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與有實用價值的閒置資產組合到一起,能夠帶來更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實現個人的額外增收。

原文標題:《瘋狂的 NFT 不管是不是泡沫,但都不能否認在一些領域仍有巨大潛力和空間》
撰文:梁文輝

前段時間,NFT 因爲奢侈品火了。爲了紀念 LV 創始人,LV 研發了一款手遊 Louis the game,這款遊戲的亮點是其中隱藏的 30 枚 NFT。 從 LV 的定位出發,它並不需要藉助 NFT 上「熱搜」來提升銷量,其實更多是市值管理。

「我們不會從這款遊戲中賺錢,這是一個無關商業的,基本上只是想達到市場教育的目的,積累一些有趣的、共情的和吸引人的經驗。」路易威登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伯克(MichaelBurke)說。

因爲 LV 不滿足只做傳統的奢侈品巨頭,也需要探索數字渠道,而通過 NFT 來操作無疑能夠給股東眼前一亮的感覺。近半年,「NFT」百度搜索指數的整體日均值是 2005,「奢侈品」是 1281。

NFT 是一個十分具有炒作價值的標籤, 任何貼上 NFT 的項目都能得到更多關注,但是落到實處,NFT 能爲實體經濟帶來什麼好處?

NFT 是極好的分銷渠道

除了 LV,奧迪在 8 月 10 日發行了自己的數字 NFT,Burberry 則在 8 月 11 日緊隨其後。爲什麼那麼多知名品牌開始關注 NFT 市場?

首先,他們都需要拓寬渠道,從而打入更年輕的消費羣體,所以就要用年輕人的方式去拉近距離。 只固守原有的消費者羣體是不明智的,所以即便是大牌都需要拓寬消費羣體,而 NFT 與奢侈品的屬性相似,包括原創性、限量性以及藝術性,無疑是適合奢侈品的線上變現渠道。

其次,還有一個特別的因素,那就是出於碳中和的需求。 歐盟國家要在 2050 年達到碳中和,也就是碳排放和碳吸收達到對等,所以歐盟國家企業都在探索低碳排放甚至零碳的商業模式。

探索 NFT 可持續發展道路:如何將 NFT 應用到新型共享經濟?

而 NFT 手遊十分符合這條原則,因爲電子渠道的運營成本遠遠低於實體渠道,沒有那麼多的固定資產投資,也減少了水電網以及消耗品的投入,不僅降低了獲客成本,還能降低在生產端和消費端的碳排放,也就是說這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分銷模式。

NFT 的好歸宿是共享經濟?

衆所周知,共享經濟的項目多以失敗告終,如共享廚房、共享租衣等,因爲運用的模式是錯誤的,「重投入」下沒法達到收支平衡。 這也是爲什麼國家越來越倡導發展的均衡,力圖改變部分行業資源太壟斷的情況。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指出:「大型平臺通常都具有資本優勢、數據優勢和客戶優勢,一旦市場上出現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大平臺要麼通過參股或者控股的方式,用資本扶持其做大並壟斷新興的互聯網市場」。

也就是說,以中小企業以及個人經濟體爲主的模式是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過去共享經濟的作用未充分發揮,要鼓勵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共享經濟將迎來新模式,並且在落實到地方的政策中也提到了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

然而,NFT 對於升級改良共享經濟,是一劑是良藥。它能將共享經濟模式升級爲個人閒置資源的使用權的出租、轉讓和分享 。 要實現轉型,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真閒置資源代替過剩產能、足夠低的運營成本和可靠的支付系統。

真閒置資源代替過剩產能

我們看看共享經濟的定義:擁有閒置資源的機構和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閒置資源創造價值。

可是除了 Airbnb,幾乎所有打着共享經濟旗號的商家,讓渡的是 「僞閒置資源」,都只是自己出資購買或者租賃的,實質上是過剩的產能。

  • 哈羅共享的自行車是商家生產的
  • 托特衣箱子的衣服是商家採購的
  • 神州租車出租的是商廠家自購的汽車

探索 NFT 可持續發展道路:如何將 NFT 應用到新型共享經濟?

針對個人閒置資源,比如汽車、自行車、電腦以及不動產等,NFT 在確權以及通過數字身份對資產進行身份確認方面,無疑是具有優勢的。

貼上 NFT 身份標籤的資產,無論是使用權的交易、物理位置的轉移以及支付情況,都在分佈式網絡中記錄得一清二楚,並且具有數據信息不可篡改的優越性。如能提升管理效能,能在資產的閒置時段爲個人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足夠低的運營成本

個人主導的共享經濟模式需要「輕型運營模式」,現有模式不適合個人,因爲需要搭建平臺和鋪設渠道,對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要求高。

分佈式網絡系統的好處之一是輕投入:個人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搭建系統,只需要在閒置資源上內嵌基本的 IOT 設備,比如能夠支持信號傳輸的芯片,從而做到智能管理。

可靠的支付系統

支付系統的可靠性尤爲重要,傳統的支付方式存在手續費高以及回款慢的問題,中間金融機構收取較高的手續費,並且到賬不是實時的。

法國私家車共享公司 BlaBlaCar 承諾私家車司機的到賬日期是 1-5 個工作日。 但是通過分佈式系統使用數字貨幣支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很多轉賬手續費,以及不需要經過中間銀行,能點到點的支付到對方賬戶。

總而言之,NFT 應用在共享經濟領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2020 年中國的共享經濟交易額達到 3 萬億元人民幣。

融合了 NFT 的共享經濟

其實已經出現了將 NFT 應用在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

Slock.it

Slock.it 團隊正在試圖將這個概念進行商業化。想要在汽車、家庭、家電等設備中搭建區塊鏈節點,從而改善共享物品的體驗。它的願景很宏大:目標是解決在共享經濟中信任陌生人的挑戰,顛覆機構平臺通過壟斷賺錢的遊戲規則。

資產擁有者基於智能合約,通過設置租金、押金和相關規則,完成各類鎖與資產的綁定。 最終用戶通過 APP,支付給資產所有者相應的租金和押金,獲得打開鎖的控制權限(密鑰),進而獲取資產的使用權。

它確實抓住了共享經濟的一些痛點,包括陌生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大平臺對規則的控制問題。

SmartKey

SmartKey 可以說是少數真正落地區塊鏈物聯網(BoT)的項目,它的解決方案是物聯網連接設備以及兼容以太坊的 Dapp。

它已經落地的產品有奔馳和起亞車主合作的私家車租賃: 通過智能合約的設定,可以生成一把 NFT 鑰匙,從而對車輛的使用權限進行個性化定義,如授權給誰使用、使用時長、付費使用還是免費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平臺是不收取交易佣金的。

方案的另外一個亮點是支付:用戶可以通過 SmartKey 支付, 它抓住了 NFT 的實質:代表了任意有形資產的唯一身份標識。

目標市場不僅着眼在私有財產的分時租賃領域,它也將 NFT 與智慧城市進行結合:當緊急事件發生,市內任何建築物樓宇可以啓用數字 NFT 鑰匙,大門自動對救援服務隊伍開放,這個方案已經在波蘭北部城市奧爾什丁落地。

實現大規模採用,一定要做好的 4 個方面

NFT 能夠幫助我們重塑共享經濟,但是要更好地落地並且廣泛普及,還需要在市場規範、可操作性、有利可圖、安全性、以及市場教育等方面努力。

市場規範

每個行業都需要在行業規範內運行,對於這類新型產業來說,很多內容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是適合共享經濟的「閒置資源」。 雖然 NFT 理論上能代表所有東西的身份,但並不是所有類型的有形資產都適合共享經濟的。

要根據應用場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針對個人出行工具,如汽車、自行車、電動雙輪車等,是很理想的閒置資源類別,因爲它們具有現實需求、使用頻率高、有足夠表面積和空間安裝 IoT 芯片,是理想的共享經濟標的物。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去研究哪些個人可以參與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監管機構、企業、協會以及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標準的制定中,只有當規範與標準都具備了,創新的發展模式才能在市場中發揮作用。

可操作性

傳統的共享經濟是「重資產型」的,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去「瘦身」,從而有一套適合個人供應商的「輕資產」版的運營模式。

另外,我們需要考慮使用中會出現的各種情況。 比如使用過程中出現意外,出了事故如何解決,是否需要加入保險理賠的環節?在不同的實際場景中,會遇到更復雜的問題,需要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進行詳細的規劃設計。

安全性

考慮到層出不窮的分佈式系統的網絡安全問題,比如之前發生的 Poly Network 6 億美元加密被盜事件。 我們需要更加安全的系統,必須持續提升方案的安全性,防止被黑客攻擊造成的損失發生。

市場教育

分佈式系統與數字貨幣支付仍然是新興市場,NFT 雖然火爆,但是仍然只在遊戲、小衆商品版權以及早期投資項目中受到關注。

我們需要花更長的時間爲普通用戶提供市場教育,除了企業,全社會以及監管機構的共同參與也很重要,從技術落地到市場落地,關鍵是得到用戶的信任。

小結

在強調內循環爲主的今天,探索一條可持續的、既不會造成產能過剩、又能滿足普通個人提升收入的模式,是非常有意義的。

NFT 在確權、溯源和文娛方面有着不錯的嘗試, 通過探索,我們發現 NFT 與有實用價值的閒置資產組合到一起,能夠帶來更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實現個人的額外增收。

如何將 NFT 應用到新型共享經濟的設計中,通過實現閒置資源的價值變現,釋放經濟活力,通過科技改善生活質量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