
等,都在追求簡單且高效的用戶體驗設計,以獲得更大規模的市場接受度。

我們在隱私及保密性方面也取得很大的進展。私有網絡可以通過如 Plasma 技術接入以太坊,或是以狀態通道、 Aztec 協議等方式在以太坊上實現保密交易。

以太坊——ERC 代幣

大部分 Web 3.0 標準都是在以太坊提出的。以太坊上的 ERC 代幣標準不斷推陳出新就是另一種證明 ——證明以太坊的勁頭正盛。其中衆所周知的 ERC20
、 ERC721 協議推動了近幾年代幣浪潮,也讓遊戲領域興起使用非同質代幣的勢頭; ERC223 和 ERC777 協議是對 ERC20 協議的升級;
ERC998 協議擴展了 ERC777 協議的實用性;ERC1337 協議規範了基於區塊鏈的認購和付款行爲;ERC1400
協議明確了代幣安全性;ERC1155 協議提出多重代幣功能;以上只是一小部分。

以太坊的勢頭

以太坊 2.0、 Polkadot 、Dfinity,三者有着相似的架構和功能,推出的時間也相近。當然我更期待 Serenity 階段(以太坊
2.0)功能完備,而且在這些 “下一代的架構”
推出前,能獲得多數人認可。構建一個平臺需要大量的工作,而啓動一個平臺也需要巨大的努力,以太坊生態系具備多樣性、專業性及動力,能夠又快又好的達成這個目標。構建區塊鏈生態系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網絡效應;因此到時候,以太坊將會比另外兩者大上幾個量級,而且在第二層解決方案上已經有很好的擴展性。

以太坊正在快速地對第一層(基礎可信層)及第二層(應用層)服務進行擴展性的創新。以太坊第一層是目前全球性清結算服務的唯一選擇,因爲它優先考慮可用性及適用性,而非一致性,相對能更快達成共識,而且嚴格保證最大程度地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程度的量化

**
**

如何評估去中心化程度,進而對比區塊鏈之間的競爭力—— 一直是焦點話題。

很多討論總是關注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 tps ,但這並非衡量區塊鏈吞吐量的最好辦法,因爲它們沒有考慮區塊鏈項目的去中心化程度。我們使用 DTPS
(或稱爲,每秒的去中心交易數)來替代這些衡量方法——通過對去中心化程度及吞吐量進行量化,客觀地比較區塊鏈性能及潛力。

DTPS 是 tps 和 DQ (去中心化係數)的乘積。 DQ 是個介於 0 ~ 1 的參數:1 代表完全中心化, 0 則代表完全中心化。DTPS
會綜合考慮主網的交易,以及通過側鏈、 Plasma 網絡 、狀態通道和其他擴展機制平行發生的第二層交易。

當然,DTPS
這一指標目前的問題在於去中心化程度及吞吐量的評價是否足夠客觀,特別是在衡量未發生在主鏈上的擴展方案的時候。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正在嘗試一種“動態測量方法”,並觀察給出的
DTPS 是否客觀。

我們馬上會發佈網站並以去中心化社區的形式進行項目迭代,同時努力提出一種能讓我們通過 DTPS 追蹤每個區塊鏈生態系統的方法。

第一層 DTPS

這是排除第二層吞吐量的 DTPS 草圖。在只考慮基礎信任層的情況下,比特幣和以太坊擁有最高的去中心化程度,但是在 tps 性能上就表現得很一般。

第一層 + 第二層 DTPS

這份 DTPS 草圖考慮了部分已出現的 Layer-2 吞吐量。總的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去中心化程度越低導致 DTPS
越小,其安全性就越低。現今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囿於固有的中心化形態、技術,且受制於社會習慣,總會使用中心化的架構和技術來處理事務,導致它們的 DTPS
幾乎爲零;進而受困於數據泄露、服務器被黑,以及我們常見的安全問題。

通過建立一個基礎清結算層服務,許多區塊鏈網絡與相關係統可以在其上“錨定”它們的交易,伴隨着每多一條側鏈或關係鏈加入根鏈,整個生態系的 DTPS
就會水漲船高。

結語

**
**

平臺的開源、共享,是自然趨勢,也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整片大地就像是傳輸層,我們能夠恣意地行走其上,自由地呼吸空氣,聚在公園玩耍,或是在海洋、湖泊、溪流中戲水捕魚。我們也應該努力將更多的數字基礎設施打造成這樣開放共享的淨土,爲全民帶來共同利益;只要我們向基礎協議層投入更多努力,使得每個人都能以低廉的代價共享資源,那麼整體社會福祉就會得到明顯的增加。

如果所有人都能信任某個基礎清結算服務層上創建的原生數字價值,那麼我們就能擺脫過去殘酷的競爭及資源限制,從零和心態轉爲正和協作。

不受約束、豐沛的思維會推動以合作爲優先的經濟發展指導方針,最終化干戈爲玉帛。靠譜的加密經濟機制鼓舞我們共同邁向成功,因爲只要你的開源平臺取得成功,你的財富也會滾滾而來。

謝謝。


**
**

原文鏈接 :*https://decryptmedia.com/6343/an-overview-of-the-state-of-the-blockchain-ecosystem
作者 :*Joseph Lubin
翻譯 & 校對 :**haiki, wuwei, IAN LIU & 阿劍

_
_

本文由作者授權 EthFans 翻譯及再出版。


你可能還會喜歡:

洞見 |
潘超:DeFi
的理論與實踐
乾貨 |
以太坊代幣標準的詳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