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Andreessen Horowitz 的基金峯會上,A16Z 合夥人,著名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跟大家分享了他們對市場的觀點。

當大家都覺得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的時候,Evans 卻告訴大家故事纔剛剛開始。

如果我們認爲這是一箇中間階段,那麼下一個階段將會如何變化?機器學習將會如何影響零售,製造,市場營銷,科技金融,健康和娛樂行業。

當人們嘗試用科技解決更大的問題,面對更艱難的市場,觸及更深層的變革,將會發生什麼?我們認爲這是一個比較客觀並且全面的總結和展望,在這樣一個人類時代交替的時間點特別值得觀看。

以下是演講文字整理,視頻可 點擊此鏈接 觀看

我們來思考一下互聯網今天所處的階段,所謂「開始階段的尾聲」。

過去 20 年時間我們經常看到這張滲透率圖表,它們總是往右上走,而現在我們到了上升期結束的時候。 互聯網接入的故事已接近尾聲,我們連接了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我們將會連接所有剩下的人。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然而我們繼續看故事的其他部分,它們還遠沒有接近完成。接入的故事已完成,但關於「應用」的故事纔剛剛開始,看起來這將是未來 20 年的主題。

大多數人都已經上網了,但大部分的錢還沒有上線。在它們上線的過程中,我們會面對新的問題,難度更大的市場,我們多半會對這些市場做更大的改造——相比我們過去處理的那些市場。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擁有比以前更多的基礎設施:過去十年,我們探討和建立了社交網絡、搜索引擎、以及當下的機器學習和數字貨幣。

我想在開始以前,看一下市場規模將會是很有幫助的。 最明顯的,電子商務,從絕對金額的角度看起來挺大,美國的電子商務一年四千五百美元。但如果你在更大的範圍來比較,在零售行業它仍然只有大約百分之十。 如果把餐飲行業也算上——互聯網已經在通過 Airbnb 等模式進入——那麼電子商務的佔比就更小了。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我們進一步的把零售支出拆開,看看裏面有哪些項目。加油站,在未來會有大的變化,甚至可能在未來 20 年完全消失。而這一塊的市場容量超過現在美國電子商務的總規模。其他有意思的部分包括汽車整車和零件,每年消費一萬億美元。這些消費在未來 10-20 年中都會消失或者完全改變。而零售還並不是唯一的機會。其他的消費者支出,現在每年超過 10 萬億美金——以前的 ppt 一般都是 10 億美金規模的,今天這一個動不動就是一萬億——如果在這個大的範圍裏面考慮, 在整個市場裏面互聯網只佔了 4% 的份額。

所以:電子商務的實際佔比想象中要小得多。

類似的,我們可以看看廣告業。現在互聯網是全球廣告業最大的一塊。在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佔了接近 40% 的廣告預算。 而廣告本身的規模並沒有改變:多年來,廣告業在 GDP 中的份額是基本穩定的。所以有人說,也許 google 和 facebook 已經遙遙領先,也許沒有給其他人留下太多機遇,也許 google 和 facebook 已經能提供所有服務, 但你必須把廣告 (Ad) 和市場推廣 (Marketing) 兩個業務放在一起考慮。而市場推廣這一塊,是我們一直沒有考慮的。市場推廣包括郵件營銷、電話營銷——這看起來有點詭異:我們把 FaceBook 上的精準營銷叫做廣告,我們把它和電視廣告放在一起比較,但是我們並不將其與電話營銷,或者郵件營銷做比較。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一個更大的疑問是:如果你在 Amazon 的搜索結果中購買廣告位我們叫做廣告,但是如果你在沃爾瑪買廣告位,我們就叫做市場營銷——彷彿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但他們當然是一樣的: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業務在做的事情,都是「獲客」。如果你再想想,爲了獲客支付的其他各類費用:門店租金也是爲了獲取客戶花的錢,這些也是算在廣告和營銷以外的。 類似的還有運費和服務費。 總之,還有很多市場,我們纔剛剛開始觸及。

如果看全球範圍,光是廣告和營銷現在已經接近一萬億美元。

Jeff Bezos (Amazon 創始人) 那句著名的「你的利潤是我的機會」會開始浮現在腦海中,全球性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是很有趣的。因爲我們不但需要考慮市場機會有多大,還應該考慮「還有哪裏有機會」。

一種有益的思考方式,是類比另外一次全球技術革命——「工業化」,它跟互聯網有點像:都是先從一個國家起源然後蔓延到大洋彼岸的另一個大的、低收入國家。工業化是英國發明的,然後美國接過工業化旗幟,並且繼續推進。經過一個世紀,技術已經擴散了。如果我們看全球的情況,技術傳到哪裏了? 變化從哪來?答案並不出人意料,美國和歐洲減小的份額很多去了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中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計算機同樣是在美國和歐洲發明的,他們曾控制 3/4 的市場,現在他們份額減小很多。和工業化過程一樣,他們減小的份額很大一部分已經到了中國。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

如果看移動互聯網使用量也能看到同樣的結論,APEC 的移動互聯網流量比北美和西歐加起來還大得多。這些也表現在消費能力上,全球中產階級比過去大得多,他們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這些最終反應到電子商務等領域——中國從幾乎沒有電商,到現在比美國和西歐加起來還要大。如果我們看美國的電子商務滲透率,會發現它遠遠落後一些領先的國家。中國顯然是完成了飛躍,這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故事。韓國和英國同樣大幅領先美國,而西歐的其他地方則相當落後。從中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事情:美國曾經是電子商務這個故事的主角,而現在已經不是了。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從另外一個方向來看,我們平時討論的四大創業公司:谷歌,蘋果,Facebook 和 Amazon,感受一下它們的規模和增速差異,這是有意義的。因爲我們傾向於將他們放在一起討論。還有另一家經常討論的公司是 Netflix,所以把它也放在這個圖上。但我想更有意思的是看看三大中國互聯網巨頭,他們要小一些,因爲它們不那麼全球性。但他們的規模和四大是在一個數量級的,增速更是如此。但這些都只是大公司,所有人都討論都害怕的巨頭。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更有趣的則是看看在美國以外有哪些 50 億到 500 億的公司正在興起。今天有更多的獨角獸正在美國之外,在硅谷之外誕生。這也影響到了風險投資行業,VC——又是一個主要在美國發明,主要在美國開展的業務。而今天,這個行業,這個商業模式已經在全世界擴散開,這也促進了其他地方的創業市場。

這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機會在哪裏?

美國電子商務現在是 4000-5000 億,跟美國整體的零售業比,再跟全世界零售業比,跟全世界的消費者支出比。我們的眼界從幾千億美金, 放大到了四十到五十萬億的潛在市場,就能看到,目前真正觸及的只是潛在市場很淺的一層。我們要怎麼滿足這些領域, 除了跟着互聯網滲透率往上走,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我覺得事情的模式會不太一樣:互聯網的前 20 年我們真的是在專注於做簡單的事情——當時也許看起來並不那麼簡單。至少很多親歷的創業者這麼想——但總的來說,我們做的領域是那些在低滲透率,有限的資本下就能成功的領域。這些模式不需要用戶有網購習慣。所以主要是 Low-touch 商品:那些不用現場體驗的商品。在這個階段我們傾向於製作工具而不是隻做全棧體驗。我們傾向於利用信息套利,例如比價、機票。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未來 20 年,我們做的事情需要高滲透,需要更多資本。基本上我們要把表左邊的這些特點倒過來:建立完整的公司,全棧式體驗,用信息建立完整的業務模式。很好的例證,即比較過去 20 年來的大公司像 Yelp 和今天像 doordash 這樣的業務。Yelp 是低資本需求,低滲透業務,屬於信息套利範疇,是在銷售工具;doordash 則需要在半小時內拿到你的熱餐。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業務,基於不一樣的假設:比如互聯網的發展情況如何,你需要什麼樣的資本,消費者願意在網上做哪些事情。

如果我們關注 40 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那裏有很多東西我們只是剛剛從外圍開始觸及甚至完全沒有觸及,即使是目前已經觸及的領域,未來我們會有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如果你想想 20 年前我們如何解決房產問題:我們做房源信息,我們做價格比較。而現在,OpenDoor 可以直接收購房產。再來看看交通領域,以前在網上賣機票,現在我們做汽車做自動駕駛汽車,我們做 Airbnb。談到健康,過去的網站會讓你以爲自己患了黑死病,現在我們能編輯分子,我們將編輯基因,我們將編輯細胞並創造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

在各個領域內,我們在轉向不同的行業特徵,用不同方式去解決問題。最明顯的,你今天能觀察到的這種情況,我認爲是在零售行業。我認爲一個很好的概念模型去思考零售是把它分成物流爲主的零售及另一種品味爲主的零售 : 體驗 / 推薦 / 服務,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頻譜。原來的 Sears Roebuck 在 100 年前主要是零售即物流的模式,沃爾瑪也如此。另一方面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在大城市之外規模化「品味零售」,這種模式還是以小門店的方式進行。

而現在 , 我們開始同時觸及這兩種零售模式。亞馬遜的物流式零售已經非常成功。現在亞馬遜和其他公司還在繼續推進這方面: 當日送達、免運費,特別是生鮮派送。但同時我們在嘗試往頻譜另外一邊的模式推進,去試圖觸及其他類型的零售,不只是把零售作爲「一種特殊的 Fedex」(物流式零售)——而是關於推薦、品味、偏好、發現等。這類的變化在美國的影響可能比在其他地方更大,這主要是因爲美國的零售商鋪面積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所以上面這個圖表可能會在未來十年發生鉅變。現在我們考慮該如何解決。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我真的足夠老了記得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人們曾經說「電商是輕資產」,購買貨車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事實上,1994 年原始的亞馬遜商業計劃書說「無倉庫,無庫存,無運輸」——當然,這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大概三週而已 … 現在亞馬遜已經不是「輕資產」。亞馬遜已經變成一個基礎設施業務。現在和未來 20 年推動 Amazon 改變的最大因素可能是生鮮這類的業務。有趣的是,生鮮業務打破了亞馬遜模式。事實上,它打破了整個電子商務模型:因爲亞馬遜的核心邏輯是所有東西都是包裹,類似數據分組交換網絡,他們不必知道箱子裏是什麼,他們只是運送給你。他們只是把它從架子上取下來並運送給你。所以它是一個商品平臺,顯然你不能像這樣來做生鮮。生鮮幾乎需要一整個新的公司:你需要不同的物流,不同的遞送,不同的電商平臺和其他一切。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這個圖表很清楚地顯示生鮮業務比電子商務要大得多。這是一個很大機會,值得爲此建立幾乎一整套新的公司去做這件事。這是一張圖表關於在線生鮮市場的,大概數百億美元。不足爲奇的是,中國市場大於美國。因爲中國顯然人口大得多,所以更有用的是看看人均收入。其他的主要發達國家市場,遠遠領先於美國市場。所以在美國的生鮮業務追趕其他國家的過程中應該會看到客觀的增長。

再一次,我覺得比滲透率更有趣的是想一想電商如何改變了行業。這張圖表顯示了在過去十幾年裏生鮮雜貨店、超市的商品數量的變化。這裏你看到的是零售模式的變化中,生鮮雜貨店的 SKU 數量變化了,購物的方式也變化了。本質的問題是,當你的購物方式改變的時候,你購買的東西也就改變了,你購物的流程改變了,那麼你放進購物車的東西也就會不一樣。當我們再次改變購買體驗時,不管是不是傳統的電子商務還是在其他品類,但特別是在生鮮領域,也會影響什麼品類的東西被購買。

所以這意味着:錢在移動,品類會變化。

就像我們前面討論的,錢從廣告到市場營銷中移動。在從線下到線上的過程中,消費者購買的東西也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考慮在零售行業從「物流式」到品味 / 偏好 / 推薦 / 展示模式的變化。我認爲思考這個的一個好方法是:互聯網讓你買到任何可以在紐約買到的東西,這正是 Sears Roebuck 在 100 年前所做的,它讓你可以買到任何在紐約能買到的東西。但它無法讓你以你在紐約的購物方式購物。

現在開始有改變了。現在有一堆基礎模塊和一堆新的想法,來嘗試如何建立一個消費者互聯網業務。他們爲您提供不同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1、社交

2、新經濟模型,比如租賃或訂閱

3、新的理念:如果你是一個線上品牌,也許你會希望開一個線下店——把門店的租金考慮成一種新的流量成本,來替代部分 Instagram 上的獲客成本,從而讓客戶來源多元化。感覺很多現在線下活動都會轉移到廣告,同時很多廣告將轉變爲線下活動。

4、當然還有機器學習它在改變我們做推薦和建議的方式。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所有這些模塊讓我們可以觸及哪些以前從來不可能觸達的領域。20 年前,在網上買時尚品是個瘋狂的想法就像比特幣會取代法定貨幣一樣——這明顯是瘋了。WarbyParker 在網上賣眼鏡?購買沒試過的化妝品?這些過去不可想象的事情現在都在成爲現實。這得益於我們有這些新的模塊,我們有更多的滲透率,而消費者願意在線上做幾乎所有事情。

這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提法:當我們考慮未來 20 年的新問題時,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圖。在最初的二十年裏,互聯網主要做了電商和廣告,而在未來的 20 年互聯網會做剩下的所有事。都有哪些事呢?

先看看全球 GDP,你可以發現我不太喜歡對數座標,全球 GDP 的哪一塊可能需要我們解決。汽車? 你多半已經知道,特斯拉這樣的加州「小」公司一直做得很好。事實上,特斯拉銷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其他高端汽車製造商。但如果我們考慮所有汽車相關機會,軟件,電池,我們又會得到這麼一個也許更適合用對數座標的圖。這實際上清晰的表明整體的機會有多大。這還只是美國的,並不是全球的數據。

比起單純的看汽車數量更有趣的是看看裏面具體包含哪些部分。這個圖的右側是傳統汽車各部件的費用,包括設備廠商和一級供應商。而左邊則列出了有多少電子行業裏面的公司能從裏面分一杯羹。這是因爲當我們在升級到電動車,升級到智能駕駛的時候,車輛的配件組成將會完全不同,供應商也會不同,軟件會進入汽車領域。比這個更有趣的是,軟件會重新定義「汽車」。智能駕駛會改變了我們心中汽車的樣子。它不會看起來還像今天的車,只是沒有方向盤。它會看起來不一樣,有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地方。這會將完全解放汽車旅行,變成不同類型的車輛,不同的模式。如果坐在車上不用再盯着方向盤乘客會做什麼? 也許可以投資於酒類公司?

電視也是個有趣的領域,軟件業會侵入它。現在,Netflix 和亞馬遜已經是一線內容製作者。他們的預算已經和其他美國主流娛樂公司差不多了。這裏有一個 2010 年的著名評論時代華納的 Jeff Bewkes 說 (Netflix) 就像阿爾巴尼亞軍隊,完全不需要擔心。我希望現在有人正在關心阿爾巴尼亞軍隊。跟有趣的是這個問題:電視的本質是什麼?看遊戲直播的人,現在比看 Netflix,HBO,ESPN 的人多。最新的 AAA 級主機遊戲的首週末收入超過了最近的所有好萊塢大片。看遊戲直播成爲一件大事。eSports 現在和美國的各大職業聯盟尺寸差不多。和全球性的運動還有差距,但跟美國的已經差不多了。但如果你看看收入的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這也是一個有趣的領域,你應該會看到很明顯的增長。有意思的業務模式正被創造出來。從整體上看,收看電視的人數在減少,看手機的人在增加。科技行業用了 20 年的努力試圖進入用戶的客廳,現在他們終於進入的客廳,但並不是依靠電視,而是用手機。用戶的注意力投向發生根本的改變,使用這些注意力的方式也會變化。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已經討論了很多關於錢的話題。「軟件業吞噬資金」,這聽起來是個有趣的話題。Angela 今天也討論了這個話題。一個有趣的看法是,所有資金都在進入 Fintech 領域,而市場顯然不足以完全吸收這些資金。確實,很多資金正在進入,剛剛開始在解決一些明顯的痛點。但如果我們考慮一下整體的機會,會有萬億級的市場,可以被軟件和技術解決。把房地產規模放在這裏做一個參照,可以幫我們認識這到底是多大個規模。

但我們仔細看的時候會發現不管這個市場有多大,還有相當大一部分人未被觸及,很多美國人沒有銀行賬號,全球就更是這樣了。這些人不會被傳統的紙質支票和信用卡方案覆蓋,他們會被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服務,基於軟件,基於網絡,基於手機。在美國,有很多人名義上有銀行賬戶,但實際上並沒有。有一種說法「在美國有兩個銀行系統,一個是爲在座各位服務的,另一個是爲其他人服務的」他們得到的服務更差。而現在,也有一些人希望在未來 10 到 20 年改變這種情況。

當我們考慮這些工具的時候,會發現美國並不是領先的。圖的左邊是移動支付滲透率,而右邊是移動支付金額。顯然,中國正在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這些有趣的事情將會向全球蔓延。我們現在有了一些基本模塊,這些基本模塊能用來用來構建 Fintech,構建新的金融應用。

1、我們有大量的數據,各種不同的數據。

2、消費者預期變化:哪些金融服務可以做,服務應該是什麼樣。

3、解綁:把業務從傳統的綜合性銀行解綁出來。

4、機器學習,這能有助於我們理解各種數據。

已經討論過了錢,剩下的就是談論死亡了 …. 我們有一個死亡基金 , 對不起 , 是生物基金。藥物研發 750 億美元,這個看起來像一個大市場。這是個有趣的市場,VC 已經介入很久了。但它現在正在被用新的方式解決:

1、機器學習,再一次的改變了藥物研發。

2、更有趣的是,社交和可穿戴設備在改變醫學實驗。如果你需要 1w 個符合某種條件的受試者。社交媒體給出了找到這些人的全新方法,而可穿戴設備則給出了監控測試的全新方法。

3、當然,我們還有辦法編輯基因和編輯細胞,這意味着我們將會有完全不同的療法。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但除了 750 億,我們還可以想想其他機會:圖上依次是,藥物研發藥物銷售,健康保險,最後是全球醫療市場。這些是你生病以後花的錢,超過 7 萬億美元。我們如何解決其中一些。七萬億花在醫療上,而這些都是「生病」的成本,實際上,這只是生病的一部分成本。

那麼更有趣的是,我們來想想「不生病」的成本:如果能不生病,它的價值是多少。如果能不死,價值是多少,如果能不用爲治療操心,價值是多少。這是一些我們現在可以開始考慮要解決的問題。

可以來看這個事:這些是我們已經通過的關卡,已經把簡單的怪物都幹掉了,而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難模式,我們已經幹掉了小兵,現在要對付拿着機槍的老怪。所以,我們在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更困難的問題,更困難的市場。爲此我們有哪些工具?我們有一個有趣的新的層面。如果你想想互聯網的前 20 年的事情先是 AOL,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電視這類的死衚衕。然後 Internet 和 Web 出現了,提供了一種去中心的,不需要權限的創新:你不需要找 AT&T 或者 Time Warner 申請許可,就可以製作網站。而這促使了互聯網大爆發。而這時,我們發現需要在其上具有某種有組織的新層面。所以有了 Google 和 Facebook,我們花了近十年思考谷歌和 Facebook 以及他們如何組織內容。這些平臺是被設計成中心化的。他們捕捉意義和意圖,因此他們也能獲取價值。他們也是高度抽象的,他們並不真的理解事物,他們只是觀察我們的動作。

現在我們有兩個新的基本層,加密貨幣和機器學習。

除了其他特點,他們首先是去中心化的。這是什麼意思,這能做什麼? Google,Facebook 或者 Amazon 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問這是什麼東西?谷歌會說它出現的頁面提到了 Wishbone,Hanna 和 Wagner。Facebook 會說喜歡傢俱的人分享了這個鏈接。而亞馬遜會說,這是個 SKU,我不懂你的問題。買了這個 SKU 的人也買了其他 SCU。有了機器學習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可以得到更多層面的意義和更多層次的理解。首先我們會知道這是一把椅子。這是很好的進步,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了。以前我們做不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可以了,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把椅子。下一步我們可以知道這是當代斯堪的納維亞風格。而如果進入更深一層的意義,你會說,好吧,如果你喜歡這把椅子,你多半不會喜歡迪士尼遊輪,所以我們不會向您展示迪士尼遊輪廣告,我們給你推些別的。我們一步步深入的理解了物品的意義。而不是通過多個層次的抽象以後去根據誰鏈接給了誰,誰分享了什麼去猜測。

這不只是在消費場景,如果我們回去想想生物場景,機器學習意味着我可以看一下 X 射線並告訴你是否有癌症,大規模和自動化的這樣做。我也可以這麼說看起來過幾天可能會心臟病發作。或者說,你如果不改變生活習慣你可能會在接下來一兩天心臟病發作。我們理解了到了逐層加深的意義,而他們有不同的價值,能解決不同的問題。

一個理解機器學習的框架是,機器學習是一個工具,能放大人力。 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放大:1. 其中一個是我在地下室有一百萬張照片我現在有了一百萬實習生能幫我看所有這些圖。這是一種人工智能,它能自動化非常簡單的人類工作,以前無法自動化的工作。2. 另一種人工智能是,現在我在地下室有 100w 圖片,現在我可以派一個實習生去看所有的圖片。他半小時後回來說當我看到第 30 萬張的時候發現這張照片有點意思。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得到了一種超能力。我們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考慮完機器學習,我們也考慮一下加密貨幣。圖上這個是另外一種類型的「加密」。爲什麼加密貨幣很重要。想象一下在 1993 年被問到爲什麼 Internet 很重要,而在此以前,你需要花很多時間爭論你說的是 Internet 還是 Intranet,是 Web 還是 WWW。然後你會說,這是一個分佈式的,去中心化的,無權限控制的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任何東西。你不需要獲得電話公司的許可。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喬布斯說,你見過這個叫互聯網的東西,我們應該買它。現在這些東西已經不是這麼玩了,玩法已經改變了。我們如何來考慮未來的應用會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不知道。

這是 90 年代早期的互聯網服務器和流量。90 年代 Mac 在網絡服務器的佔比超過 Linux。WWW 只是網絡流量的 3%,這是當年網絡上的的各種應用,並不是那麼重要的應用。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應用都在右上方那個紫色的小塊裏面。所以你有了網絡,你看見了網絡上建立的應用,但你並不知道哪些應用未來會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網絡的能力。

加密貨幣也一樣,他也是分佈式,去中心化的網絡,任何人都可以不需要權限就在上面開發,它內建信任機制,內建價值交換和支付,內建機制能理解事物。我們回到這一張圖,這個圖上一直在封閉——開放——封閉——開放的搖擺。我們來考慮這些東西能做什麼。我們有新的機制來發現意義和意圖,來理解事物,知道它可能意味着什麼。有新的方式來構建網絡,那是一種分散的不要許可的方式。當然,還有市場重置:每當技術上有重要變化的時候就像在在搖樹一樣,會產生新的公司。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最後一個事情,我把這個叫做「End of the beginning」這就是一開始的樣子,這個可愛的年輕人叫做 Geoffrey Bezos,他剛剛進入了圖書領域。這是 Geoffrey Bezels 今天的樣子,他已經不在圖書領域了。在未來 20 年他要做的是火箭,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東西。

A16Z:互聯網科技時代纔剛剛開始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