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Gavin 在一次視頻直播採訪中回想做地鐵去倫敦的那日,初見那羣加密程序員時還能會心一笑,彷彿一切已如過眼雲煙。

原文標題:《驅逐、革新與極端主義:以太坊前 CTO 的區塊鏈征途》

這是一個不會出現在幣圈大佬盤點行列中的人物,但是當每一位想要盤點區塊鏈或者以太坊歷史時都不能繞過他。

他是 Gavin Wood,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以太坊黃皮書作者,被稱爲以太坊的「工程之父」或者「隱形大佬」,他同時也是英國約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博士。

不同於年少成名、大一輟學的 Vitalik Buterin,Gavin 行事相對低調許多。

Vitalik 和 Gavin 都曾是以太坊的堅定信仰者,但二人在一段短暫交匯之後,在區塊鏈的世界裏走着並行不悖的兩條路,並漸行漸遠。

Gavin 自 2015 年底出走以太坊,因爲他不想世界只有一條壟斷的鏈,而做了一種異構的多鏈架構 Polkadot (可理解爲區塊鏈世界的電信)。此後不久,爲了營造一個更加去中心化的以太坊社區、避免創始人的過度參與,Vitalik 也逐漸遠離了以太坊核心團隊。

而由於 Gavin 的出走,間接影響了以太坊 2.0 的開發進度。

有知情人士透露,以太坊早期技術架構都是 Gavin 撐起來的,君士坦丁堡升級原定時間是 2018 年 11 月,由於內部分歧和工程拖延等問題,開發組不得不將時間拖遲至今年 1 月中旬,又因爲技術故障一拖再拖。

「主要原因還是和 Gavin 離開有關,Gavin 就是以太坊的靈魂人物。」一位以太坊核心社區成員說。

如今,Vitalik 向左,Gavin 向右。個人選擇所導致的不同路線,在這個去中心化的虛擬世界裏產生了競爭乃至矛盾,天才程序員 Gavin 又企圖通過手下的代碼來消弭它們。

被以太坊「統治」的兩年

很多有點成績的程序員都會被冠以「天才」二字,Gavin wood 也不例外,他 8 歲就開始編程,比比爾·蓋茨還要早 5 歲。

Gavin 全名 Gavin James Wood,1980 出生於英國,除了擁有約克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外,他還擁有音樂可視化博士學位;曾在意大利一所學校爲孩子們教授藝術課程;同時掌握 6 門語言:英語、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羅馬尼亞語以及邏輯語。

Gavin 精通跆拳道,熱愛滑雪,還開發過一款著名桌遊 Milton Keynes。

即便不看 Gavin 在以太坊上的成就,放在其他領域來看,他也是一個佼佼者。

Gavin 初次聽說比特幣是在 2011 年,他當時沒多大興趣,但 2013 初的一次重新審視改變了他的看法——技術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變革。不久後,他被一位朋友介紹給 Vitalik。

「此後以太坊一直「統治」我的生活。」Gavin 爲以太坊傾注了一切,兩年沒日沒夜的敲代碼生活,他完成了包括以太坊 PoC-1 (Proof of Concept-1)、以太坊黃皮書、智能合約開發語言 Solidity 等重要技術決策。

以太坊早期的管理格局是,Vitalik 負責研究團隊,而 Gavin 掌控工程團隊。

Gavin 對於以太坊的重要性,以太坊黃皮書中文翻譯者楊鎮曾說,Gavin 在職時對工程上的事拍板,他對以太坊生態工程貢獻最爲明顯,「如果沒有 Gavin 寫的黃皮書,就沒有後來那麼多以太坊客戶端了」。

曾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以太坊早期的技術架構都是 Gavin 撐起來的,而「現在以太坊沒有技術大拿了」。

Gavin 最被人稱道的是其在大型軟件系統上的領袖型開發能力——這不僅需要極高的技術實力,還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以及對於區塊鏈未來的想象力。

其中最爲著名的是 Gavin 撰寫的以太坊黃皮書,首次提出以太坊虛擬機(EVM),並被後面的公鏈譬如 EOS 等不斷借鑑。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Gavin Wood 博士是工程上的「以太坊之父」。」楊鎮說。

2015 年底,Gavin Wood 突然離開以太坊社區,原因不詳。

帶着遺憾離開

就如同無人知道 Gavin 對於早期以太坊發展的重要性,也沒人知道 Gavin 離開以太坊團隊的真實原因。

每個人都在猜測。有媒體報道稱是因爲內部分歧,Gavin 工資太高——以太坊前 COOS tephan Taul 就曾表示對 Gavin 高薪的不滿。

也有其他說法。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Gavin 當時離開最大原因在於「整個團隊都圍繞 Vitalik 開展,然而 Gavin 作爲技術領袖,其主導力已經嚴重偏移。再加上以太坊的發展相比 Gavin 的 Web 3.0 的思路,已經具有侷限性」。

Web 3.0 是 Gavin Wood 早在 2014 年 4 月剛寫完黃皮書時就提出的一種構想,簡而言之就是基於 P2P 協議從軟件層面重塑互聯網。

在 Gavin 對 Web 3.0 的構想裏面,以太坊僅僅只是一個初級的試驗品,整體設計和代碼結構都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Gavin 的訴求和以太坊已有的結構產生了不可避免的衝突。「以太坊已經成型的客戶端代碼架構以及社區共同維護的模式,使大規模的代碼重構和再設計變得非常困難。」楊鎮表示。

即便 Gavin 離開背後原因疑竇叢生,但不可否認得是,Gavin 是帶着遺憾離開的。在他公開發表的告別信中,開頭引用了搖滾樂隊 Pink Floyd 名作《Time》中的一句歌詞:「時光流逝了,歌聲也結束了,但總覺得自己還有話想說。」這也是他內心的表述。

離開以太坊後,Gavin 創立 Parity Technologies,推出用 Rust 語言編寫的以太坊客戶端 Parity,後來幾乎壟斷以太系錢包市場。

時隔多年,Gavin 在一次視頻直播採訪中回想做地鐵去倫敦的那日,初見那羣加密程序員時還能會心一笑,彷彿一切已如過眼雲煙。

告別以太坊

去年 10 月,Web 3.0 峯會現場,Gavin 身着黑色 T 恤,打開一臺未拆封的 Mac Pro 電腦,指尖敲打鍵盤,一刻鐘後,一條區塊鏈誕生了。

這是通過 Polkadot 團隊創造的工具 Substrate 發佈的。

Polkadot 是一種「異構的多鏈結構,可以使定製的側臉與公鏈連接,彼此發送和接受消息」。

Polkadot 可以理解爲區塊鏈世界的互聯網,而 Substrate 相當於 PC。

這是 Gavin 近三年主要研發的一個項目,「我們不想世界只有一條鏈,儘管它可能是一條完美的鏈,但它是一條壟斷的鏈。這將是對區塊鏈極端主義的最大抗爭。」

從宣稱「以太坊主宰我的生活」到宣揚「對區塊鏈極端主義的抗爭」,Gavin 的心態已經悄然發生變化。這不再是一個「唯神教」或者原教旨主義的戰場,譬如給《流浪地球》豆瓣評分打 1 星或者 5 星的鬥獸場,而是每個人每條鏈都能散熱發光的舞臺。

Gavin 出走以太坊後,其生涯和以太坊原本就像兩條並行不悖的線路,愈行愈遠,此刻卻又將一切關聯起來。

原本以太坊已陷入積重難返的尷尬道路。EOS 和波場等公鏈的相繼崛起、核心開發人士的相繼離去、工程推進陷入低效。君士坦丁堡分叉背後,以太坊正經歷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

而此刻 Gavin 要將這些競爭對手融合起來——即便是不認同某些公鏈項目,比如他曾表示 EOS 是低迷技術和過度營銷結合的產物。

Gavin 覺得,最後真正的贏家不會是哪個項目或者哪個人,而是一整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信息的獲取是無法抑制的,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數據」。

另一方面,楊鎮介紹,由於 Polkadot 和 Substrate 都屬於通用基礎技術框架,本身並沒有具體的業務功能。所以在區塊鏈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之前,作爲全新的 Web 3.0 基礎技術框架的 Polkadot 和 Substrate 恐怕不會得到太多關注。可以預見的是,Gavin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繼續「隱形」下去。

或許,區塊鏈已經從過去的宗教膜拜中走出來,摒棄偏見和刻板印象,走向開化和民主。

Gavin 的前半生可以歸納爲其在一場 Ted 演講裏曾引用巴克敏斯特·富勒的一句話:「你永遠不會通過與現有的現實作鬥爭來改變事情。要更改某些內容,請構建使現有模型過時的新模型」。Gavin 博士的區塊鏈旅途歷久而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