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1 月 3 日 18 點 15 分零 5 秒,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在這個區塊上,中本聰留下了當天《泰晤士報》的頭版文章標題 ——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2009 年 1 月 3 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一個自由主義者拯救銀行」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

而這個區塊,也被稱爲創世區塊,取自基督教「創世紀」故事。

比特幣正教之爭,「原教旨」闖門人皆是利益掠奪者

對宗教的定義,有一條國內學術界通用的準則: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而這一定義,放到今天的比特幣身上,也十分契合。

原文標題:《比特幣宗教之爭》

比特幣和宗教的相似性

將比特幣比作宗教的說辭,並非首創,事實上,國外的諸多媒體已經對比特幣正在宗教化的現象進行了報道。

和現有的宗教相比,比特幣和猶太教的歷史更爲接近。

比特幣正教之爭,「原教旨」闖門人皆是利益掠奪者國外對比特幣宗教化的探討

猶太教起源於公元前 18 世紀。公元 1 世紀,耶穌帶領猶太教的新興派別,創立了基督教。公元 7 世紀,默罕默德在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經典教義的基礎上,創立了伊斯蘭教。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同屬亞伯拉罕系宗教,他們是同一個源頭,同一個始祖。

他們都信奉上帝,只是叫法不一樣,猶太教裏稱之「雅衛」,基督教稱之「耶和華」,伊斯蘭教稱之「安拉或真主」。

猶太教和基督教都使用《聖經》,但猶太教用舊約部分,基督教則用新約部分,而伊斯蘭教則撰寫了自己的《古蘭經》。

今天的比特幣也和猶太教一樣擁有着衆多分支,比如比特幣現金、比特幣黃金以及由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共同分化出來的澳本聰版本(澳本聰是中本聰的一名假冒者,他的比特幣版本我們後面簡稱 BSV)。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目前所有的比特幣分支都共同信奉一個名叫「中本聰」的「上帝」,他們都擁有中本聰所寫的一本名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聖經,縱然後面的一些分支已經開始自立門派,但依然無法改變總髮行量 2100 萬枚和「點對點支付」的本質特徵。

2017 年,比特幣發生了兩次重要的分裂,第一次發生在 2017 年 8 月 1 日,分裂的原因在於比特幣的礦工方不滿比特幣開發者撕毀了比特幣的擴容方案,而發生了一次硬衝突。

因此,比特幣產生了兩個升級版本,並且互不兼容。8 月 1 日,隨着比特幣現金版本的啓用,比特幣正式分裂成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

第二次發生在這一年的 10 月 25 日,雖然這次分裂遠遠沒有 8 月份的具有影響力,但依然賺取了許多的媒體關注,這次分裂發生後比特幣分爲比特幣和比特幣黃金(BTG)。

目前比特幣現金以 148 億美元的流通市值,排在加密貨幣榜單的第 5 位,而比特幣黃金則以 13 億美元的流通市值排在加密榜單的第 29 位。

每個分裂後的比特幣版本,其「教義」都不相同,但分裂之初的口號都是「還原比特幣」。

所以,所有「不同版本的比特幣」持有者,不僅信仰着同一個故事,也同樣執着同一個理念:他們的比特幣會成爲世界貨幣的取代者。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一羣說着獨特的技術語言,卻絲毫不減熱情的信徒,或因爲利益或因爲新奇,而聚集在了比特幣這個「自由」宗教的大家庭裏。

這個宗教有自己的神「中本聰」,有自己的耶穌「羅傑」,也有着遍佈全球的各大教主,比如李笑來、邁克菲、吳忌寒和江卓爾等人。

而和宗教更爲相似的地方在於,比特幣有着統一的 logo,只要你身穿印着比特幣 logo 的衣服或服飾,走在北京街頭就會有人時不時的問你一句暗語:「兄弟,炒幣嗎?」

宗教的正統之爭

2017 年,比特幣現金從比特幣中分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吵得最兇的兩個理由是:

1、比特幣已經被開發者控制,他們做了一個被稱爲閃電網絡的「橋」,這個橋破壞了比特幣點對點支付系統的初衷。簡單來說,他們忤逆了我們的「神」——中本聰;

2、比特幣現在的區塊太小,轉賬時交易費用太高,導致比特幣的使用體驗極差,區塊擴容已經迫在眉睫。

對於第二點原因,支持擴容的一個「教主」曾親自調侃說:我的朋友給我 100 元買比特幣,實際到賬只有 90 元,別問我 10 塊錢去哪了,因爲比特幣區塊只有 1M,不加錢沒有礦工打包這個交易。

2018 年 7 月,隨着比特幣開發團隊公開撕毀紐約協議,比特幣現金的擴容方案一度得到比特幣原教教衆的衆多支持,甚至早年爲宣傳比特幣「嘔心瀝血」的羅傑,也公開爲比特幣現金站隊,並聲稱 BCH 纔是真正的比特幣。

比特幣正教之爭,「原教旨」闖門人皆是利益掠奪者

如果這次分裂事件,讓你一頭霧水,其實也很正常,因爲這是一場各大教主用比特幣聖經來打的「正義」戰爭,其「利益相爭」的本質被《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裏面的各種概念掩飾的極爲完美。

除卻這次分裂,發生在 2018 年 11 月 16 日的比特幣現金與 BSV 的分叉,則顯得清爽直接的多。

因爲在 BSV 分裂之前,「澳本聰」就曾在媒體採訪中直言:「根本沒什麼民主,我們只談錢。我只想要比特幣變成世界貨幣。你的投票有改變過什麼嗎?沒有,所以根本沒什麼民主可言,還是談談錢吧。」

而澳本聰,雖然在媒體上這般表達,但他在分裂 BSV 之前爲了得到更多的支持,打出的口號卻也是恢復比特幣的原始版本,並承諾將一直按照中本聰的白皮書不斷優化 BSV。

2018 年 11 月 16 日,比特幣現金和 BSV 成功分裂,雖然此後幾天兩者在算力投入上你追我趕,但隨着互相併不能殲滅對方的基本事實,這場算力大戰並未持續太久。

而澳本聰的成功,除了證明他不是中本聰以外,似乎也間接證明了比特幣共識的脆弱與廉價感。

因爲正是這一極具戲劇性的分裂,讓誰是比特幣的問題答案開始變得模糊。因爲即便是 BTC,隨着閃電網絡的搭建,它也早已不再是「比特幣聖經」中所最初描述的樣子。

比特幣共識的分裂,像極了各大主教從「猶太教分裂」的故事,大家同根同源,卻又因利益和衝突而變得互不兼容。

只是,從猶太教到伊斯蘭教,歷史用了一千多年的時間進行了演化,而比特幣的教會,則只用了不到 10 年時間。

教會的傳教

基督教的傳教靠聖經裏的歷史故事,而比特幣的傳教,並不依賴自己的聖經《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而是靠的信徒們的財富的故事。這些故事也在隨着比特幣的發展,而逐漸寫在與比特幣有關的歷史中。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去年這些時候,因爲一個新教父級人物的發言:

「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要主動擁抱區塊鏈技術,不要臨淵羨魚也不要隔岸觀火,要衝到這個行業裏面去,趕緊研究趕緊行動。」

之後,就是火到讓人髮指的「三點鐘」社羣建立,據幣圈的其他媒體人描述,三點鐘無眠區塊鏈,有很多匿名大佬,市值加起來超過萬億。

這些盤踞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社羣的人,除了隨着比特幣價格增長而從信徒變成教父的人之外,也不乏因爲比特幣的故事而匆匆入場的新人。

據一位基金合夥人介紹:2018 年的資本市場,整體的投資環境不大好,而比特幣讓基金基金經理看到了一個降維打擊的投資市場,於是在業績和市場的多重壓力下,大量基金開始投資區塊鏈。

這種瘋狂,讓比特幣的財富故事得到大量傳播,大有一種你不談區塊鏈,不知道比特幣,就已經身在上個世紀的巨大錯覺。

這種瘋狂,也在小人物的信徒故事中可見一斑。

2018 年 3 月 21 日,一則「梁詩雅我花 208 萬祝你新婚快樂」的文章刷爆了比特幣信徒們的朋友圈。

比特幣正教之爭,「原教旨」闖門人皆是利益掠奪者

這個文章的內容大致是一位叫梁詩雅的女孩結婚了,前男友花了 208 萬買下了全國 100 個城市的頭版版面,祝該女孩新婚快樂。而這 208 萬,是花了 39 個比特幣換來的。

在採訪中,該前男友聲稱,這是前幾年兩人一起存下的幾百個比特幣。

狗血愛情加比特幣的教父級財富收入,是擊潰信徒和刷爆朋友圈的兩大要點,面對一些理智網友對該事件的炒作質疑,這次事件的策劃者——圈子傳媒 CEO 甄妙還親自對媒體回覆到:都是真人真事。

而類似於梁詩雅的故事,在「比特幣的創世歷史」中並非少數。甚至國外的諸如邁克菲大爺這樣的教父故事,要遠比「梁詩雅」更具傳奇。

有了財富故事的渲染,比特幣教會便迎來了 2018 年的瘋狂大爆發。甚至在比特幣的帶動下,整個加密市場都開始欣欣向榮。到了 7、8 月份時,不僅教主親自上陣爲各種新生區塊鏈項目紛紛站臺,就連一些外來的新人也開始紛紛參與。

但這些踏着利益之門闖入教會的外來人,並不是教會的支持者,只是利益的掠奪者。2018 年下半年,隨着空氣幣項目和各類詐騙項目的相續跑路,比特幣也一同被帶入了信仰寒冬。

只是,在熱錢紛紛離場的當下,國內的一位忠實教衆卻在私下對我們說:「經過 94 後,我知道了一個規律,熊市買幣,牛市賣幣,越是困難時,就越要不拋棄、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